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9,(8):70-70
前不久,我表叔家被盗,丢失现金3000元,经公安机关侦察,偷钱的人竟是我的一个表哥。我表叔考虑到作案人沾亲带故的,况且已经把钱退还给了他,于是向公安机关申请不要诉讼了。但是公安机关还是把我表哥拘留并送上法庭。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了我表哥6年有期徒刑。请问,司法机关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1,(1):70-70
我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被另一名博主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我侵犯了他的著作权。我在博文中引用了他发表在自己博客中的一段文字,没有注明文字来源、作者姓名。但是,博客不是白纸黑字印在书上的,也具有著作权吗?法院判我赔礼道歉,并赔偿对方经济损失。请问,法院的判罚合理吗?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我的身份还在,我就要和你单挑。”“有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被审查,两天啥都招了,没有点骨气和意志。”“不管有罪无罪,硬判都要判.”……以上这些出格言论,全都出自曾高高在上的省部级官员之口。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2日,在公安部秦城监狱第四会议室里,面对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前来宣判的法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捂着刚刚安装完心脏起搏器的胸口,颤抖着签收了一审判决书后,突然大吼一声:"判我多少年我都认了,为什么判刘志宏11年?"他扭头告诉律师,"一定要让刘志宏上诉,哪怕减刑一年也要不遗余力,请律师再努力一次."  相似文献   

5.
“女霸王”刘玉兰沉落记蒋庆国,马亚维1997年1月14日,泾阳县人民法院审判庭,黑压压地挤满了前来旁听的群众。审判长庄严宣布:“本庭宣判,被告人刘玉兰犯贪污罪,判有期徒刑11年;犯受贿罪,判有期徒刑1年;犯非法拘禁他人罪,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犯故意...  相似文献   

6.
刘世炜 《纪检与监察》2003,(8):23-25,28
“我不会上诉,判我死缓我感到很轻,自己真的是罪孽深重。”2003年3月,濮阳市看守所,一个一度在濮阳声名显赫的人物——濮阳市生物化学工业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季长喜——在此间等待省高级法院对他的死刑复核。2003年1月15日,他因经济犯罪被判处死缓。季长喜不光贪污挪用公款1400多万元,国家投资5亿多元建设的厂子,只有四五年就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堆废铁!  相似文献   

7.
声音     
《廉政瞭望》2010,(18):3-3
高管当着我们办案人员的面,跟他的家属讲,不要害怕,最多判3年刑。——公安部官员称,毒奶粉重犯仅判缓刑难以震慑犯罪  相似文献   

8.
病休的老支书20世纪60年代末,我在山西省长治县手工业局支农办公室工作。一天,局领导引来一位原在某厂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同志,介绍说:“李新松同志是县里批准因病在家休息的,他再三要求到支农办工作,精神可嘉,请同志们适度安排好工作。”李新松接住领导的话说:“领导和同志们都知道,我已被医院判了死刑。顶多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表叔家被盗,丢失现金3000元,经公安机关侦察,偷钱的人竟是我的一个表哥。我表叔考虑到作案人沾亲带故的,况且已经把钱退还给了他,于是向公安机关申请不要诉讼了。但是公安机关还是把我表哥拘留并送上法庭。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了我表哥6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0.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10,(19):47-48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国人对酒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无酒不成宴”已成为一种习俗.近年来由喝酒伤亡引发的官司屡见不鲜.法院判决也五花八门.有的判请客者赔偿.有的判同桌酒友赔偿,甚至有的判酒店赔偿。  相似文献   

11.
郝锁维 《共产党人》2005,(14):26-28
一、从农家孩子走上粮食局长的位置 我叫胡宪林,2004年9月9日,朝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受贿126万多元,以50.82万元、9.99万元美元不能说清合法来源,向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犯受贿罪判处我有期徒刑14年,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有期徒刑3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6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我曾经有过潇洒与梦想、掌声与辉煌,从此嗄然而止,而今我却入狱服刑。  相似文献   

12.
蓄水 《廉政瞭望》2010,(7):54-55
晴天霹雳,小妹猝死憨厚妹夫判无期 1997年11月的一天早上,吉林省公安厅下属报社记者宋淑杰,突然接到吉林省长岭县公安局打来的电话:“你妹妹死了!”从天而降的噩耗,使得宋淑杰火速赶往长岭县。在公安局的院子里,宋淑杰第一眼看见了瑟瑟发抖、泪流满面、年仅10岁的外甥冯一男:“妈妈自己上吊死了!爸爸被抓起来了!姨姨,我害怕呀!”  相似文献   

13.
廉官的自律     
郭庆晨 《党课》2013,(17):79-81
知道中国古代廉官重视名节、不容“贪”宁染身,是读了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一钱斩吏”的敝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相似文献   

14.
图什么?     
《党建》1994,(12)
图什么?松青“干检察官,为了什么?图安逸?其实比什么都累,一星期要加三次班。图钱?连奖金也没有,再说咱也看不惯。图条件好?至今住的房子还是爱人单位分的。那图什么?图的就是一审、二审下来,我办的案子判了就高兴,就像钓鱼,在水边盼了半天,鱼上钩了,垂钓者...  相似文献   

15.
答询     
国家机关干部犯罪后是否都要被开除公职? 我表哥是一名国家机关干部,去年10月他因犯受贿罪被人民法院判  相似文献   

16.
拍案惊奇     
林喆 《廉政瞭望》2012,(8):42-43
法官“眼花”判错案 一起交通肇事案三死两伤,在被告人没有赔偿的情况下,河南省陕县人民法院却以被告人积极赔偿为重要依据,做出减轻处罚的判决书。负责此案的审判长水涛认为:是负责审理该案件民事部分的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出具了一份表述含糊的赔偿证明”,自己当时“眼睛花”.才将案件“判错了”。据悉,该案将再审。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广西银兴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周坤,将一提包钱递到成克杰手里,成打开拉链后,着实吓了一跳,他知道这么多的钱,是一个可以判死刑的数字,收下就意味着犯罪。周坤似乎看出他犹豫的心理.就指天指地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放心吧,不会出事。”是呀,两个人的事,怎么会出事呢?就这样,金钱的诱惑力,将成克杰彻底俘虏了。  相似文献   

18.
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话时说:我在李大判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向北平迁移。快到北平时,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30年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别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找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③这些意味深长的讲话,充分说明了李大到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2月2日,在公安部秦城监狱第四会议室里,当面对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前来宣判的法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捂着刚刚安装完心脏起搏器的胸口,颤抖着手签收了自己的一审判决书后,突然大吼一声:"法官糊涂!判我多少年我都认了,为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杨秀峰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早在抗战时期。他的胞弟杨碧桐的独生子杨书琴中学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1947年,杨书琴在冀东叛变投敌,曾带领敌人杀害我地方干部。1950年杨秀峰担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后,听到对杨书琴罪行的反映,即派人协同司法部门进行调查。这年冬天;河北省迁安县人民法院将“判决反革命杀人犯杨书琴死刑”案,呈报省人民法院。省法院院长接到案卷后。感到有些为难,立即向杨秀峰汇报请示。杨秀峰看了迁安县人民法院审讯笔录和揭发材料,严肃指出:“杨书琴虽然是我的侄子,但他犯了反革命杀人罪,应当判以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