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杂志,就是一种文化,读一本杂志,就是读一种文化。从读者的角度讲,是欣赏、接受一种文化,从杂志的角度讲,是介绍、宣传一种文化。《前线》恢复刊名10年,作为读者,我看《前线》、读《前线》也有10年,从中,我看到、读到的是:《前线》矢志不渝地弘扬先进文化,励精图治地打造先进文化的品牌。我们说,《前线》无愧于党刊的称誉,无愧于先进文化品牌的称誉。《前线》是如何弘扬先进文化、又是如何精心打造先进文化品牌的?我谈三点看法:一是善于引领作者的思维。每个刊物都会有自己的作者,这是自不待言的;但作者和刊物的关系却并不尽然。有的刊物…  相似文献   

2.
邵玉奎 《前线》2008,(10):61-61
我是1998年到《前线》任总编辑的。 没到《前线》之前,我对这本刊物印象颇深的是杂文栏目。我知道,老《前线》开办的“三家村札记”杂文栏目,在读者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复刊后的新《前线》则开设了“燕山新话”杂文栏目,也深受读者欢迎。那时候,我偶尔应邀为“燕山新话”撰写一些文章。可以说,《前线》的杂文栏目,以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文章,使刊物显得生动活泼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爱看党报党刊。但《新湘评论》没有人推荐,我却非常喜欢看。是因为她把政治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让我了解了原来政治也可以表达得很精彩,很好看,感觉《湘江评论》还活着。《新湘评论》本来是一本纯政治理论的刊物,却做得颇有文化气息;她本来是一本纯党刊,  相似文献   

4.
《前线》杂志近日先后召开了城八区与行业工委联络员座谈会和评刊员座谈会,就《前线》杂志整体策划、栏目定位、选题安排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等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与会同志认为,《前线》杂志作为市委主办的政治理论刊物,宣传贯彻中央和市委的精神,注重追踪理论前沿,定位准确,风格和品位都较高。今年以来,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可读性方面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与会同志还结合干部群众的阅读需求,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1.政治理论刊物的生命力在于联系实际,关键是找准结合点。联系实际,一是联系工作实际,二是联系干部思…  相似文献   

5.
“你们爱看哪本刊物,有何理由?”一次闲谈,我和几位同事扯到这个话题。“论熟悉程度,当属《当代党员》!”对第一个问题,同事们异口同声。可是,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却各持己见。“以往在学校教书时,我经常看到校长办公桌上摆放着《当代党员》。一次,我随手翻看了一会,感觉这份刊物很有深度,文章也很生动,一来二去竟上瘾了。”一位美女同事道出她的理由——“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
我是万州铁峰乡的一名读者,《当代党员》是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最近,我细读了2011年1—4期刊物,感觉文章越来越生动,可读性越来越强,但同时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对此,我想提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5)
正和一本刊物结缘、建立感情,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作为能与"党的教育"相识相伴的读者和作者,我感到幸运和幸福。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基层工作,由于喜欢写作,也出于工作需要,我很留意看各种报刊,其中《党的教育》是我关注的刊物之一。《党的教育》的栏目设置贴近生活,比如《上情下达》《党课辅导》《共产党人》《党员剪影》《致富参谋》等,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很有可读性。每期新的杂志到来,  相似文献   

8.
黄枏森 《前线》2008,(11):60-60
《前线》杂志自50年前创刊,我便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北京市委的理论刊物,它从创刊之日起就表现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作为《前线》杂志的作者,我长期感受到它在这方面对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永福 《学习导报》2010,(10):24-24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初次看到这本杂志时,就是那以黑白为主打色的封面吸引了我,当我细细品读完这本杂志后,心头顿时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新湘评论》内容丰富,栏目设计独特。以时政、经济、文化、民生为主,知识性强,是本很不错的刊物。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能深度解析某个事件的文章,责刊的“调查报告”栏目的文章做得非常好,我认为很有水准。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2,(10)
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办,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总公司和高等院校党委:《前线》杂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政治思想理论刊物,是市委加强全市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扩大《前线》发行提出明确要求并敦促落实。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02年实现了发行5万份的目标。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前线》杂志在市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力求科学生动地…  相似文献   

