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度读人     
人生在世,离不开读书,更离不开读人。读人,有时比读书更难,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读人的态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平衡理论认为,当主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消除不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或者改变他对认知对象的态度,或者改变他对参考者的态度。平衡理论十分强调人际关系对人的态度的影响,这构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因素。平衡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三:一是提高教育者的威信;二是合理利用反面典型教育法:三是要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3.
进言与改过     
不负责任, 怕负责任, 不许人讲话, 老虎屁股摸不得, 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 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相似文献   

4.
任轼 《唯实》2014,(11)
正关于如何对人,如何对事,往往100个人有100种选择。然而,在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企业的选择,"对事""对人"的态度,都会决定企业的命运,留下的人,最终认同企业这种价值观的人在这个企业中留下来,不认同企业对待人与事的态度的人离开了……继续踏上他们寻找的路途。有的企业因选择得宜而获得长远发展,有的企业由于反复更改路线而不断调整,但总体来说,提前确定对人、对事态度的企业,在其长远发展上来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祥子 《廉政瞭望》2007,(7):33-33
最近,报载某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占受访总数67.7%的人表示,如果发现领导有贪污受贿行为不会主动向检察机关揭发;35.9%的人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活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待腐败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这种容忍态度至少说明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腐败行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胞,由异态变为常态,  相似文献   

6.
吃即参禅     
于丹 《当代贵州》2014,(30):65-65
正我们对吃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待健康、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更是对待世界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在我看来,一个人对吃的态度能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人,吃饭其实就是参禅。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小和尚请星云大师教他一种参禅的方法,大师说你回去吃饭睡觉。小和尚大惑不解,星云大师又说,人人都吃饭,但多数人都挑肥拣瘦,吃不痛快;人人都睡觉,但多数人都做梦失眠,睡不踏实。你能吃好睡好,就是在参禅了。小和尚才恍然大悟。关于吃,星云  相似文献   

7.
态度和力度这两个词,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很吃香,好多讲话、报告,多是先讲端正态度,再说加大力度,好多事这么一弄,便出活出彩出成绩,显魄力威力号召力.因此,态度和力度,成了一些人开展工作的口头禅,推动工作的关键措施,做好工作的经验之谈.既然态度和力度与我们如此悉悉相关,就大有说一说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9,(11):112-113
1.积极主动的态度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积极的含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9.
态度和力度     
态度和力度这两个词,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很吃香,好多讲话、报告,多是先讲端正态度,再说加大力度,好多事这么一弄,便出活出彩出成绩,显魄力威力号召力.因此,态度和力度,成了一些人开展工作的口头禅,推动工作的关键措施,做好工作的经验之谈.既然态度和力度与我们如此悉悉相关,就大有说一说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个性话     
陈岗 《当代贵州》2010,(14):6-6
要做事不要做官。要大胆求知,务求实学,不骛虚声、不求虚名,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做踏实的工作。做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人民记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11.
徐恒足 《前线》2010,(10):55-55
<正>"大跃进"期间曾有桩美谈,著名哲学家李达一次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毛泽东。当年,毛泽东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持肯定态度。李达对毛泽东说:"……现在人的胆子太大  相似文献   

12.
以怎样的态度和措施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是西部人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云南玉溪市的发展经验认为:西部人不仅要持自力更生和从长远方面着眼的态度,而且必须采取强化基础设施,认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政策措施,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西方思想源头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和柏拉图在对待文艺的态度、文艺批评、美和善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主要是源于他们人学与神学的不同立场、“仁”与“理念”核心思想的差异以及对人欲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4.
孔子非常佩服晏子对于交朋友的态度——晏子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一旦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全始全终。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朋友,但能全始全  相似文献   

15.
绝笔诗,指人临死之前所吟就的诗作。不过,人死的价值,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人们对待死的态度也不一,或视死如归,坦然赴死;或贪生怕  相似文献   

16.
德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人的存在实质上就是人的精神存在,德育的实质就是人之自我的精神建构的实践活动。然而,面对德育实践不尽如人意的效果,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我们有价值取向很好的教育内容,为什么德育却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德育态度。一、对影响当前德育态度失衡的因素的分析毋庸置疑,德育态度的形成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但当前的德育环境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某些缺失,需要进一步改进。1…  相似文献   

17.
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当今生态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相应经历了敬畏自然、模仿自然、征服自然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范式转变。同时,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也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在人类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面临问题时,每人都有一定的态度倾向。采取怎样的措施方法,处理问题的最终结果怎样,往往取决于有怎样的态度倾向。因此,具备应有的态度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对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由于人的态度倾向总是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上,所以,这种态度倾向被称作为“行为形象”,或曰“形象”;由于一定态度倾向实质上都反映着特定的心理意识及行为个性,所以,在理论上说,“形象”是一定心理意识和行为个性的总和。显然,具有管理者的形象,是对管理者提出的一种心理素质的,或曰行为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一、管理者形象是当今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不敢富到求富;二是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三是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思想观念,一个是对待财富的态度,一个是对待人的态度,一个是对待自然的态度,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观察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即普遍性、深刻性、进步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人对自然态度的历史嬗变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当今生态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相应经历了敬畏自然、模仿自然、征服自然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转变。同时,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也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在人类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