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廉政瞭望》2008,(7):28-29
一名政府部门的保卫科长,与一名“三陪女郎”偶然邂逅,一见钟情。保卫科长不惜和结发妻子分道扬镳,转而与她另筑爱巢。为了牢牢控制她,保卫科长开始疯狂榨取她的血汗钱,并经常持枪“镇妻”。当一个弱女子再也不堪忍受那份屈辱时,她愤而夺过老公手中的枪!一场血案,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责任感     
《学习导报》2011,(11):31-31
一个故事发生在日本。说的是一名少女到东京一家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一位前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晌地为她做了示范。  相似文献   

3.
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在美国各大媒体上,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她是程海燕。这名普通中国女助教所在的班级是唯一一个没有人员伤亡的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沉着勇敢的程海燕拯救了自己和学生们的生命。当她的事迹被披露后,很多人发自肺腑地说:“中国人,太棒了!”  相似文献   

4.
石飞 《当代党员》2007,(9):13-13
琼玛卡若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医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车祸受伤的患者,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她注意到驾驶员总喜欢靠公路的中间行驶,正是这个偏好让汽车相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个念头闪现在她脑海里:在公路中间画一条醒目的线,让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各行驶在线的一侧。  相似文献   

5.
《党风建设》2002,(1):4-5,44
2001年10月31日,宁夏中宁县新堡乡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令人痛心的悲剧。这一天对新堡乡初一学生王萍(女、12岁)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七星渠黄湾桥是她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几年来一直平安无事,但这一天黄湾桥却成了她生命的最后路程,桥下的渠水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这是她得知自己在期中考试语文得了98分后,怀着高高兴兴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6.
柴福花 《党课》2011,(4):84-87
有一天,坐在出租车里往家赶,行驶到一个十字交叉口,红灯,东西行驶的汽车如潮水一般地奔行。忽然,一辆自行车斜穿马路,奔向汹涌的车流,很明显,她想要赶在绿灯前拐弯。“多危险啊!如果一辆车拐过来很容易发生危险。”“她这是找死,那么大人了不管自己也就算了,她也不为车后的孩子想一想。”  相似文献   

7.
故事发生在50年前,当时我在一个中型国企任技术员。车间党乏部书记是一名转业军人。书记的爱人也是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沂蒙老区入党,没有文化,是一个家庭妇女。她患有风湿病,扫于生活条件艰苦没钱医治。解放后经医院检查已转为风湿性心脏蔫,北京的医疗条件虽然好,但由于病情严重,只能控制病情,无去治愈。1964年,她的病情越来...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德国见到了一个久违的朋友。她是90年代初嫁给一个德国人的。她的故事当时很轰动。轰动的原因并不在于她嫁了一个老外,而是因为她一句德语都不懂,还有,她的长相比较难看。我们没有办法理解老外的选择,我们就试图理解她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年已经50年,与共和国同龄。她诞生以来,激励着中华儿女战胜了一个个惊涛骇浪,闯过了一道道暗礁险滩,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顾她伴随中华民族战斗的历程,人们将会更深刻地了解她,领会她,热爱她,踏着她的节拍前进...  相似文献   

10.
刘国庆 《党课》2011,(20):80-80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寒寒窜窜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了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怕她伤到自己,索性不睡了,来到她身边问她找什么,她皱着眉头埋怨老花镜不见了。他从黑自电视机房边的一个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个不是她的。之后,他去买菜,  相似文献   

11.
云涵 《党建文汇》2009,(4):48-48
那一天,她所在的食品公司贴出新告示。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挤进人群中去观看。那是一张下岗人员名单。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中。这一年,她已经42岁。  相似文献   

12.
多爱20年     
张军霞 《党课》2010,(6):89-89
他追求她时,追得很苦,因为她的母亲坚决反对。原因只有一个,两家的距离太远,而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母亲的掌上明珠。况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她名牌大学毕业,在大公司工作,算得上是白领,怎么看也不般配。  相似文献   

13.
修道院长布鲁米斯已经很老很老了,她想选一个弟子接任她的院长工作。她想从两个最喜爱的学生中选一个来接任。这两个学生,一个是出了名的懒人塔拉,另一个是勤奋过头的夏巴。  相似文献   

14.
超越自我     
崔永琦 《奋斗》2005,(8):14-16
她是一位女性,她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她还是一名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15.
赵瑜 《当代党员》2008,(6):68-68
我在一幅摄影作品前凝思,它拍摄于1996年3月22日,照片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山区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此时,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下,然后把她给人……”  相似文献   

16.
王晓莉 《当代党员》2007,(10):68-69
她是一个执著的女人,因为执著,她创造了一个个事业的高峰:她更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有着艺术工作者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在重庆市杂技艺术团团长王亚非的身上,集中了常人没有的荣誉,也历经了常人无法知晓的沧桑。  相似文献   

17.
她叫张颖,是西宁市政协副主席,自1999年以来的六年间,她所资助的土族女贫困生祁冬梅,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她不是妈妈而胜似妈妈的故事,在山乡间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8.
布迪·德维的家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印度西北边陲喜马偕尔邦马朗村。她今年70岁,是一个丈夫依然在世的“寡妇”。14岁时,她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孩结婚;与此同时,她又被许配给丈夫的弟弟。半个多世纪后,其中的一个丈夫已经病逝,剩下的那个跟她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9.
一位母亲中年得女,溺爱至极。女儿该走路了,母亲不让她下地,怕摔伤了她;女儿上学了,母亲放心不下,害怕女儿吃苦,把女儿从学校接回家,并辞去了公职,专门负责女儿的生活起居——结果原本智商正常、发育正常、神经正常的女儿直到30岁,智商还停留在6岁孩子的水平上——这是发生在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20.
叶福明  朱晔 《党建》2009,(3):34-35
太湖南岸,一座城市与一个志愿者群体的故事,演绎了30余年,感动了30余年。30余年前,浙江省湖州市花季少女罗爱儿奉献爱心不幸惨遭车祸,失去了站立行走的能力。悲剧发生后,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团体,到整座城市……罗爱儿和她周围的爱心群体接受爱、传递爱、辐射爱,延续了30余年的爱心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