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奏响了新的机构改革的序曲。从新角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次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考察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成败得失,对探讨当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对策不无裨益。 从目前看,不少人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认识模糊,观念错位。第一,认为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减人、“缩小政府”,追求片面的“小政府,大社会”,对政府扩张作轻率价值判断;第二,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对现行政府机构的内部“修补”或“调整”,搞“圈内”封闭性“修缮”变革,不考虑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前提;第三,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克隆”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搞“上下一般粗”;第四,就是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缺乏实际服务理念,不愿做“服务员”、“守夜人”、“裁判员”,事无巨细,“管制”不误;第五,就是地方各级政府缺乏法制观念,不依法行政。罗干指出:“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和风险,但是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刚刚落定,自上而下的各地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今后三年内,全国党政机关编制总数将减少一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人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影响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我区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改革步履维艰,民族文化心理的延续,使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潜藏着各种难以预料的复杂情况,势必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难度。认真研究探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及对策,既有助于推动我区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也能为…  相似文献   

3.
田家祥 《党建与人才》2000,(1):23-23,,28,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自上而下的各地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今后三年内,全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编制总数将减少一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人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我区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改革步履维艰,要保证这次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广大机关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首先要克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政府微观规制中以分段管理为主的规制机构设置不能满足现实多样性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分散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引发了多头管理、职责交叉以及监管缺失等问题。食品安全规制机构的重建,要在大部门制改革部署的指导下,逐步建立独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政府微观规制机构,并通过“政府机构再造”,促进食品安全政府微观规制机构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化研究主要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逐渐走上了改革和市场化的道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此后,理论界和教育界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关注。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教育启动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呼声渐高,发展教育产业、实行产业化成为理论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将国内近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讨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问题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在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新型的经营方式。这一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还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认识,但大多数学者都是以“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市场化”为基点对农业产业化内涵进行界定的,由于侧重不同形成了对农业产业化的不同理解。中国农业大学的李里特认为:对产业化的理解应把握不同的角度,从生产方式来看产业化可以称作工业化;从经营方式来看,产业化可谓…  相似文献   

7.
在新公共管理思潮和全球政府治道变革影响下的中国政府改革.正在进入由“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在公共服务改革进程中,中国政府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纳入行政改革规划.才能建立起以公众满足为标准的、充满竞争和活力的政府公共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宁波会展业发展特点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内外会展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根据宁波会展产业发展的现实与面临的机遇,提出并初步探讨了“十二五”宁波会展产业化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以资源整合为主的“树形”发展模式、以垂直管理为主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和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市场角度把握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市场角度探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模式,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业市场化。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推动农业沿着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逐步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未来的“大手笔”将是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向“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国务院所属机构中的一些部门将进一步整合,拓宽部委职能,逐步向“大部门”体制过渡。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各方主体参与开发,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联接整合为一个新的产业系统,以实现种养加,产供养,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从而形成主导产品或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机制。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一方针正逐步从理论迈向实践,各地农村正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探索,上海也加入了这一改革发展的行列。一、农业产业化的出台l、符合“两个飞跃”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  相似文献   

12.
机构改革作为一场革命,在当前已不是一种口号,而是各级政府必须马上用行动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而且,1998年开始的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机构改革的成功运作,正在牵动全国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在此,谈谈我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农村市场“化”不起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农村改革和发展自然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在世纪之交,大力加强农村市场化建设,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张志红 《求贤》2014,(12):32-33
记者:这次公务员分类改革的体制背景是什么? 张志红: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陷“数量思维”的固囿,努力追求“精兵简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西方经济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中国政府规模的判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判,倾向性地认为中国政府官员规模过大,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区域科技创新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新技术产业化说到底就是高新技术的市场化。政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前提和基础,政府行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构建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机制,营造创新环境上,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基本实现了职能的转换和裁减一半人员的目标,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树立了榜样,但中央政府公务员的人数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人数相比毕竟只占少数,以往机构改革的经验也表明改革越向下,阻力也就越大,改革愈不彻底。同时,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方法并不适用于地方,这些都说明政府机构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和设想能否实现,能否走出以往机构改革所未能走出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还是一个未知数,成功与否主要仍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随着“三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地…  相似文献   

17.
政府机关“借调”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调”是指一个单位或部门从另一个单位或部门借用临时、编外人员的做法。这种现象近年来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已成为当前推进机构改革、开展人员分流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解决。本文试就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加以分析。 一、“借调”现象的特点和危害: 目前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广,但相对集中。各级政府机关大多存在“借调”人员,其中执法执纪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机关相对集中。二是相对比例大,绝对人数多。据统计,仅河南全省乡镇机关,止1999年8月就…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政府机构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政府机构改革和公民社会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影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呼唤公民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0,(1)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是地方机构改革的关键李章泽在《新视野》(99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关键是要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籍此发展和壮大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组织能力,以顺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向,很好地吸纳和承接从政府分离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