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毫无疑问,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体现了“真实地反映生活”这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基本停留于真实地反映社会外部形态,即人的“外宇宙”上,这不免有些表面化、简单化了,从而影响了我们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整体把握,也妨碍了我国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在谈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有一句话颇为令人深思,“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发展自然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事件”。作为一位有着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贝娄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文学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新认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在当代西方文坛,尽管现代派风靡一时,但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文坛大师所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依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中,文研会诸作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叶圣陶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为丰富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作了较大的贡献,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宝贵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作为“五四”时期“人生派”文学的一员主将,叶圣陶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早期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学潮流,它的主潮趋势,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已见端倪。率领这股文学潮流的是鲁迅,面紧随鲁迅,在“五四”现实主义文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是文学研究会作家群及其代表之一叶圣陶。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受着历史风雨的考验,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小说犹如常青之树,永远流  相似文献   

5.
《春桃》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又未失去那一派迷人的传奇色彩。许地山的宗教思想、宗教感情、宗教情绪常常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作品之中。春桃与许地山早期作品中的尚洁、惜官等人物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但更具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强烈的民主精神。《春桃》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相似文献   

6.
宋元小说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它继承了古代说书艺术、魏晋小说和唐代传奇的现实主义传统,直接奠定了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的基础。研究小说话本的艺术特点,能够邦助我们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演变情况,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也能起借鉴作用。宋元时代,说书讲唱艺术中有个专讲“小说”的门类,这个门类的艺人说书用的底本,  相似文献   

7.
当代性:现实主义的活力所在──论陆涛声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张曙新时期文坛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潮迭起,流派竞涌,现实主义传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与冲击,一时“门前冷落鞍马稀”,似乎大有行将“过时”之势.于是有人对现实主义的生命力表示怀疑,认为现实主...  相似文献   

8.
小说诗性,是指小说在叙事中体现的体特性、审美特性以及整个叙事所显现的精神特性的总和。中国古典、现代小说中自然景物描写的诗性意义在于:从诗语杂糅到诗性的叙事融合,小说艰难的诗性生成伴随着体递嬗和叙事的精神变迁。古典小说自然景物描写的融入表现了小说的体演变,现代小说的自然景物叙写则在“五四”后进化为叙写主体意识现代化的考察标本,表现为一种现代审美精神的初步确立,人们可以从中获悉现代小说审美的生命意识、悲剧意蕴。它们都成为中国当代小说诗性考察的历时参照。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对新时期文学30年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将这一阶段的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0年加以比较,对其成就持批评或否定姿态。王晖、谢泳和樊星等学者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他们对于这种姿态的回应,以及对近30年文学的基本认知。反思过去,前瞻未来,立足建设,推进前行,是他们对新时期30年文学进行研究的基本态度。王晖主要从历史意识和历史书写的角度观察近30年文学的流变,认为中国当代作家并非缺乏直面历史的勇气和书写“大历史”的力量,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书写呈现出阶段性,即“新时期文学”的初中期,大多呈现出历史意识的重新觉醒以及对“大历史”的直接表达;1990年代之后,则主要致力于“小历史”的书写,对于“大历史”的展现显得更加多元,甚至更加隐晦。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具有深广度地去形象化地诠释历史,如何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之心去叩问和反思历史,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历史的真相、以思想和艺术的亮度去烛照历史。谢泳将新时期30年文学放入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认为观察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要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十七年文学的定型和文革文学的时代特征等三个时代背景。这样才会对这一时期文学更具“了解之同情”。新时期文学是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承担了相当繁重的历史责任,离开思想解放运动谈新时期文学,不可能理解其贡献和意义。樊星则通过对新时期30年和现代文学30年的比较,阐释了前者独具超越价值的“当代性”,认为新时期文学对现代文学的超越体现在:现代文学多是从“思想启蒙”方面呼唤“改造国民性”,新时期文学则更集中于对政治痼疾的深入探讨,并因此而产生了成就超过现代文学的“政治小说”、“长篇历史小说”和“政治性报告文学”,现代“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也渐渐被“重新认识民间”的文学所取代。这些重要的超越显示了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当代性”。  相似文献   

