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谷树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64-67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早在西周时期"孝"观念已经萌发,其后在特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条件下,孝的内涵不断拓展丰富,并日益理论化、体系化,最终发展成为协调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孝道。在近代,尽管孝道因受批判而遭受冷落,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面临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对传统孝道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2.
刘丹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22(4):125-126
一、以人为本与传统民本思维的区别
(一)“人”与“民”的价值目标不同
在封建集权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政权、江山社稷是和君主等同的。君主是统治者,民众是被统治的对象。因此,“民惟邦本”、“夫君无民,无以得其位”的民本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君主们就是通过“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主君客”、“爱民如子”等伦理纲常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培养他们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3.
周树青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78-80
孝道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封建社会的唐代,它有继承传统的一面,更应看到它扬弃传统的一面。研究唐代孝道可以从中受到启迪,而且对于今天建构和谐文化也是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何畏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1):43-45
按照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中地位的不同,可将意识形态分为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因而无法当然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当统治阶级发现自己主导的意识形态不能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时,就必须从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和艺术性四个维度进行深刻反思,以制定正确的意识形态政策,保证主导意识形态真正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乐刘溪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42-44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探讨了分工理论,将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建立在对社会分工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将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主要是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人的存在是一种悖论式的存在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肉体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实然的,又是应然的.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生存悖论,使人成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唯一没有对等物的存在,也决定了人每时每刘都处于经验和超验、理想和现实、肉体和精神的矛盾、痛苦和纠葛中,使人无法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作为消解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共产主义,是对人的生存悖论的历史"扬弃",只有到那时,人们才能重建自我及其本质的同一. 相似文献
7.
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是社会最重要的整合手段,是政治(政权)“合法性”的依据,它对社会活动的价值导向、社会心理的升华、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为此,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一是加强意识形态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主体意识形态的内在化;二是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正确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三是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相处共存的能力;四是在国际交往中既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充分警惕西方的西化、分化;五是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主动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六是发挥中国文化的辐射性功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扩大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9.
唐爱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3):27-31
意识形态的内涵一直是意识形态问题争论的焦点,不同学者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不同的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科学与意识形态两分的认识论构架,对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研究;一种是社会──历史主义路径,它反对用自然科学范式研究意识形态,强调需要在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以及政治实践背景下分析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隐含着对这两种诠释路径的整体把握,指出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揭露了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双重向度。 相似文献
10.
张小蓉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2,(6):18-25
意识形态性是电影的重要属性。基于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斗争与权力关系,电影的意识形态实际指向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利益、实现多元群体价值合法化、提高主权国家国际话语权三个方面。当前中国电影场域主要面临主旋律电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微弱、特殊群体电影意识形态话语分化明显、国外电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力强的现实挑战。实现中国电影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既是逻辑必然亦是现实需要。以加强中国电影价值整合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布力、以提升中国电影市场化和大众化水平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吸引力、以推进中国电影国际化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这三者是中国电影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构建的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王俊峰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5):117-120
在中国,长期以来宪法学缺乏自主性地位,成为政治教科书式的教条,所遵从的并非学术的逻辑而是政治的逻辑。此种局面应通过真正的科学思维训练来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此意义上,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实现了密切关联.面对新世纪新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杨华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22(2):117-121
整体论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作用巨大.从过去还原论思想统治下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可以看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整体论的思想和方法.文章梳理了科技发展指导世界观的转变,提出了未来科技发展必须重视的生态法纬度. 相似文献
14.
朱东北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6):107-110
本文对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进行了辨析。自近代以来,对历史学科学地位的否定和质疑的声音伴随而生。我们在审视和反省之后,充分吸收他们的有益思考,批判他们的不足之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史学理性发展和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区域科技发展呈现出一批科技高地引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六大发展趋势.遵循区域科技发展趋势与科技高地形成规律,提升天津科技在全国的地位、形成天津科技创新的集成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应在"十一五"期间,尽快形成以津西科教新区、滨海新区为核心和两翼,以科贸中心市场为重要依托,以区县特色产业集群为腹地和基础的天津区域科技发展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6.
宋家胤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6):21-23
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军队政治工作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军队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是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观念,开拓创新的观念,大政工观念;二是增大军队政治工作内容的科技含量,借鉴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三是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的载体创新,增强政治工作的开放性、形象性、隐蔽性、艺术性和战斗性,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陈亮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9(3):9-12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浙藉志士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的智慧和热血对历史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对蔡元培、陶成章、章太炎、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成员的历史地位与功绩的评述。反思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推进力度,科技财力资源作为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发展迅速。但通过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的科技财力资源发展存在产出效率不高,R&D经费支出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两类支出的比例过低,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处于萌芽状态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广东科技财力资源体系的相应对策是:提高科技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R&D经费投入的强度;培育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力度培育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坚定不移地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党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代表执政以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是我国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在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那么$我们是不是仍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