11.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0,(3):92-93
《军队党的生活》是一本指导性、可读性十分强的刊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每次翻阅((军队党的生活》,我都会爱不释手,细细品味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不仅从中了解了很多党建知识和党建故事,找到了学习楷模和榜样,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报国热情。此外,刊物里面有许多关于党建的研讨文章对于我们提高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认识和党务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党史月刊))编辑部: 《湖南党史月刊》是一份在党史、现代史学界可读性很强的刊物,经常发表一些很有价值的独家文论,是我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读一九八七年第九期月刊黎章根同志《第一面军旗诞生记》一文,这是一篇史料价值很强的文章,长远看必将会对我党、我军的历史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索》杂志是一份综合性的理论刊物,通过一年来对它的审读,谈一点对这份杂志的印象。目前理论刊物很多都不太景气,这一方面故然是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降低了对理论的兴趣;而另一方面则由于有的理论刊物不注重面对现实,满足于从故纸堆里和西方文献中讨生活,从而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但我在审读过……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与大家一起参加《前线》杂志复刊五周年的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作为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始终战斗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最前沿,为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理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和《前线》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既是她忠实的读者,也是热心的作者,对《前线》所取得的每一分成就,每一点进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前线》杂志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坚持和发扬自己的理论宣传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继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  相似文献   

15.
骆辉 《学习导报》2011,(20):21-21
《新湘评论》杂志我是每期必读,“新湘在线”也时常浏览。杂志及网站推出的文章,很有价值、很有新意、很有分量,对我很有益,精彩作品还会保存下来。尤其是下半月版的推出,使得刊物容量倍增,指导性更好,可读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特色也更加鲜明。而且上、下半月版的板块、栏目和美术设计,可谓“刚”“柔”相济、“阴”“阳”互补、“软”“硬”兼备。较好地凸现了新时代党刊的功能定位,有效地服务了广大受众对象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有作为的刊物如同一个有作为的人一样,有其正常发育期,也有超常发展期。在我看来,《前线》复刊的五年,就是它超常发展的五年。追踪理论前沿,关注社会现实,贴近首都特色,使《前线》在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刊物中独树一帜,并以其政治方向的坚定性和理论品格的前沿性赢得人们的承认和赞誉。作为《前线》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我衷心祝贺它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邓小平理论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99,(10)
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办,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总公司和高等院校党委:《前线》杂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政治思想理论刊物,是市委加强全市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前线》恢复刊名四年来,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宣传、组织、党办等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逐年扩大,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在即将跨入的新世纪,《前线》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针对干部、群众普遍…  相似文献   

18.
彭荣才 《党课》2006,(11):94-95
编辑同志: 实话实说,我每年订阅近30种报刊,但我选择好报刊有几个评判标准:一是报刊要好看,要有吸引力;二是要实用,对工作、学习、生活有指导价值;三是要能受益,有所启发、启示。《党课》就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总的感觉她的确是“读起来有味、拿起来有用、放下来有感”的好刊物。每当收到《党课》时,除了认真拜读外,我多数都是收集保存着,它成了我工作和生活中的“第四餐”;我们公司的网页、板报和橱窗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选自《党课》上面的,职工们普遍反映看得有趣,读起来有味。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虽然远在江苏,但我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杂志社的变化及发展。所以说,我一直是把杂志桂当成“家”,热爱这个“家”的痴情未改,一种做主人的感觉油然而生。值此《党课》扩版之际,我怀着“敬心、爱心、贴心”的诚意,说上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前线》的队伍不大,但是一支比较好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兢兢业业,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体现在所编发的稿件当中,这些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除了宣传党的重大的理论、方针政策外,特别是近年来还推出了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和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典型,这些对于推动全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想借此机会,对《前线》的继续发展,提两点建议:第一点,注意让刊物更好地、充分地发挥作用。市委要运用这个刊物,各级党委应充分利用《前线》这块阵地,来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和思…  相似文献   

20.
案头放着厚厚的一摞《支部建设》杂志,这是我多年搜集起来的,六七年来,我把《支部建设》拿回来,总是爱不择手,反复阅读。闲来无事看看,有种常翻常新的感觉。我认为:一本好的杂志总会有几个很有特色的、令读者喜爱的栏目,我读《支部建设》就有这样的心情。我不仅爱读《支部建设》的诸多栏目,我更喜欢读“正反鉴”这个小栏目。“正反鉴”这个小栏目,在《支部建设》上可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它的文章虽小,但读后余音缭绕,给人留下的回味是永久的,启示是深刻的。一正一反两篇小文章,犹如两面高悬的明镜,照得善恶分明。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