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在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卓卿 《共产党人》2009,(14):47-49
近些年,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公推直选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基层选举制度的创新典型。学界对于公推直选的研究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切:微观上主要有针对各地公推直选案例进行实证考察的,也有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书斋研究的;宏观上主要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公推直选进行横向比较的,  相似文献   

3.
“公推直选”作为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之举,其积极效果和创新精神已得到多方肯定,其可持续性发展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得到了确认。而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选举程序的修改,更是为“公推直选”改革提供了法规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4.
徐飞 《党课》2010,(23):125-125
近年来,“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已经开始在各地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党组织换届工作中普遍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推直选”作为深化党内基层干部选用制度改革的成功实践,其普遍推行无疑为党内民主建设点亮了“三盏灯”。  相似文献   

5.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07,(10):35-35
为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加大公开推荐力度的新路子,根据2007年黔南自治州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组织制度创新”的精神,在充分借鉴县内54所学校(医院)校(院)长公推直选积累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经州委组织部同意,2007年4月20日,长顺县采取“公推民评全委票决”的方式,产生了威远镇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6.
张广辉  向金芳 《唯实》2010,(8):31-35
乡镇公推直选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制度之间不相衔接;参选资格的规定不尽合理;候选人推荐确定方式不够科学;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党内权力结构不相协调;公推直选的结果缺乏尊重。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领导公推直选改革机构的独立化;坚持公推直选发展方向的制度化;实现公推直选竞争的规范化;党管干部限度和边界的清晰化。  相似文献   

7.
公推直选是对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四川、江苏、河南、广西等省的一些地方探索和试点后,党的十七大对公推直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学界和理论界对各地公推直选探索和试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成效、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主要是对近年来学者对于基层党内公推直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0,(8):18-18
<正>林西县按照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公开推荐、组织考察、会议票决、党员直选等程序进行公推差额直选,初步形成了"三荐双推一票"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模式,突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特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让两个候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公开演讲,由全体党员投票决出谁做“当家人”,这就是公推直选中的“直选”。公推直选是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有机结合,是四川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与其他地区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半年,以改善候选人提名方式和在_定范围内直选领导班子为主要特征的“公推直选”试点在上海基层党组织普遍展开。为有效了解“公推直选”的实施情况,本课题组在综合各区信息的同时,重点在上海市金山区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主要是参与“公推直选”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准备2009年换届的在职村干部、后备干部、镇级党务工作者等。本文据此对上海与全国其他地区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子明 《实践》2008,(9):21-21
公推直选已经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推直选变"组织任命"为"党员直选",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改进了选人用人方式,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喀喇沁旗的实践看,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总体上是成功的,值得总结、推广。职位出现空缺是前提。只有在乡镇党委换届或书记职位出现空缺时公推直选才能进行。换届时原乡镇党委书记如果参与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1):58-59
2010年12月18日下午,随着江苏江华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公推直选”方式选出的新一届党总支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历时两个多月,在1156个建立时间超过两年、两年内未换届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全面推行的“公推直选”、统一换届工作正式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3.
李勇 《企业党建》2012,(1):18-20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柳州供电局党委于2010年11月以“三推四考一选定”的模式“公推直选”了变电检修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在企业内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校院级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重点对高校院级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创新价值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省各地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不断“爆出”新闻: 10月,达县大滩乡公推直选党委书记,历时1个多月,经过层层推选,张果连过七关胜出;  相似文献   

16.
梅丽红 《党课》2010,(12):59-61
“公推直选”相对于过去单向、封闭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实现了向民主开放的选人用人方式的转变。但是,作为体制内的一种渐进改革,“公推直选”与既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冲突,致使"公推直选"改革难以深入开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公推直选"成果的巩固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谢扬 《党的建设》2012,(8):38-38
近年来,酒钢集团把公推直选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尝试推行了基层党支部委员和书记、党代表、班组长、作业长和基层党委“两委”委员、书记的公推直选活动,成功迈出了国有企业选举改革的第一步。通过公推直选,将干部制度和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传统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落实了普通党员的“四权”,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中组部近日明确,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范围,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按照这一要求,2012年前继续开展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并认真做好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后备干部制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制度条件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委任制。委任制下的后备干部制度存在重要弊端,如出现升官"捷径"、团干部晋升优先等,这在苏联和当代中国同样存在。后备干部制度也不一定能确保共产党的事业万古长青。新的历史时代要求中国大力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变干部委任制为选举制。后备干部制度要适应选举制的要求,可将其与公推直选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公推直选的范围,逐步试点中高级领导干部公推直选。  相似文献   

20.
谭景峰 《实践》2010,(2):45-46
<正>2009年,阿拉善盟在新一轮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嘎查村党支部普遍实行了公推直选,变以前基层组织党内"关门式选举"为现在的"开门式选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提高了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在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农牧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公推直选,全盟169个嘎查党组织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公推直选面达88.5%。其中54名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