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福岚 《德国研究》2023,(4):88-107
长期护理需求作为长期护理保险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被保险人请求长期护理保险给付的核心前提。被保险人本身是否存在长期护理需求不仅涉及长期护理保险是否应该支付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长期护理保险应该如何支付以及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进行支付。因此,对长期护理需求做出专门的界定并且明确其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正在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在一些试点城市中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因认定标准不一而带来的给付不一、监管混乱等问题。对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法中长期护理需求的认定要件及其认定标准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199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关于创设看护保险制度”的议案,经过了近三年的讨论,终于 在1997年5月和12月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获得通过,并于2000年4月1日起开始实 施,它的口号是“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2000年10月1日起,日本国民开始缴纳第一个月 的看护保险费。日本的看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性质的保险,是由法律来加以规定的。这 是继日本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之后最新出台的社会福利保险项目,是一项社会保障式 家庭看护保险制度,相关的该项服务机构采取派遣家庭援助者或受保人利用专业化护理服 务设施的保险形式。这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因为社会的老龄化而跨上 了一个新的台阶,养老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德国护理保险体制综述:历史成因、运作特点以及改革方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纯  瞿黔超 《德国研究》2008,23(3):42-47
1995年德国引入了作为社会保险第五支柱的护理保险。本文首先分析了当时引入护理保险的历史成因,然后对其具体运行情况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论述了其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德国政府提倡老人家庭护理优先政策,并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提供护理津贴以及其他服务。家庭护理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成员可能因工作原因难以确保有足够时间看护老人。尽管可以利用护理津贴聘请护理师到家里看护,但由于德国一直以来护理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很多需护理的老人难以获得护理师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建立了老人护理休假法制,确保家庭成员可获得最长2年的护理假期,且休假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薪水。在我国,老人护理也主要以家庭护理为主要模式,家庭成员同样面临护理时间上的难题,对此,有必要借鉴德国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养老制度,建立老人护理休假法制。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的保险法制体系是加入WTO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WTO)的金融服务贸易制度的透明度原则对我国保险法制体系的影响 ,并对我国保险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法制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郝丽燕  杨士林 《德国研究》2015,(2):100-113,143,144
为了解决"少子老龄"引起的老年人护理问题,德国颁布了《护理保险法》,该法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并被编入德国《社会法典》第十一卷。随着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不断变迁,德国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问题逐渐显现,如保险资金赤字严重、居宅护理难以实现、护理质量不高等。面对社会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德国各方提出不同的改革意见:改变保险金筹资模式、扩大参保人范围、提高保险费计算的范围、扩大保险费计算基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德国社会护理保险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护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本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3年以来,农业保险成为被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到中央政府以及有关部委的空前重视,2004年保监会按照“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上海、江苏、黑龙江、新疆等九个省份开始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按照政府所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试点可以采用四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②: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互助合作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其中第二种模式借鉴的便是日本农业保险的模式。作为世界农业保险的五种主要制度模式③之一,日本农业保险的…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福利国家的政治经济分析中,有一种由来已久的理论争论:在养老金改革引起的政治冲突中,到底是阶级分化还是代际分裂起主导作用?对此,本文提出一个瓦解这种传统理论分歧的假设,并以此概括出不同政治冲突出现的具体条件。文章认为,一个影响人们对养老金改革态度的关键因素是家庭养老强度,①也就是福利资源通过家庭关系的再分配程度。在养老金改革中到底会形成什么形式的政治联盟,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养老强度的制约。当家庭养老强度较低时,代际之间的冲突更容易显露,并影响到各种政治行为者的选择;当家庭养老强度较高时,阶级分化形式的集体行动才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9.
美日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美日两国是当今保险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由于两国在市场经济结构、金融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借鉴它们在保险监管方面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日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 (一)监管主体的比较 保险监管的主体就是保险业的监督者和管理者。从机构设置来看,各国不尽相同。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两级多头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都有权对保险业进行监管。美国联邦政府成立联邦保险局,只负责联邦政府法定保险,如联邦洪水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筹。根据1945年《麦克云——佛戈森法  相似文献   

