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咬人的,你不能说它是坏狗。狗总是要咬人的,这是狗的天性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莫言 《廉政瞭望》2014,(11):2-2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快乐     
正我喜欢阅读,像许多喜欢阅读的书迷一样,也喜欢买书,爱好收藏书籍,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书籍,就会毫不吝啬,倾其所有地捧回自己的书屋。在现实生活当中,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必要过分重于外表,外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依然是内在。喜欢一个事物的外表并不等于它的内容你也喜欢,有时还会很不适合你。就如生活当中的有些事物,有华丽的外表,却并非有让你赏心悦目的内涵。林语  相似文献   

4.
李瑁 《党建文汇》2010,(3):48-48
要省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购物。如果你不去逛商店(网上商店也算).你就不会花钱,这比四处淘便宜货更省钱。但人不可能总不买东西,尤其是当下正值换季且孩子也快开学了。有许多零售商店、网上商城和制造商都在努力促销,这意味着你很容易让你的钱花得“超值”。以下就是一些好法子:  相似文献   

5.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先不说文明素质,你以为是妈妈就可以这么欺负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过烦恼。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官吏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不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吏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扯进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吏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  相似文献   

7.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8.
学什么才好     
《理论与当代》2013,(7):56-57
叶兆言在第5期的《意林·原创版》上撰文指出:"学什么才好呢?"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想学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然而凡事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简单。事实上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究竟爱什么。学什么难免和流行有关,100多年前,新学兴起,有些想法的家庭,通常都让孩子去学习路矿,为什么呢,因为学路矿有前途。  相似文献   

9.
这是香港电台主持人、儿童心理学导师梁继璋写给儿子的“备忘录”——1.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请多防备,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请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做真朋友。  相似文献   

10.
●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年幼知道得少,会慢慢地多起来。人家懂得的东西不如你知道得多,但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不好的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好的要表扬,但不能捧……●检讨的目的在于得出经验教训,不在于把责任加在个别同志身上,因为加在那些同志身上没有好结果,把同志放在磨子里头磨成粉,有什么好处呢?能不能解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与表扬,都是常用的工作方法,运用得当都能起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激励士气、催人奋进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表扬的话人人愿说,而开展批评,却总有人不想、不愿、也不敢去做。结果是你好、我好、  相似文献   

12.
正原先我们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主要是说世界上的事不要怕难,只要你认真去干,就能有所收获。比如你要考取好的大学,就要认真学习;要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就得认真工作。可以说,一个人想有所成就,不认真是不行的。不过,一件事需不需要认真,首先要看做这个事为了什么,再看事情的评价机制如何。拿工作来说,不管是出于薪酬的考虑还是自我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作家王蒙的朋友之子,未到而立之年就当上了副县长。应朋友邀请,王蒙赋文一篇《诫贤侄》,以勉励和告诫之。王蒙的话虽然不多,但诚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把眼睛盯在工作和业务上,不要盯在别人服不服自己上。一个芝麻官,又年轻,人家没有必服的义务,不服就不服,不服也得按工作程序运转。 千万不要弄几个人去搜集谁谁说了你干什么什么,尤其不要自己在会上为自己抢白,不要自己出马批判时你的风言风语。你如果这样做了,就等于自己传播流言,等于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头上,等于自我出丑。 不要动不动骂前任。驾…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15.
职场中,竞争激烈。这使许多人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影响健康。所以,掌握一些心理调整知识,学会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避免当超人的欲望不要企求自己万事都做得完美无缺,应先明了哪些事你可稳操胜券,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这样你可以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其他事情,只要尽力而为,结果即使是不尽如人意也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08,(11):62-62
过去你常常同别人关系搞不好,主要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你这方面。关于这点,我记得在你到延安中学读书以前,我就向你谈过,要你同先生们和同学们团结合作,在先生们和同学们面前不要怕自己吃了一点亏,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不要看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08,(11):62-62
过去你常常同别人关系搞不好,主要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你这方面。关于这点,我记得在你到延安中学读书以前,我就向你谈过,要你同先生们和同学们团结合作,在先生们和同学们面前不要怕自己吃了一点亏,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不要看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18.
论点选萃     
切实改进领导班子作风,特别是改进班子“一把手”的作风,是党中央反复提出的要求。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改进作风,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清正廉洁?最近,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周本顺提出了要恪守19个“不要”。这19个“不要”包括:不要违背德才标准和用人程序的规定用“自己”的人;不要根据个人喜好对下属实行双重评判及处理标准;不要怪罪和薄待那些不吹不拍、不请不送而埋头干事的下属;不要向下属泄露有损于班子团结,甚至挑拨班子关系的内部机密;不要滋长处处事事都必须按自己意见办的霸气;不要总喜欢把大小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不要把…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5,(3):30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2008年学生毕业典礼上,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择业"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再绕回来。在醒着的时候,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否则你会后悔。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3,(2):48
父母的"嗦"、"多事"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作为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以下是网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嗦;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