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仰者集团崛起及其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者集团是20世纪末在以色列崛起的犹太右翼院外集团。其崛起是以色列建立以来社会全面转型、特别是“六五”战争后社会意识形态剧变的结果。以色列建国后,工党锡安主义逐渐衰落,为犹太意识的抬头提供了空间。“六五”战争导致以色列人弥塞亚情绪和“大以色列主义”抬头,还导致工党锡安主义破产。信仰者集团以“新锡安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以在被占领土上开展定居运动从而推动神圣拯救为主要使命。它阻碍着中东和平进程,使以色列进一步深陷孤立处境,也在改变以色列社会意识形态图景和政治力量结构,推动以色列政治向右倾化、宗教化倾斜,还对以色列民主政治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以色列的福利制度可以追溯到犹太宗教文化的慈善传统和劳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福利建设.①以色列建国前后的早期阶段,在劳工运动的影响下社会所有制在以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福利建设也与社会民主制国家相符.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新上台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以色列的福利制度逐渐呈现出更加自由化的特点.②以色列福利制度的形成与变迁与以经济制度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和移民潮中以色列人口结构的变化,以福利制度也在经济制度改革中经历了一个调整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与梵蒂冈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症结有四 :1 .梵蒂冈长期坚持历史上形成的反犹主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教皇对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保持沉默 ,引起以色列人的不满 ;3.梵蒂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反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 ;4.梵蒂冈反对以色列将耶路撒冷“犹太化”。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 ,梵蒂冈逐渐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 ,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但只有梵蒂冈对历史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对待 ,未来以梵关系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车效梅 《西亚非洲》2003,7(4):38-41
苏联政府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在 1 947年 4~ 5月间其态度突然发生变化。这一方面与苏联在二战后的全球战略、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原则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还受到苏联国家实力的制约 ,同时对犹太人在二战中所受遭遇的同情也是促使苏联态度发生转变的一个因素。虽然苏联这种亲以色列的政策持续时间不长 ,但它却成为以色列建国的重要前提 ,对当时和以后的中东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以色列和叙利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面临的冲突是以色列与叙利亚、黎巴嫩、埃及、约旦等的冲突,是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主义同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这一冲突非常复杂而且历史久远。……  相似文献   

6.
余国庆 《西亚非洲》2007,(10):45-50
梅厄.卡罕是当代犹太极端势力的鼻祖和精神领袖。虽然卡罕已去世多年,但他及其创立的"卡赫运动"在以色列仍有很大影响。以色列犹太极端势力的产生是阿以冲突和矛盾在以色列国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反映。以色列政党和国家的右倾化为犹太极端势力的滋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犹太极端势力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暗杀国家政治领导人。犹太极端势力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对国内政治的发展产生影响,并成为以色列未来实现以巴和平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后锡安主义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受到美国和欧洲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以色列兴起的一种思潮。它是从锡安主义 ①(Zionism)发展而来的。后锡安主义概念出现于 2 0世纪 90年代早期 ,其成员是一些左翼的具有反思精神的知识分子 ,他们经常被称为“批判社会学家”、“新历史学家”、“后现代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等” ,主要属于“后‘六·五’战争的一代”。② 按照后锡安主义者自己的说法 ,后锡安主义的实质就是反锡安主义。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末锡安主义兴起时的其左派的思想和实践 ,以及一些犹太学者对巴以问题的认识和后现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一批总部设在北美地区的犹太基金组织不断向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阿拉伯 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援助, 对其援助动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意识形态说, 即认为援助阿拉伯 人非政府组织是为了推动以色列的民主、自由和多元化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提升作为整体的 以色列的力量;二是控制与削弱说, 即认为财政援助只是犹太基金组织的一种手段, 其最终目的在 于控制并削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非政府组织。但无论“意识形态说”还是“控制与削弱说”都很难 做到独排众议、一语中的。追究援助动机本无意义。只要这种援助有利于弥合阿犹两族人民之间 的历史裂痕, 维护以色列的国家稳定和繁荣, 缓和当前紧张的巴以局势, 就是成功的援助  相似文献   

9.
杨军 《西亚非洲》2001,(3):33-38
阿拉伯人问题构成以色列族类问题的另一维度,其特殊性在于他们面对的是以色列的主体民族——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意识形态把他们列为“异族”,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长期交恶的历史与现实将他们置于尴尬境地.虽然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生活水准有所提高,但他们仍然被摈于国家一切重要的决策圈之外,在政治、经济上受到公开或潜在的不平等对待,而且很难对这个国家产生归属感.消除族类差别,达到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是以色列阿拉伯人追求实现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犹太教理念与巴勒斯坦地域争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犹太教与犹太民族与生俱来相互依存 ,犹太教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宗教理念的与众不同。“上帝造民观”、“应许之地观”、“契约观”等宗教理念 ,其中特别是“应许之地”观 ,千百年来不但影响着犹太民族的思维方式 ,而且为流散中的犹太人返乡复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即是犹太教理念的具体体现。正是对巴勒斯坦的这种特殊的宗教情结 ,使犹太复国主义者将巴勒斯坦作为复国地点的选择对象。以色列建国后 ,犹太教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教理念对阿以冲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具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