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民社会是公民及公民组织依据环境权益,积极介入和影响政府,企业等主体的环境决策和治理行为的公共领域及运行机制.中国的环境治理由原来的政府主导模式逐渐引入了环境公民社会元素,从而促进了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环境公民社会中,公民环境参与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对环境治理体制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环境公民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是环境善治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共治理、公民治理是现代社会两种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由于社会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因谋求个体理性至上,而难免让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一度陷于治理困境.<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系统提出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是对现有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的超越与扬弃.该书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路径,从行政伦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确立了作为学科的行政伦理学所应具有的新观念和新视野,并在此过程中建构了基于信任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从总体来看,该书具有体系新、观点新、跨学科、中国化、国际化、建构性等特征,体现了著者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我国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又一佳作,标志着我国行政伦理研究日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公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公民意识发展的继承性、借鉴性等特征决定的。自公民社会产生以来,公民意识的发展都是以先前社会的公民意识为起点和阶梯,这决定了公民意识继承必然是公民意识发展的基本形式和重要途径,没有公民意识的继承,具有民族特征的公民意识将不复存在。此外,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移植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公民意识,也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公民意识的移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既要借鉴他国经验,又要遵循中国特色,还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公民意识发展仅仅依靠继承和移植是不够的,中国公民意识发展还要着眼于更新和重构。  相似文献   

4.
论依法行政     
行政活动是一种行使行政权力的活动.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应为享有履行职责的必要权力.而由于权力的运用将会产生许多法律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依法调整.首先,行政权的性质决定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无法律依据时不能随意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如果没有法律对行政机关权力行使的程序和规则加以规定,那么,侵害公民或其他社会组织权益的现象就会屡屡发生.所以,未经法律许可,行政权不得剥夺或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减少或免除法  相似文献   

5.
司法行政权是一项行政管理权,包含着培育社会自治、促进公民民主法治等内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价值追求,而且,司法行政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司法行政机关加强与创新管理体制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需求迅速增长与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重点处理好几项关系: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之间的关系、“惩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公权执行与社会力量参与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口素质问题是当代中国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人口素质的客观评价不仅是我国正确解决人口素质问题的出发点,更是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创新21世纪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的前提.本文认为我国的人口素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基本适应.人口素质进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决定了人口素质问题的实质是人口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呈现出跨领域、跨地域以及网络化的特征,这并非单一学科可以解释与决定的.所以,当前以专家与精英为主导的决策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科技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从志愿性社团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入手,初步探讨了我国公民社会在推动科技决策民主化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和确定了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战略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正处于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凸现。如何寻找新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是摆在学术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非政府组织体系的公民社会,为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本文拟就公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困境和公民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任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心理.政府信任是公共行政体系的评价尺度,也是公民对政府的一种情感寄托,是对政府未来公共行政的期许.政府信任可以弱化行政权力的强制性色彩,降低政府与社会及公民关系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行动体系的行为预期,有助于建构协同合作的治理结构.建构政府信任的结构性途径是努力形成服务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有效能的政府、法治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和参与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即公民行政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核心内容,公民行政参与是政府治理的必要条件,公民行政参与是新公共服务的价值诉求.我国公民行政参与的主要途径和形式表现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公民参与;以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公共决策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公共服务与公共品供给中的公民参与.契合我国国情的公民行政参与的途径与模式主要有:培育"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行政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公民行政参与的制度设计,推进公民行政参与的有序化;创新公民行政参与机制,实现公民行政参与的有效化;促进公民行政参与的组织化,提升公民行政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的"民主促民生"战略,是以民主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在地方治理中以民生问题解决为导向,建立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多元协作的治理结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治理的转型与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杭州的实践开创了一条政治发展的"中国路径":增量民主与有效发展,通过社会建设为政治建设"造因",从社会民主与生活民主的途径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杭州实践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地方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 《新视野》2007,3(5):78-79
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面对的一对矛盾。目前中国的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私人经济部门和各种民间组织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经济部门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结构。公民社会的发展就是对当代各种社会问题的适当反应,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长期的政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云 《求实》2006,(Z3):36-38
我国的公民参与,不仅指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而这些方面的参与基本上可以集中到公共行政决策中的制定和规划中来。其中,“公民”指的是普通公民,不包括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公共行政决策”指的是行政机关围绕公共利益,履行行政职能,对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做出决定。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公民在公共行政决策中的参与条件逐步具备。  相似文献   

15.
公民治理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旨在将原本松散的公民个体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公民在社区行政中应扮演充分的积极角色,公民参与权和决定权的提高是解决政府问题的关键,行政人员的角色应转换成帮助公民表达利益并满足其共享利益。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公共管理改革的努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政治文化的基点之一,营造合理社会氛围、加强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逐步完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区运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公民治理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旨在将原本松散的公民个体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公民在社区行政中应扮演充分的积极角色,公民参与权和决定权的提高是解决政府问题的关键,行政人员的角色应转换成帮助公民表达利益并满足其共享利益。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公共管理改革的努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政治文化的基点之一,营造合理社会氛围、加强公民参与意识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逐步完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区运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桑先军 《唯实》2011,(8):159-162
司法行政权是一项行政管理权,包含着培育社会自治、促进公民民主法治等内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价值追求,而且,司法行政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司法行政机关加强与创新管理体制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需求迅速增长与司法...  相似文献   

18.
马晓华 《学习论坛》2005,21(10):55-56
政府职能转变是目前中国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态势决定了中国政府职能必须转变,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政府。从国情出发,政府应正确发挥作用,培育市民社会,增强公民自治能力,从而顺利地实现职能转变,促进行政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晓刚 《求实》2012,(7):67-70
听证作为公民维权的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迈入现代化,实现民主法治的重要标志,更是公民人权保障的代名词。中国行政听证制度起步较晚,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行政听证制度,藉此促进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根本影响,促使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分离。三大领域的分离进一步导致社会动力机制的转型,即由传统的政府单极主导走向经济力量、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