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6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把20多年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概括为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第三步,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①以农业税的取消为标志,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综合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2.
“两个结合”的提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两化”提上了新的理论高度。“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三重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需求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必要土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等内在品质为“两个结合”开辟了可能场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任务向“两个结合”发出了伟大号召。这三重逻辑相互交织,推动“两个结合”产生、发展与不断跃升。  相似文献   

3.
曹应旺 《前线》2023,(3):4-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探索,为提出“两个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4.
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开始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中国所承担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这“五环式”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此任务,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认真总结国内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国际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提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形成了以“三个解放出来”为根本特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思维和创新的方法论,为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党的第三代领导…  相似文献   

6.
1986年11月,邓小平在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谈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时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以“活力”、“效率”、“积极性”为核心内容的这个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3,(11):59-59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昏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洛哥本冠召开诚十八礴三寺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本刊从今年第9期开始。在“开卷有益”等栏目连续转发了《中国需要2.0改革版本》《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控制改革成本,扩大改革红利》《什么是改革的逻辑》等文章,  相似文献   

8.
彭瑞林 《新湘评论》2014,(16):27-27
湘乡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理念追求,按照市场经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三大目标,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胆革新体制机制。打造平台筑基础。坚持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名片和窗口,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尽进、便民快捷”的原则,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抓好“三个集中进厅”:审批项目集中进厅。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3,(12):28-30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上,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首次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着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0.
“改革”具有多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革命”,属于宏观层次的改革,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第二层含义是“改进”、“完善”、“改良”,属于中观层次的改革,主要指通过改变、改正错误或消除缺点来使体制机制变得更好,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层含义指“改造”、“改变”、“重组”、“重建”、“革新”等,属于微观层次的改革,针对的是具体的方针政策,旨在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第一层次的改革,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第二层次的改革,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深化第三层次的改革,要切忌瞎折腾。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改革干部选拔制度,在医院公开竞聘干部.在这过程中,落实了“三个并重”、“五个注重”、“三个看重”和“六项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省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站在时代的交汇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是湖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重大创新,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偏好,我们把这种哲学研究编好的迁徙变化,称为“哲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在哲学史上,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两次转移,第三次转移──以创造为哲学研究中心的时代已将来临。探讨哲学研究研究中心转移对于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两个飞跃”理论,对于指导我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美于坚持宗庭联产承包*任…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0,(18):37-39
浦城位于福建西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全县疆域达3383平方公里,为福建第三大县,总人口42万,辖19个乡镇(街道)、296个村(社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南方林业重点县、省级边界贸易改革试点县、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是百年大党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法宝、时代呼唤和创新需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不仅受益于全球化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全球化发展新挑战。在全面开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任务之际,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坚持“两个结合”的社会发展意义、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及应对思路,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全党提出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历史责任的政治要求,更是把理论创新转化为物质力量、民族文化转化为治国智慧、中国好致力世界好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及其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引领到建设现代化的正确轨道上来,为此,首先必须把“发展”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在全球化的时代,发展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关起门来自己就可以“搞定”的事。中国“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意义在于使我们理解“发展”不是“运动”;发展不能由行政力量来主导;“发展”的绩效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标准。因此,科学发展观必将开拓一个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将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面对着成效与缺陷兼有、希望与迷茫并存的现实,有的想走向过去,有的想走向未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已经成为一个现在就必须认真探讨、并且应当尽快得出一个结论的话题。 一位中央领导人曾经说过:“2004年是宏观调控年,2005年是改革年”。这两句话应当说足有深刻含义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每年都搞,改革进程也从来就没有停顿过,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再次强调“宏观调控年”和“改革年”呢?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在于:2004年标志着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宏观调控的开始,2005年则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攻坚战的开始。而这两个“开始”又都来源于同一个新背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中国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决策机制。从经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变革时代,总是需要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先导。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1978年前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真理观”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左”的桎梏。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促进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解决的是姓“资”姓“社”问题。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从党的十五大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把解放思想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这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都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从而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丰义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是目前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概念。每100年都有一个跨世纪。这次跨世纪,不仅是跨百年世纪,而且也是跨千年世纪,即人类社会即将走完两个有准确记载的1000年,进入第三个1000年。这是千年一遇的历史时机。在这个时机中,或是这个时机到来前夕,许多政治家、战略家、经济学家、企业家都在思考如何面对和迎接这第三个1000年的第一个世纪。20世纪末,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知识经济是时代大潮,来势汹涌,很快席卷许多国家。有人认为,今天中国还远没有到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