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是实现四个"民主"的重要的制度保证.在民族杂居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观念性障碍,我们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彻底转变观念,才能保证村民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冯国芳 《理论探讨》2006,3(5):33-35
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指向与政治关系和谐具有内在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谐的政治关系作基础。从政治关系和谐的观念、实质和目的三个层面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政治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西部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政治问题 :一是民族关系问题。在开发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既存的民族关系格局会受到触动 ,甚至受到冲击 ,从而使生成民族问题的可能性迅速增大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在开发的过程中 ,这里的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将得到进一步落实 ,但自治地方的非自治民族的利益保障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成员还有可能提出增加本民族政治权利的要求 ;三是政治发展问题。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 ,少数民族地区有可能形成政治发展的新高潮 ;四是政治稳定问题。从长远来看 ,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将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在开发的一定阶段 ,也会生成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因此 ,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避免政治不稳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的民族关系。目前,云南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从总体来看是和谐的、巩固的和发展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云南部分民族地区的民族矛盾和纠纷日益凸现,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有所增加。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民族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探讨实现云南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机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多族群杂居村落中的撒尼人在民族选举中如何以自己的表述方式和实践行动来建构族群认同,进而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具有典型意义。民主选举背景下撒尼人的族群认同实践源于村落权力竞争所引发的族群成员对族群整体利益的感悟,族群成为了撒尼人在民主选举中组织政治资源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4)
解决好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而民族地区由于数个民族杂居,民族特色鲜明,民族关系复杂,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探析民族地区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对解决好民族地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有利于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的新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积极组织引导民族地区新阶层有序政治参与,满足新阶层的政治利益诉求,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建设,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8.
朱蓉先 《民主》2006,(12):4-6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五大关系中首先提到了政党关系,因为政党、政党的和谐对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对最大激发社会的活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5)
本文在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教育、宗教文化三个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并提出通过地区经济与政治参与同步协调发展、增强教育力量、适应宗教文化等举措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5)
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是清末发生在湖北恩施地区的著名天主教案,其宗教档案为现在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提供历史借鉴,为保护宗教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支持,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宗教档案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如下:有利于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民族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宗教文化和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政治和谐。权力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保证。权利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基础,政治利益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核心。理顺三大关系,优化政治结构,我们的社会就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祖国举足轻重,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王力 《学理论》2008,(8):42-43
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途径;在发挥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作用时,应避免民族杂居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简单化倾向,实现多元民族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少数民族及其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形成了它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这也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有它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特殊内涵。探讨少取民族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应理解为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全面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日娜 《学理论》2009,(15):246-247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的规律,必须注重建设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机制。主要思路包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等。建设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是研究政治发展的重要分析变量之一,它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四川作为西部的农业大省和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农民政治参与有其独有的特点.四川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目前的障碍因素,主要在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治参与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以及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促进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除了发展经济和教育外,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和加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民族地区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往往是与经济的贫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不但导致了制度性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短缺,而且还导致民族贫困地区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只有在经济扶贫的同时,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素质,健全民族地区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民族地区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2)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推进,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突出因素。为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新战略、新理念和新举措加以实施。精准扶贫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必要条件,也高度契合了新时代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要素。因此,精准扶贫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治整合是当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现阶段影响我国政治整合的因素不断增多。就西部地区而言,影响政治整合的重要因素是与民族有关的因素和一些民族政治化的问题。分析这些因素,消融民族因素对政治整合的消极作用对促进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明代纳西族族际与族内政治关系的分析与探索,力求从政治学的层面揭示明代纳西族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构架与该时期滇、川、藏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文章从三个部分进行探析:一、明代纳西族外部政治关系;二、明代纳西族内部的政治关系;三、明代纳西族政治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