10.
2025年,日本战后初期出生的人将进入75岁高龄期,医疗护理需求进一步增加。而应对2025年问题,日本政府陆续颁布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法》(2012年)、《综合确保地域医疗护理法》(2014年)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关联法》(2015年),对医疗护理供给体制进行改革,构建高效的医疗供给体制和地域综合护理体系,实现医疗护理一体化。千叶县柏市政府与UR都市机构(原日本住宅公团)、东京大学老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合作,经过5年努力,以建设附带服务功能老年住宅为前提,将医疗、护理、预防、生活支援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向医疗护理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建立于2000年,是与国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具有同样性质的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护理保险支出明显增多,给国家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何应对护理保险面临的财政困境,并维持制度的可持续性是日本面临的重要课题。日本通过增加个人负担比例、增设预防服务、设立财政稳定化基金等方式调整护理保险收支不平衡问题,缓解护理保险的财政来源。可为中国建立适合国情、保证财政可持续的护理保险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36):6-6
《大病保险新政面临三大考验》(2012年第35期)在广东珠海,来自各地的流动人口绝大多数看病都得自己掏钱。看不起病哦!看一次小病,要花半个月、1个月工资甚至更多钱!这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人!他们工作艰辛,生活艰苦!有的还拖儿带女。他们中的一部人,还处在单亲状况,孩子都很大了,要读书要教育要医疗,但是  相似文献   

13.
周洁 《新民周刊》2022,(12):32-33
一架飞机坠落,机上132人全部遇难。132个鲜活的人生到此戛然而止,背后的家庭更是心痛难当。消息传来,无数人点起蜡烛,为逝者祈福。截至目前,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两部黑匣子均已被找到,它们将为解析事故原因发挥重要作用。“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遗忘才是”,当一起空难发生,我们要做的,除了反思,还需要永远铭记——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度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一度的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2008年7月发表,副标题是"风险中的日本经济",重点分析了日本经济面临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认为短期的风险在于美国经济下滑、石油价格及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外部风险,而中期的风险是日本经济的脆弱性,家庭和企业不能积极地应对各种外来风险,长期的风险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财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长寿国家,凭借着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显著增加,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超老龄社会。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应该是当老年人在健康、自立的时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他不能自理、需要照顾和护理的时候,能在社区就近接受护理服务。而这样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是需要建构的。文章从"长寿社区营造"视角,研究了日本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摸索应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养老护理需求的社区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活动和著作福泽谕吉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1835年1 月10日生于大贩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父亲本是中津藩士,因受藩主之命到大贩货栈长期值勤而率全家迁居大贩。父亲酷爱汉学,是位很有才能的人,但受封建等级身分制度的限制,终生怀才不遇,在福泽谕吉出生的第二年,便抑郁而死。父亲去世后,福泽谕吉只好跟随母亲回到故里中津。由于家境贫寒,福泽谕吉到十四、五岁时才得入村  相似文献   

17.
德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一个普遍的社会权利中实现了有效的护理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险成本控制。福利治理聚焦于各种福利主体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各主体之间权力的转换及福利传递制度与实施,为我们解释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在顶层制度设计上,新公共管理改革不仅为实现护理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组织效率、问责制等技术手段和中立框架,而且,其坚持产出控制、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原则成为长期护理供给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在微观实施策略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强化非正式的家庭护理责任、发展护理服务供给市场、规范服务工作者队伍重塑了原有的福利多元组合。  相似文献   

18.
法约尔对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界都普遍认为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但是当谈论起对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行政管理学家时,人们都不免会想起一位法国人,他就是以其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一般管理理论而享誉行政管理学界的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法约尔于1841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早年分别就读于里昂公立中等学校和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而后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他曾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撰写过许多著作,例如,《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1921)和《公共精神的觉…  相似文献   

19.
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我们知道日语中的汉字读音有两种,即音读和训读。训读为日本固有的读音,音读则是汉字传入日本时在采用该字的字意的同时其字音也保留下来而形成的读音。今天的日语汉字音读与汉字最初引入日本时的读音仍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日语有一定基础的人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听日语广播时,有很多词汇我们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