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政府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和发展要从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三个方面开展.对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约束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
郑袭 《法制与社会》2011,(34):147-147,149
法治政府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和发展要从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三个方面开展。对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约束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3.
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治政府的性质和功能,文章从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角度浅谈了怎样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政府管理中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主张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政府拿来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比较分析后,认为法治政府已经涵括了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之内容,服务型政府则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突出了服务之作用,因而,我国应该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政府的模式与政府法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模式是以行政为主导的,这已成为法治实施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而议会主导型模式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法治政府论对于民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治理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平权型政府五种价值的阐述直接证成了选择议会主导型模式的理性要素。以政府法治论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可知,扭转立法不作为、缓解司法不独立和改善民主监督不充分将成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最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延平 《法制与社会》2011,(18):140-141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10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那么,什么是法治政府呢?法治政府就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包括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申剑 《法治研究》2007,(4):44-50
面对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主张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政府拿来当作口号式的旗帜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比较分析后,认为法治政府已经涵括了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之内容,服务型政府则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突出服务之作用。因而,我国应该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其应以“公共服务”为核心价值,以“法律关系”为依托,发展完善的法治社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应该是要提供绩效管理的环境,而不是只求僵化地防范弊端或减少纷争。  相似文献   

8.
李志强 《中国司法》2014,(12):44-46
正一、前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其中,法治政府建设是关键和核心。在国家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政府是参与社会层面最多的主体,与百姓生活、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从决策到执行以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连,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9.
肖北庚  邓慧强 《时代法学》2009,7(2):115-121
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在这一蓝本的示范指引下,中国政府建设在法制的轨道上规范有序平稳发展。特别是2008年的中国政府虽经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之时势的考验与洗礼,但仍铸就了法治的精魂,有效政府、人本政府、民生政府、透明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成为法治政府的代名词,生动而全面地诠释了法治政府的时代内涵。法治政府,正在走来。  相似文献   

10.
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法治的道路上更前进了一步。但是,中国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经济人”假设和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指出了政府在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以及法律意识与法律秩序等方面提供法律产品时,与公民和社会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由此而构成我国法治建设的真实障碍。所以,笔者从政府对法律产品的供给要符合公民与社会的需求层次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政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的宪法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法责任是宪法学的重要范畴 ,而政府的宪法责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追究政府宪法责任是现代民主法治的要求。完善我国的政府宪法责任制度 ,制止政府的违宪行为 ,对保障宪法实施、建立法治国家、实现民主政治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施雪华 《中国监察》2009,(10):43-43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推行行政问责制度作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重要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的核心,体现了法律对行政权的控制。法治政府是体现了政府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的根本转变。法治政府的理论前提是法律对行政权的防控和监督,体现了权力制约的思想。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本文指出为了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必须通过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具体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何士青 《河北法学》2007,25(12):42-45
责任政府建设对宪政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宪政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宪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的保障.在宪政视野中,责任政府建设就是要使政府成为民主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从而防止政府腐败、保障政府服务人民.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速政府理念更新、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权力规制、完善政府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政府蕴含了有限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公民社会是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为主体的非强制性的行动团体。本文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是公民社会形成必备条件,而公民社会的有效培育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归宿。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期,有必要厘清二者的职能定位和目标追求,从而形成法治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形象建设对政府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政府行为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失信问题,塑造诚信的政府形象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从而提高政府的自身形象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威信。  相似文献   

18.
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重要保障。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政坛掀起了一场迅猛的"问责风暴",取得了一大批问责成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凸显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以确保政府部门及官员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由此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依法治理的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统一.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是由价值标准、职权范围标准、行政体制构造标准和运行机制标准四个方面所构成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当代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的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的高度统一,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高度统一,行政合法与行政合理的高度统一,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高度统一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法治政府与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华 《河北法学》2006,24(1):22-25
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本质,是法治政府的标准,是法治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我国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当前各级政府应该做到:政府的政策与规范应具有稳定性与不可溯及性;公布的信息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严格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