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老伴儿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不管是从脾气、性格、饮食乃至出生地,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是南方人,她是北方人;我喜欢吃米饭,她喜好面食;我比较瘦,她身子胖;我爱动,她喜静;我生活有规律,她向来随心所欲;我是急脾气,她是慢性子;我性格外向,她内向;我兴趣广泛,她什么也不好;我爱说爱笑,她少言寡语;我心直口快,她四平八稳;我千活快、见效果,她动作慢、不出活。  相似文献   

2.
微尘之歌     
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 她,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群体; 她,是一滴久旱的雨点; 她,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她,是一把衡量荣辱的标尺; 她,是一曲文明和谐的正气歌; 她的名字叫微尘。  相似文献   

3.
机台上,她面带微笑,纤细的双手流水般敲击着键盘,接转电话一气呵成;队列前,她军姿挺拔、步伐自信,边讲解边示范;舞台上,她青春身姿热情洋溢,且歌且舞,引爆全场;学习室里,她耐心讲解,不厌其烦;俱乐部里,她神情专注地打量着刚完工的板报;宿舍中,女兵们围她而坐,时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午间,营区广播,她音质甜美,声声舒心……她是谁?她就是党员王惠心,总后某教导大队警勤中队话务班下士。虽然王惠心党龄不长,但是她在大队发挥的作用真不小!  相似文献   

4.
她是大爷大妈的“闺女警察”,她的电话号码是上千户人家的“110”;她工作调动时,群众为了留住她成群结队地到公安分局请愿;她身单力薄,却敢于挑大梁,群众称她是社区的保护神;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用微笑打开一个个禁锢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正>她,从小思想进步,博览群书,青年时代便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她,抗战时期来到东北,是智勇双全的工运领袖;她,手持双枪、红装白马,是令敌人魂飞胆寒的巾帼英雄;她,被俘后蔑视敌人各种利诱和酷刑,直至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她,临刑前给儿子写下感人至深的遗书,教育后人立志报国。她,  相似文献   

6.
刘亿 《新长征》2014,(5):48-49
她阳光善良,乐观向上,28年新闻生涯,铺出闪光的自强之路;她的身体不被命运眷顾,可她却从心底唱出强者之歌;她从不怨天尤人,她从不向命运示弱,她用一个中国传统女性最朴素的坚持,向社会传播闪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孟盛 《廉政瞭望》2008,(6):24-25
她曾经自我任性,是一个典型“80后”女孩;她曾经玩世不恭,每天开着奥迪车漫不经心到乡镇上班;她曾经挥金如土,与企业家爸爸对着干;她曾经游戏人生,心灵在空虚中茫然失措……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将年少轻狂的她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几年来,她在社区党总支书记这个岗位上忘我工作,带领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2002年,她所在的社区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先进社区”荣誉称号;2003年,她所在的社区党总支部荣获“辽宁省先进党支部”称号;她本人被中组部、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2007年,她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秦晖 《党建文汇》2009,(3):42-42
她的母亲是胡蝶,她的丈夫是李宗仁,她曾隐姓埋名,她的身世至今扑朔迷离;她正值27岁的青春韶华,却嫁给了76岁叱咤风云的原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她传奇又普通.她既是一代影后胡蝶之女、爱国将领李宗仁的遗孀——胡友松。  相似文献   

10.
何士龙 《党课》2012,(20):102-107
她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她曾经被票选为100位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一;她25岁登基,掌管王权45年,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美丽聪慧,拥有数不清的追求者,却最终选择了孑然一身,孤独一生。  相似文献   

11.
她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甘当居民群众的勤务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真诚服务使社区大家庭充满亲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先后荣获龙井市爱国卫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今年35     
卢北峰 《党员特刊》2003,(2):F002-F002
上学之前,李华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坐在教室里,李华不敢与同学们一起大声念课文,她怕念错,只是小声嘟囔,手里拿着笔在空中划着笔画;老师提问时,她猫着腰躲起来;当老师或同桌指出她的错字时,她难为情地左遮右挡。  相似文献   

13.
她,10岁亡母,16岁丧父,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次次灾难; 她,清贫如洗,却怀着美好的憧憬和远大的理想走进大学校园; 她,历经磨难,收获着坚毅、乐观和感恩。  相似文献   

14.
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她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20岁时,她嫁给了中国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21岁时,她随丈夫来到了中国;28岁时,她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河南大学的一位外籍教师;50岁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专门批示下,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中国的62年,她在国外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5本,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向西方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交流“红娘”;在河南大学执教的55年,她培养出数千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她仍在为发展河南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呼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信念:“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她就是Shidey-wood(中文名:吴雪莉),河南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15.
追寻偶像的足迹,她扎根“小巷”,踏踏实实无私奉献;面对棘手的境况,她挑起“担子”,兢兢业业地领着大家开创未来;站在社区的舞台,她打开心扉,将心比心地解决着居民群众的急事、难事。  相似文献   

16.
马铁 《党史纵横》2008,(6):27-29
王云峰的名字对沈阳人并不陌生:当年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王云峰是个搏击潮头的风云人物,沈阳人几乎家喻户晓。她在联营公司工作10年,挣了14个“联营”,她在国内首创“国营合同工”的概念;她给优秀职工颁发纯金的奖牌,并请来中央首长亲自颁奖;她的一个创意救活了灾区企业,县长带着150人的秧歌队上门感谢;后来她担纲筹办经营沈阳商业城,把当时这个沈阳最大的百货商店搞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7.
于宏铎 《求贤》2009,(7):33-34
她,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幼教事业;她,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幼儿生活教育模式,陶冶了千百个花样儿童;她,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爱.担当起幼儿成长的守护者。她,就是天津市河东区第一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高歌今。  相似文献   

18.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19.
她曾受邀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与全球商业精英探讨世界经济的发展;她精通财务,创新改革,推动公司股票成功上市;她坚持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民众”为己任,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她是省、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巾帼企业精英、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及辽宁省第十次、  相似文献   

20.
<正>“志愿者”是她的光荣称号,“红马甲”是她的最美衣裳。行走于美丽的江城,她将文明之光带到千家万户;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她和下沉干部共同筑起居民健康的“防火墙”;站上宣讲讲台,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党的政策种入居民群众的心田……从事志愿服务十余载,她始终相信: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尘埃之微,补益山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