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无论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无不要落实或具体到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上。不仅如此,就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本身,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关于人民生活的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的这些论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一)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我们…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的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的提高,中国共产党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与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带领人民落实当家作主权利,不断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来展开执政逻辑和发展脉络。并以此为价值中轴,形成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理论。一、“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就是在尊重人民主体性和当家作主权利的基础上,党的组织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它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的社会管理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过程。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被许多学者反复提及。正在施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过程,并突出了“人民幸福”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袁浩 《实践》2010,(5):56-56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情之言。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的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国家领导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体现出党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薛正昌 《共产党人》2005,(22):49-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个单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清楚地表明.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文化更加繁荣”的任务,出版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前线》1999,(8)
五十年前,北京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用勤劳的双手,经过艰苦奋斗,改变了北京的面貌,也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吃”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因此要反映北京人民50年的生活变化,可以从北京人“吃”的变化谈起。1、摆脱饥饿实现温饱的八年解放前夕,几经沧桑的北京已是满目疮疾,经济衰败。市场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匾乏,劳动人民生活在最低生有线上,靠吃糠咽菜勉强维持生计,当时北京全年粮食的生产仅41.7万吨。解放后党…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1994,(1)
彭德怀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常常“鞭策自己,手中有了故但决不要腐化.”他给自己提出了拒腐防变的“三诀”: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捎回去.彭老总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在北京工作期间,他最反对奢侈生活和摆阔气,从不搞特殊化,处处想到的是人民.他常常对自己的侄儿、侄女说:“我们现在比起过去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要和过去比.”现在,我便广冬天有暖气,洗澡还生个热火炉,象我们这样的生活,全国人民要50年以后才有哩。”他家人口多…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窗口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行业过去乃至现在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那么。窗口行业”的不文明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孙大业:作为新闻记者,我常常与邮电、商业、医疗卫生等。窗。厅业”打交道,也时常收到读青来信,耳闻目睹~些“窗口行业”职工的所作所为,确实有让人想爱辽爱不起来的感觉。按理讲.‘“窗口行业”不论职责有多重要,都是人民的“窗口”;其干部职工的权力不论有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满腔热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现实情况不完全是这样。“拉开肚皮要红包”…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申,邓小平同志对子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多个侧面进行了论述,但此记述得最多、最集申、最着重的是“改革开放”.他明确指出:“我们要搞改革开放,把工作生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又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仟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建成生产力发展的,国家繁荣富强的,人民生活富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保持中国政局的裁定…  相似文献   

9.
21.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资产阶级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最终是“以资产阶级为本”。在中国古代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仅仅是将劳动人民视为工具,因此也是一种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本”应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是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新年钟声,宣告了“八五”外划的胜利完成和“九五”计划及跨世纪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开始。新疆也同全国一样.“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绩斐然:各项主要指标均基本或超额完成,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3%.超出计划的1.3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高3.4个百分点。新疆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发展.这给新疆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要抓住机遇,与我们的主观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对“人民”这个词汇有特殊的偏爱,他常使用“人民群众”、“人民革命”、“人民军队”、“人民政府”、“人民共和国”等词汇,这些词汇与他的人民观紧密相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的思考及其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3.
张闻天经济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讨张闻天的经济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工作,赢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一、关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根据“八大”提出的政治路线.张闻天明确指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任务。”①他还强调,当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之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②只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为过渡到…  相似文献   

14.
田一枫 《学习月刊》2010,(11):44-44
今年以来,动荡不已的泰国政局,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透过复杂的政治乱象.人们不难看到.在泰国政治舞台上轮番登场的政治力量.都是打着“民主”旗号。通过“街头政治”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其结果却是造成无休止的政治动乱.引发多起流血事件,对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8,(16):40-4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提升我国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06,(8):F0003-F0003
“十五”以来.泽库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05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2元,年均增长7.43%.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变革与挑战的形势下,人民的意愿成为了政府变革的导向。2011年,“幸福”开始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人们向往幸福,愿意为幸福的生活付出汗水,渴望在幸福的社会中工作生活,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所在。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幸福社会就是人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6,(7):22-23
近几年来,我办党支部紧密结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作.认真贯彻党章关于“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的规定,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了大量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对玉树州来讲.“十一五”是巩固和扩大“十五”成果.为后十年更快更好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建设畜牧业、旅游业、虫草业、非公经济四大支柱为目标.以实现“八个突破”为重点.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和谐社会建设文章.使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08,(7):16-16
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大灾之年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抓实抓好。“这一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困难群众的生活更加困难,确实是雪上加霜。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大灾之年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是全省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