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岩帅变了     
今年春,我一家三口又一次返回生我养我的故乡——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两年未回故乡,土路已变成了柏油路、弹石路,公路上再也看不到那不时卷起的灰尘;村寨里杂乱简陋的矮小茅屋,大多已变成洁白的石棉瓦房;绵延起伏的荒岭山野一片葱绿,万亩生态茶园正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故乡的巨大变化,使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深深海峡情     
在我的旧文件夹中,有一份珍藏30年的《中国新闻》,其中《故乡的怀念》一文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时我在江苏无锡市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改写而成,后来被中新社收入《海峡有限情无限》一书。文中那寄托着绵延多少岁月思念之情的语句——“有时,我觉得故乡离我那么远,因为与她来往断绝,音讯不通已30年;  相似文献   

3.
丰川古镇——我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马桥街小学——我的母校,创建于民国12年(1923年),今年欣逢建校90周年。马小是自治区级重点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乌兰察布市及丰镇先进。我1958年至1964年就读于该校,对母校和老师常怀感激之情,少年岁月,每每忆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了,故乡那株古老而迷人的银杏树,仍常常萦绕在我心头。现在,我终于又看到了它——我梦中的银杏树。这株树生长在我的故乡——四川省简阳县濒临三岔湖的丹景山南麓。三岔湖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之一;丹景山则是省会成都东南屏障龙泉山脉的主峰,自古便是蜀中胜地,在它的  相似文献   

5.
星星的期约     
明珠 《两岸关系》2007,(3):50-51
“是永恒的情人在梦里飘渺/是生我的母亲,却任我飘泊/故乡啊/我的故乡是中国……”——高准《念故乡》很多很多个夜晚,我总是独自坐在书房,入神地凝望着窗外的星空。彼时,我极力把目光拉近些,再拉近些,试图停留在那些灼灼生辉的星子们中间,解读他们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7.
故乡台湾行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楚地知道:我的老家在台湾,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叔叔等许多亲人,那个地方还是一个宝岛,盛产大米、蔗糖、香蕉。我还会唱一首歌;“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多么美好的地方”。这样梦,这样想,这样唱了近40年,在我儿子都已十几岁的时候,回归故乡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我终于真真切切地踏上了这块与我有着血脉关系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谢群山 《世纪行》2013,(3):30-32
湖北省宜昌市有名的土家族古镇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县城五峰镇算一个。我大专毕业至今,一直在五峰县直单位工作,在五峰镇生活了将近23年——占去了我44年岁月的多半,对这个“第二故乡”感情深厚,自然对其历史比较了解。  相似文献   

9.
围墙     
十多年来,四处飘零谋生的我,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多少次在霓虹灯下徘徊,在高楼下仰望,在花园小区围墙外伫足,挥之不去的距离感,总使我不禁怀念起故乡,以及故乡的围墙——走过弯弯的小路,蹚过清清的  相似文献   

10.
<正>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于右任的这首《望大陆》,表达了于老先生渴望叶落归根,回到大陆故乡,渴望祖国统一,却又无能为力的矛盾而深厚的情感。而这何尝不是我的父亲陈景山——  相似文献   

11.
高倩 《两岸关系》2010,(4):61-61
2010年春节前夕,我有幸随北京市政协组成的北京海外文化交流考察团,由市政协十届副主席黄承祥率队,赴台湾进行文化考察交流。作为台胞,作为市政协第十一届的新委员,我激动万分,我回到了那个养育我亲人的美丽宝岛,回到了那个全家人日思夜想的故乡——台湾。  相似文献   

12.
王玉荣 《现代领导》2001,(10):34-34
在北京出差期间,偶听我的朋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史明正博士说:“中国正兴起研究中国城市与文化热,但我至今也没去过堪称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的故乡大英县,真是个遗憾,你要有机会,请一定代我去看一看。”2001年7月,我有幸来到大英县并采访了中共大英县委书记侯晓春。  相似文献   

13.
英雄本色     
中国有句俗语:水火无情! 当六月的暴雨倾盆而下、肆虐的洪涛汹涌而至,交通被阻、良田被淹、家园被毁……我的红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真切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无情! 在这百年一遇的洪灾中,我的故乡——九江地区未能幸免于难。故乡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2,(7):57-57
都说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而我的舌尖记忆当然少不了我的“故乡”——厦门。今年5月,因着毕业十年聚会的缘故,我得以重返厦门。去之前就想好,这趟厦门之旅是休闲之旅,吃货之旅。蛤蜊煎、南普陀素饼、鼓浪屿馅饼、黄金香肉松,还有好吃的南方水果,一定要尝个遍。对于这些美食的想念和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味,更因为附着于它们身上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心底的清泉     
我的故乡,河湖沟渠纵横,并与长江相通,四季雨水充沛。印象里,故乡的水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家的屋前屋后就都是水,而且,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只要超过两尺,不一会儿就能渗出水来。也许是出生在水乡的缘故,我对水  相似文献   

16.
小店夜话     
何俊 《前进论坛》2009,(5):51-51
一个莺飞草长的日子里,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来到了小时候和伙伴嬉闹的地方——湖南省安乡县明塘湖。  相似文献   

17.
苏民生 《台声》2004,(1):57-59
1941年,父母亲带着两岁的我,从故乡台湾来到日本人侵占下的北平,1946年初撤离北平。我们的三口之家,父亲苏子蘅,母亲甘端钗,还有我——小民生。在北平生活了将近五年。那时民生太小不懂事,这里所写的,很多是从长辈的谈论和文章中了解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八)四十年後归故里由於种种原因,我和自己梦寐难舍的故里分别已有四十年之久了。诚然,在我的故乡早已没有至亲,可是那遥远而又亲切的童年回忆,那如醇似蜜的生我养我的祖先居住之地,无一不牢牢地牵动着我的神魂。有时候,一场朦胧迷离的故乡之梦,往往使我唏嘘良久,甚至会神魂颠倒,数日不解。噩梦般的十年动乱,终於宣告结束。在明朗的晴空下,我又一次怀念起我的故乡,我生活过十七度春秋的孔府内宅。时刻萦绕心头的故里,你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从报纸上得知喜讯:曾遭林彪、江青一伙长期破坏的曲阜古迹——孔府、孔庙、孔林,政府已拨款修葺一新,使其恢复旧观。随之,在我的心底也开始萌发起一种重访故园的迫切之念。一九八○  相似文献   

19.
悠悠故乡情     
正尽管游历祖国各地的许多名胜,但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二故乡——美丽的林洋村。五年的知青生活,让我魂牵梦绕是故乡情结。17岁那年我是福清县原龙田三中三届生之一,1970年4月26日,我们一行21位知青驱车前往古田县大甲公社林峰大队插队劳动。美丽的林洋村在公社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夜晚。第二天午后,林洋村二十几个村民在林而森书记带领下,冒雨来接应我们,为我们挑行李。20分钟后我们眼前豁然出现座座葱郁的山峰,树木茂盛。站在山头  相似文献   

20.
愈是上了年纪的人,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2000年7月31日。年过七旬的大舅携女儿、女婿飞过台湾海峡,回到合肥——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这已是大舅四度回乡了。与他们一起飘洋过海的。是几十盒台湾特产——凤梨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