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恩来对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说:克农先去北京,你仍然殿后/杨尚昆打电话给林彪、罗荣桓,要他们派100辆大卡车到西柏坡/根据李克农掌握的情况,北平敌特系统多达八个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  相似文献   

3.
奔向解放区——演剧二队撤离北平亲历记刘正言编者按1948年初秋的北平,发生了一件令当局震惊的事:国民党国防部直属军中演剧二队在一夜之间神秘地失踪了。这个演剧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在武汉指示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同...  相似文献   

4.
高小林  綦军 《新长征》2009,(2):62-64
1949年3月25日晨,毛泽东、周恩来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乘火车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后先在颐和园休息。上午,周恩来让成元功留下看管文件等物,他同有关同志去西郊机场查看阅兵式的现场。下午,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之后,和随从人员驱车前往香山。周恩来和邓颖超住在原香山饭店右侧的一个小院里,  相似文献   

5.
正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新征程。对此,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平易近人,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联系.无论到哪里,都把自己视为百姓中的一员.1959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在杭州开会,晚上提出要去看来保罗演的《杨家将》,他让工作人员替他买了票,悄悄地坐在剧场的一角.戏演得很精彩,周恩来和群众一起鼓掌.但周围的观众发现了他,周恩来暗示他们不要声张,以免影响他人.直到演出结束,观众和演员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台上台下都向周恩来鼓掌.1957年春天,周恩来为迎接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到杭州访问,先行到达杭州.浙江的几位担任安全保卫的同志到机场迎接.周恩来健步走下飞机,与他们一一握手.  相似文献   

7.
罗瑞卿应当说是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同周恩来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位。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但是他们相识则要追溯到红军时期。1931年底,周恩来化装成富豪,留着满脸大胡子,进入中央苏区。红军中的指战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胡公”。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他于1927年初进入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他知道周恩来正是黄埔军校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1949年春,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宴会,庆祝北平和平解放。灯火辉煌,著名人士齐集一堂。欢宴开始后,周恩来似有发现,遂穿过人群,径直走到北平著名校长、艺专画家徐悲鸿面前: “悲鸿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周恩来紧紧地握住画家也很激动的手。 宴会结束时,画家收到一张便笺:“悲鸿同志,请稍留步。周恩来。”宴罢,周恩来与画家单独倾谈了很长时间,似有多少年的话今天才得以说尽。  相似文献   

9.
曾文友 《党史博采》2004,(10):26-27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们从西柏坡进入北平后,立即着手新的国家政权的建立。194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电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政委罗瑞卿说:“部队开动时,请来中央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理。”6月初,罗瑞卿向已经到职的继任政委李志民交代了工作,与司令员杨得志等话别后,便与徐向前同乘一辆火车奔赴北平。罗瑞卿到北平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首先找他谈话,要他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在政府建制之前归军委建制)。罗瑞卿当即提出,希望随四野南下,并认为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出任公安部长更合适。…  相似文献   

10.
1949年6月,中共核心诚邀宋庆龄来北平共商建国大计。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决定派一位特使专程去上海迎请宋庆龄。这位特使便是与宋庆龄交情至深的邓颖超。随着与蒋介石决战的解放战争步步乘胜推进,新中国的诞生已指日可待。1949年初,中共核心领导们正在河北农村的西柏坡一同勾画共和国成立的蓝图。他们非常惦念宋庆龄的处境和安全,并诚邀她对新中国的建设予以指导。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联名给宋庆龄发一电报,并请宋庆龄最信任的人金仲华当面转交。中共华南局遵照中央指示,还设想了一套周密安排,计划先把宋庆龄接到香港,然后同何香凝一道北…  相似文献   

11.
苏峰 《前线》2014,(1):124-125
火烧59辆电车事件发生于1949年4月25日的北平,正值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接管城市后不久。周恩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对这次火灾事件的处理作出了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到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指示。周恩来的这一指示此后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部门工作的一项永久性规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考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神圣而庄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讲,考场如战场,考试实乃命运之门,成败荣辱系于此。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  相似文献   

13.
正向北平进发1949年3月23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毛泽东按预定计划,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出发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陆续来到毛泽东住处。周恩来问工作了一夜的毛泽东:"没有休息好吧?"毛泽东笑着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  相似文献   

14.
如如 《党史文苑》2002,(5):41-42
有轨电车是北平惟一的公共机动交通工具。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北平市军管会接收了崇又门外北平电车公司的146辆破电车。这些电车年龄普遍过老,能开动的只有大约三四十辆。 北平和平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节就要来临了,电车厂的工人提出为“五一”劳动节出百辆车的口号。4目19日,任务完成,厂里大会庆祝。电车上挂了标语,扎了红花。谁也没有想到,几天后,也就是25日凌晨,一场大火一下子烧毁和烧坏了59辆新电车,工人们连日来的辛苦和热情付之一炬。 当时,管辖崇文门的北平市公安局外三分局是位旧警员值班,他不敢吵醒局长,接到电话后只是做了登记,向总局报了一下。市公安局副局长贺生高接到电话后,不知怎的,也没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第二天上午,中央社会部李克农部长组织召开会议,向周恩来汇报北平的治安情况。自从毛泽东来北平后,周恩来对北  相似文献   

15.
"赶考"路漫漫 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相似文献   

16.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 5日至 3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之后,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往北平。 1949 年 3 月 24 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途经涿县( 现涿州)。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当晚住在城内粉子胡同路北公安局院内(即今县府街学校)。第二天起程离涿赴北平,县委书记王成俊、公安局长张铄等迎送中央领导同志。 3月25日凌晨二时,三列专列从涿县车站一路不停地直达北平 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他们对从西清华园站。尽管这一天没成为节 柏坡到北…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条件,率部出城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31日双方圆满完成交接。2月21日,陶铸去傅作义处告知毛泽东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并允许带随员一人。对于傅作义与毛泽东的这次会面,诸书所记各不相同,有必要做一考证,订正某些书所记之讹。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下卷记述:“2月2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①在他主编的《周恩来传》中却为:“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乘飞机从北平抵达石家庄,再乘吉普车来到西柏坡,周恩来先接见他”,“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会见傅作义”。②而王克俊的《北平和平解…  相似文献   

18.
国共在北平进行最后谈判 4月2日.国共和谈代表就实现国内和平所涉及的各项重大问题交换意见.3日,周恩来要黄启汉转告李宗仁、白崇禧:在和谈期间,人民解放军暂不渡江.但和谈后,谈成,解放军要渡江;谈不成,也要渡江.  相似文献   

19.
李友唐 《世纪桥》2009,(10):9-16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 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5日到达北平西苑机场,进驻位于北京西郊20余公里的香山,对外号称劳动大学。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07,(3):15-15
周恩来诞辰纪念日;中山舰事件;中共中央迁往北平;学习雷锋纪念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