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1)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的信息化平台的诞生与迅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如何把握微博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如何顺利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既可以逐步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的基础建设工作,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的时效性,最终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在,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交流平台的主力,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微博的优势已成为一把"双刃剑"摆在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面前。在当今形势下,充分把握微博优势,合理控制微博弊端,成为开展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运用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播、工作方式、工作领域的延伸与扩展,是信息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改进和完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微博在思政育人当中的影响,积极引导,从注重舆论引导、加强队伍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推进微博的育人功能,开创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9)
党建工作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压舱石,组织员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的思想政治建设力量,要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守正创新,担当有为。在新时代党建育人工作实践中,坚持价值引领,掌握党建育人规律;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党建育人模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完善支部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夯实党建育人基础;丰富党建活动,激发育人生机活力,提高党建工作实效。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高校建设目标提供强大助力与思想保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明确了高校党组织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新原则,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党组织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上,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包雅玮  刘爱莲 《理论导刊》2015,(4):68-70,79
学生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关系到高校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发展。当前,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语境融入到学生党建的过程中,实现两者的联动创新,从而使高校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高校育人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2)
构建高校基层师生党支部协同育人机制,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构建高校师生党支部协同育人机制必须坚持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协同、党内与党外协同、课内与课外协同、党建与业务协同、理论与实践协同的原则。通过加强师生党支部协同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作用发挥机制、考核机制、党支部书记育人能力提升机制,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的局面,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党建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校党建协同,就是高校与其所在社区通过区域协同的方式,共同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协同"搭建党建育人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双方合力共促,共同建构以政党认同为基础,以政治引领为核心的区校党建协作新模式。在实践中还要进一步完善以资源共享、服务共促、人才共育、文化共创为重点的"四共"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既是高校党建工作领域、手段、方式上的创新,也是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给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好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保证,是使高校党建工作迈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涵、方向及路径,为探索和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新使命。在首届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党建育人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要立足铸魂育人,强化院系党组织育人的政治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模式,激发基层党支部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构建课程思政,有效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翟晓璞 《学理论》2013,(20):331-332
"全员育人"是高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所在。高校应充分调动各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自我教育协同合作,以达到全员教育力量的有机整合,通过实践创新,构建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的保障机制,最终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0)
高校党建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在发展宗旨和目标上相一致,统一于高校育人实践之中。高校党建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引领和发挥导向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党建提供有效载体和拓展平台,两者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中共同推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路径上也必须从方向引领、内容与制度创新以及平台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莹  靳能法  程军  韩晓冬 《学理论》2012,(30):162-163
"创先争优"是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机关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有其自身规律和作用。因此,文章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机关党建工作为研究对象,从加强其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其工作机制、弘扬良好工作作风等方面探讨"创先争优"推进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结合"创先争优"的显著特点和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将"标杆管理"应用到高校机关党建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的组织育人基本原则。高校组织育人指的就是高校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教育引领功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组织育人工作,不断拓展组织育人的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2)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和优化机制体制是解决研究生党建面临新问题的重要手段。探究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根源、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科学构建党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和党员导师的育人作用,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4)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高校党建工作协同化研究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资源优化配置、党建组织体系自我完善、党建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建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以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党建工作一体化必须开展党建工作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协同社团共同开展党建工作,构建完善的高校党建工作一体化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党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实现研究生党建工作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有效地寻求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改革和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有机结合的价值意义所在,对当今时代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通过构建"党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与评价体系,不断规范与协调基层组织力量,优化教育内容,打造实践平台,真正实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的正确性决定了行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思想入党"对高校党建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处在历史进程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高校应通过紧抓大学生党员主体性建构、做好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设计与融合等举措,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入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孙絮  刘晓 《学理论》2014,(11):226-227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形式。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也符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现实趋势。而社团的育人功能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隐性"育人功能[1]必须与受到国家政策法规与高校规章制度引导的"显性"育人功能相平衡,才保证社团育人功能发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全育人"的三者之辩证关系,"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困境要求,聚焦"三全育人"中的关键少数、关键环节与关键领域,从"三个如何"化解育人困境的内在逻辑出发,着眼高校"三全育人"顶层设计的"大思政"格局建构,关注"社会课堂"的资源引入与辐射,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大思政平台,将显性引领和隐性引领相结合,实现育人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