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越好。暗示,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最能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最深沉的爱。而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当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是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兴教之道在于师”,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之本,那么教育教学和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师方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每天都在发生关于教师和学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或精彩,或平常,它都透露着教师的教育智慧。“智慧,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4.
靖州二中的“追星”教育源于榜样教育。榜样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推出了“追星”教育,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一是开展“明星”教师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首先,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以其良好的道德示范于学生群体及教职工,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深入开展“明星”教师评选、宣传教育活动。在“明星”教师评选活动中,学校共设立了6种“明星”教师。“明星”教师的评比采取“民主评议、量化打分”的方式。做到每周有…  相似文献   

5.
在领导眼里。她“实在、勤恳、有潜力”;在同事眼里,她“真诚、进取、热情”:在学生眼里她“善良、亲切,像春天一样温暖”。她就是平安县沙沟学区石沟沿学校教师马登英。今年38岁.在教师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16载。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践行着化作春泥护红花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得到认同,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就大,教学效果就好。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那么,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有何作用呢?教师被誉为知识分子中较为先进的部分,这是教育的本质和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劳动的最后成果…  相似文献   

7.
靖州二中的“追星”教育源于榜样教育。榜样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推出了“追星”教育。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一是开展“明星”教师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首先,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以其良好的道德示范于学生群体及教职工,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道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20):22-23
一名英国高中男教师化名兼职跳脱衣舞、拍摄成人电影,被学生在网络上认出后,坚称自己的行为“是最自然的事”,并宣称获得来自全球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支持。据媒体报道,此一事件再度引发英国严重缺乏男性教师的问题,英国政府计划引退伍军人进入教育界,以重整纪律与风气。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工作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笔者试就班主任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纪律涣散的学生,这时候,我们通常会树起批评的大旗.对着“肇事者”一番苦口婆心。然而.教育结果却往往令人大失所望.教师的良苦用心对那些所谓的“坏学生”总是收效甚微。为此,在无可奈何之余,我也在努力思索新的有效途径来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一、要抓好班级德育工作,班主任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为了给学生以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崇高道德的人。”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才能抓好班级德育工作。二、要抓好班级德育工作,道德品质教育要经常化班级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又要加强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训练。要经常对学生进剂中学生守则人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持之以恒,坚…  相似文献   

12.
“两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育人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教育者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感到厌倦,甚至反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在“两课”课堂教学中,是否把内容“讲话”,是否能“抓住”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学科,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近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也曾指出:“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问题学生是神中之神。问题学生的转化历来是教师最感头痛的工作,尽管苦心竭虑、耗费大量时间,却总感到收效甚微。产生问题学生的因素较多,有来自家庭、学校的,更主要是源自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与制度。问题学生中的“双差生”虽然数量少,但转变难度较大,且影响他人的能量也大。初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中大部分学生可以经过正确的教育发生转变。抑制问题学生的产生,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要真正使大学“两课”上出水平,上出实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六性”。第一,思想性。高校开设“两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鲜明…  相似文献   

15.
刘文艳 《奋斗》2005,(3):24-24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材施教”。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记》更指出,教学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都是尊重学生、尊重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把对学生的尊重看成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原则。这些都说明,“尊重的教育”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6.
刘忠 《世纪桥》2009,(17):95-95,125
中小学德育类课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虽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面对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贯彻这一原则仍然存在着一些新的障碍,这更需要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情感的功能作用,以教师的真挚来换取学生的真心,以教师的真挚来激发学生的真情。以教师所传授的真“理”,来激发学生获取真“知”的欲望。提倡一个“真”字,使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中小学德育类课程教育教学达到预定目标必不可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面孔     
《廉政瞭望》2013,(21):9-9
张丽莉 “最美女教师”升副处级 2012年5月8日,张丽莉在学校门口为救学生挺身而出,遭失控客车碾轧导致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也被称为“最美女教师”。近日,佳木斯市委组织部对张丽莉等25名拟提任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张丽莉拟任市残联党组成员、推荐为市残联副理事长人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精神气候或氛围,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心理暗示”和“文化无意识”机制,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必然的和有效的教育因素。因而,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便成为完善我国学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探索、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思想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师德建设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我国教育能否健康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新形势下对广大教师提出了“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