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实行尊重、继承、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重视对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整理、继承和发展。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藏族文化取得了重要发展。 藏语文受到尊重和广泛使用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在西藏自治区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的原则。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该规定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以来,民进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编审、教授刘大泯撰写的《深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内涵研究》《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贵州高校办学质量》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三份调研报告获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签批,其中一项还被列入年初省政协大会发言目录。作为贵州知名的文化专家,刘大泯撰写的39万字的《贵州傩戏文化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3.
伍皓 《瞭望》1997,(45)
西藏文化生机盎然———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访谈录●本刊记者伍皓编者按:从六十年代传唱不衰的《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到九十年代风行华夏的《回到拉萨》、《阿姐鼓》、《青藏高原》,西藏,这个昔日相对封闭而令人充满遐想的雪域高原,正撩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8,(15)
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与地方的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高,与内地一同进入黄金发展期来自权威部门的一系列数字表明,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藏各族人民尤其是藏族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福祉大幅度增加;西藏进入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藏族人口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9)
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发展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立足西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调查基础上,主要对西藏山南桑耶镇文化创意旅游进行分析,为西藏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供发展方向,结合西藏现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模式,提出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程证明,没有西藏的民主改革就没有西藏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西藏文化事业的辉煌成就;没有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就没有西藏文化事业的光辉灿烂。  相似文献   

7.
<正>50年来,变与不变的两只"车轮",在推动着西藏社会不断向现代文明迈进的同时,也坚守着高原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传承。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社会制度从封建农奴制跨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西藏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6)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战略管理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学习研究现代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宝贵经验,近代社会以来,《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国际社会曾一度掀起学习孙子思想的浪潮。受国内外"孙子热"的影响,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特征相结合的目的,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将《孙子兵法》中的治军战略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东培 《民主》2007,(5):24-26
《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很多复杂问题。主要包括:执法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相似文献   

10.
杨彦君 《学理论》2012,(10):142-143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自1945年形成以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直到1950年才开始进行了初步保护。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于七三一旧址的保护也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有的旧址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至今仍能呈现在世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警示作用,有的旧址永久地消失,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照片。当前,哈尔滨市通过了《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这是旧址保护工作重要的法律依据,也使七三一旧址保护工作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正江帆,国家非遗保护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东北区域民族与文化、生态人类学与民俗学、民间文学及传承人研究,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长达24年的追踪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有《生态民俗学》《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山林·人·文化》《民间口承叙事论》《满族说部: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等。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次座谈会:政策大调整进入新时期1980年3月14日至15日,一贯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的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依据"实事求是,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出台了《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中央工作组进藏,标志着西藏政策大调整,西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政策的调整打破了西藏工作进展缓慢的状态,干部群  相似文献   

13.
特色民居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最重要的物化形式.国家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维西同乐傈僳族村寨依托特色民居资源,彰显民族特有文化,基础设施逐渐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成效显著.然而,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开发与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创新、人力资源提升等方方面面,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雅静 《侨园》2023,(5):48-4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非遗与旅游业要向更深更高的方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实践论》、《矛盾论》的关系 《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两篇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自1937年问世以来,它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于开展反对教条主义的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16.
唐召明 《瞭望》2015,(15):42-43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个事情我们藏族没有想到、做到,但汉族兄弟吴雨初想到了、做成了,我非常佩服。通过西藏牦牛博物馆,他圆了自己的梦,也用实际行动保护、传承了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藏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西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弘扬藏族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西藏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这是过去西藏交通的真实写照。5 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交通建设力度,"进藏难"成为历史。如今,翻看中国交通地图,以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犹如银龙盘飞在青藏高原的深山沟壑之中。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 0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选取八个标志性"路标",记录下"天上西藏"半个世纪以来的交通巨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立法保护私企业权益李南华《珠海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私营企业的性质、作用的认识不够一致,私营企业作为平等法律主体的地位还不够明确,甚...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以来,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宁稼雨先生连续出版了三部专著——《中国志人小说史》、《〈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魏晋风度》。从三部专著的选题不难看出著者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即由单纯的古代小说研究,走向了小说与文化之关系的研究;由小说内在因素的研究,走向了小说外在环境的研究。就像所有的研究者一样,宁稼雨先生之所以在学术生涯开始之初,就选定了志人小说作为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