10.
再论冰心与“问题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文学现象。冰心以她创作“问题小说”的时间、数量以及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成为“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她的“问题小说”创作既体现了她鲜明的个人性,也体现出了当时同类小说的时代特色及其普遍优缺点:即注重思辩而不彻底,面向社会而有所偏爱,注重观念而忽视技巧等等。因此,本文以她的“问题小说”作为全面考察、综合评价“问题小说”的立足点,试图以此解释“问题小说”在这一特定时期如此兴盛的原因,其主要内容、特征、意义及其局限何在  相似文献   

11.
鲁迅之重视文学的接受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以促使文学作品价值的充分实现。鲁迅认为,文学价值实现的重要渠道是作者与读者能取得“共鸣的心弦”;鲁迅分别从读者“趣味”,读者的参与意识,接受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较深入地揭示了文学接受活动的特点;鲁迅特别注重从文学接受的特点出发,进而向作者和读者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名著。现实主义大师屠格涅夫就是以《猎人笔记》这部具有反农奴制倾向的特写集跨进文坛的。屠格涅夫是世界文学中的风景画大师。他的风景描写声、色、香兼而有之。初春的树林,深秋的山岗,在他的笔下总是显得新奇、清丽而迷人。尤其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更有其独特的韵致。别林斯基认为:《猎人笔记》的作者“不象猎人而象演员  相似文献   

13.
人道主义是近代欧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过进步作用。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在确立世界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方面,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二十世纪初期,在神州大陆掀起的一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狂飚中,人道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起被引  相似文献   

14.
新文学本土化问题正为学界重视,但是其理论建设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文学本土化问题与文学创作的目的、特点等密切相关,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本土内容、本土思想和本土接受几个方面。从文学史看,本土性特点是绝大多数优秀作家作品的重要前提。新文学也有过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其道路曲折,成绩也有限。当前文学本土化最迫切的任务,一是真正客观地认识传统,二是追求对生活的深度表现。当然,文学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不是完全对抗,它们之间有冲突,也有和谐统一之处。新文学需要将以往的现代性中心转移为本土性中心,最基本的工作是回归文学本体和调整与大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华文 《检察风云》2022,(24):86-87
<正>一些读者把贾平凹写的《秦岭记》称作“一个人的山海经”。一作为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人物、故事和场景,均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要素。当前很多小说,在人物刻画和故事讲述方面绞尽脑汁;但是对于自然场景的再现,要么轻描淡写,要么潦草不堪。所以有人感叹,自然场景是什么时候在当代小说中退场的?!在很多中外经典小说中,  相似文献   

16.
试论菲尔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亨利·菲尔丁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具有比较系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思想,主要表现为他的散文体喜剧史诗理论与严格模仿自然理论。他在小说中所遵循的这些创作原则,使他的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因此他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乡土小说与诗歌创作在喧嚣时代下呈现为多元并置的格局,它既关乎着世俗文化的大众接受维度,又与多重审美旨趣的建构密不可分。其中,乡土小说与诗歌的互渗是新世纪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作家行走在表意与抒情的字里行间,并在纷繁表象的背后寻求自我内心沉潜的乡愁。小说与诗歌内在的关联性是文学精神架构自觉与自在的状态,诗性的乡土具有现实主义气质的人文关怀,又具有浪漫主义审美旨归的诗性怀乡,从而,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内省中去自觉探寻现实建构的开放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法律是两个联系密切的学科,文学作品存在着大量法律现象和问题。《德伯家的苔丝》中就存在着维多利亚时代财产法、婚姻继承法、流浪法、法庭审判等诸多的法律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勾勒出十九世纪英国的法律社会环境,也影响苔丝命运的发展。认识和理解该作品中的法律问题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家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创作被要求表达新中国的现代性诉求。为此“现实主义”被进一步规范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过程中,“写灵魂”遭到否定,“典型”这一概念被改造。文学的内部因素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异,现实主义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思考大大弱化,现代性所要求的“人的生成”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肖绮雯 《政法学刊》2011,28(3):123-128
海岩一系列的公安题材小说在当代小说大众通俗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用"案件+爱情"、"冷艳"复加突破公安题材小说制造英雄呼唤崇高的原有模式,成功制造了一大批英雄民警和爱情英雄,用独特的公安文学视觉用执着的崇高审美开创出"因冷艳显得更浪漫、遇到热辣即回归理智"的题材叙事模式,成为当代文学大众文化中"最不雷同"的成功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