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地有朋友来,我都会陪他们在县城转转。他们都说:哎,庐江城在县城之中算挺好的,真的不错!其实他们不知道,庐江城最美的时候是在晚上。刚到傍晚,月亮尚未露脸,庐城的大街小巷,拐角僻处,便有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纷纷出来散步了。他们有穿着随意的,有打扮入时的,有捧着茶杯的,有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期间,有这样一支特殊部队:他们曾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英勇抗击来犯的日机;他们曾在重庆空战期间击落、击伤敌机上百架;他们也是日军在重庆大轰炸过程中重点攻击的对象之一——他们,就是驻防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中国高炮部队。由于他们的默默无闻,目前已无法考证有多少勇士为保卫重庆而英勇献身,但历史不应将他们遗忘。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20,(7):28-28
2020年的春天注定非同寻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春节的喜乐祥和气氛,给飞速发展、曰新月异的美丽津城蒙上了一层阴霾。疫情面前,他们毅然选择逆行;抉择面前,他们果断冲上一线。他们像一面面盾牌,勇敢地挡在危险面前。他们中有医生、护士,有警察、志愿者,有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他们都是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但他们用平凡的行为成就了伟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创始人,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有过亲密的友谊,也有过执着的争执和原则的分歧。他们之间,不仅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涉及到许多路线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市的各条主要街路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从早到晚驾驶摩托车,着装整洁,列队行驶,看到街路两旁有违规悬挂的条幅他们要管理,看到有影响市容的小招贴他们会马上调查、清理,  相似文献   

6.
徐斌  蒋明镏 《当代贵州》2020,(12):50-51
在贵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卸下戎装志不改,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主动请缨,再一次披甲上阵,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相似文献   

7.
桑勇  邓云 《先锋队》2012,(19):36-38,1
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一线,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火热的企业生产车间,有他们渴求知识的脸庞;宏伟的企业发展蓝图中,蕴含着他们的"奇思妙想"。潞城市选派机关年轻干部赴企业挂职锻炼,他们肩负组织的重托,满怀对事业的追求,《在企业大熔炉里淬炼成钢》。  相似文献   

8.
正寒冬腊月,他们冒着纷飞大雪;高温酷暑,他们顶着炎炎烈日;狂风暴雨,他们穿梭疾行;披星戴月,他们步伐矫健……他们平均年龄30岁,有活力、有朝气、有干劲,他们就是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供电1部团队。  相似文献   

9.
在沈阳市的各条主要街路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从早到晚驾驶摩托车,着装整洁,列队行驶,看到街路两旁有违规悬挂的条幅他们要管理,看到有影响市容的小招贴他们会马上调查、清理,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种梦想在追寻中成了信仰;有一种奉献在平凡中默默滋长;有一种执着在风雨中凝成了感动;有一种人他们的青春灿烂辉煌。别样的年华里他们如胡杨般坚强,如雪莲般端庄,他们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一群在路上的青年人,一群追求人生别样幸福的年轻人。而有幸作为2013年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的我,当瞒着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奶奶离开家的我因也曾在列车开  相似文献   

11.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信仰坚定,脑海中始终矗立坚定共产主义的"定海神针";他们心系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间;他们勇于担当,行动中总有股果敢无畏的精气神;他们甘于奉献,创造着一个个"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人奇迹。近日,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榜样》向我们披露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或许他们很平凡,但是镜头下的他们,总  相似文献   

12.
有一批老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他们从来都不是聚光灯的焦点,或者说他们也从来都没想过像明星一样去生活,他们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在余震不断、环境异常艰苦的玉树地震灾区.到处都有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和白衣天使的身影。在他们中间穿梭的有一群系红丝带的人们。他们胸前的红丝带,使他们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格外鲜艳。  相似文献   

14.
有一批老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无闻,他们从来都不是聚光灯的焦点,或者说他们也从来都没想过像明星一样去生活,他们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坚持  相似文献   

15.
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进一步深入开展时,人们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有没有经济上的根源?有没有一种经济力量支持他们,作为他们的基础?这是值的研究的问题。就他们自己来说,观点是明白的。他们把希望寄托于“中产阶级”,在他们眼中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那么,资产阶级能否在中国重新产生呢?此文谈了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喻丹 《当代贵州》2004,(21):16-17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是所有志愿者的共同感受。因为理想,因为选择;因为激情,因为责任。他们来了,他们走了;他们来了,他们留下了…… 最初到贵州的志愿者,至今时间也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然而,那些无私的汗水、泪水,仍然在他们的心头流淌。那首由艰辛、快乐、纯粹交织而成的歌曲,依然徜徉在他们的心上。 7年间,250名青年志愿者来到贵州,多则2年,少则半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我们身边,总有许多这样的党员:他们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给他们一寸生命的土,他们就勃勃地生长;给他们一片事业的田,他们就不舍昼夜地耕耘。他们坚守着的, 是赤诚火热的心灵;实践着的,是向党和人民立下的誓言; 在他们身后,是一串串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坚实足印。在广饶县,有这样一位党员:他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 为大家的事业舍弃小家的利益,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仍挂念着工作……在他离去半年之后的今天,他的名字和  相似文献   

18.
张勇  李龙 《先锋队》2011,(21):56-58
有的人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为人称颂;有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同样值得称颂。在太原铁路局太原和广州间运行的K237/8次列车上,有这样一群再平凡不过的列车员。他们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幼小的子女,却不能常伴左右。他们之中有很多夫妻列车员,一个月相见的日子只有个位数……他们把"家"安在了列车上。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旅客旅行安全、旅行愉快、旅行一路顺风。  相似文献   

19.
严农 《党史天地》2006,(5):14-20
毛泽东与郭沫若,两位中国近代历史画卷中的风云人物,一位是伟大的政治家,一位是文坛巨星。联结他们的是救国理念、革命思想。他们之间,有思想的交流,有诗文的唱和,初聚江城农讲所,他们共同探求马克思主义;重逢山城重庆,他们共同谋求中国和平之出路。一篇《甲申三百年祭》,集中体现了二人对历史发展的共识,毛泽东不仅将它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而且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以告诫中国共产党人……他们之间有理解,也有误解,因为他们既是伟人,也是普通人。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秋是一个充满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季节。每年八月,都有一份翘首、一份期盼。无数个学子,十年寒窗努力,期待金榜题名。然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聪颖勤奋,他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们有的还拿到了重点高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喜悦面前,他们却愁眉不展。贫困,成为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拦路虎。有多少困难家庭,或因失业下岗,或因疾病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