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9,(9):46-46
问:我和丈夫肖某因为感情不和,在结婚13年后,经过协商同意解除婚姻关系。但是,由于肖某是18岁入伍的复员军人,有一笔85000元的复员费,我们就如何分割这笔复员费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肖某认为复员费是发放给他个人的,理应属于他的个人财产,而我则认为这笔复员费是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应该是夫妻共同财产。请问,复员费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一方的个人财产呢?  相似文献   

2.
余军 《工友》2009,(11):23-23
案例回放:刘某于2007年7月20日到湖北某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在售后服务部任机修工。其每月工资为1400元。双方没有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刘某办理各项社会保险。2009年1月23日,刘某以单位拖欠工资、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向单位提出书面辞职申请。2009年2月,刘某向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8,(1):50-50
问:2007年6月,刘某在摆地摊时,捡到郑某的钱包。刘某打开钱包查看后发现内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种银行卡,并且建设银行卡的背面写有密码。刘某随即持卡到附近自动取款机处,提取现金共计人民币5500元。请问,刘某构成盗窃罪还是诈骗罪?  相似文献   

4.
工友 《工友》2009,(9):45-45
《工友》编辑部: 刘某因涉嫌一起团伙诈骗案,被拘留。十天后,公安机关调查后证实,刘某跟这起团伙诈骗案没有任何关系,是举报人误将刘某指认成了犯罪嫌疑人,于是,公安机关作出将刘某释放的决定。刘某回到公司上班后发现,这个月发给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经向人事部询问得知,公司将他被拘留的十天算作了旷工,因此扣发了十天的工资。于是,刘某找到经理要求公司不能记他旷工,被要求支付其被拘留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是否应支付刘某被错误拘留期间的工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0,(4):61-62
贵州省总工会追授三名抗旱救灾英雄“五一劳动奖章”近日,贵州省总工会决定,追授黔南自治州长顺县长寨镇干部成名尧、黔西南州普安县三板桥镇干部谢光学、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半坡村农民申玉光3位抗灾英雄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并分别为其家属各发放了1万元慰问金。省总工会号召全省广大职工向三位抗灾英雄学习,夺取特大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9,(4):46-47
问:半年前,我与柯某因做生意发生纠纷,柯某咬伤了我的耳朵,公安机关没有追究柯某的刑事责任。我将柯某告上法庭,让他赔偿我的医疗费。法院判决柯某赔偿我3万元。现在我还想追究柯某的刑事责任。请问我还能向法院起诉吗?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9,(7):43-43
《工友》编辑部: 从2007年起,我与村里的其他农民工跟随包工头刘某外出从事水电安装,刘某没有工程承包资质,但却通过关系从总承包公司那里承建了某大楼水电安装工程,2008年刘某仅仅付给我们部分工资,还有部分工资至今未付。我们多次找他索要,他却说没有钱。请问,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找总承包公司索要刘某拖欠的工资?  相似文献   

8.
浓情 《农村青年》2008,(10):10-12
他叫黄伟木,今年24岁。广西贵港农家子弟,2002年到广东打工。2008年。经半年“卧底”收集证据,他大胆举报自己所在的制衣厂违反劳动法。并向厂方索赔差额工资等55334元。他“以身卫法”,上演了“一个普通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巅峰较量”。成为轰动网络、震撼社会的新闻人物。 黄伟木是怎样“爆发”的?他为什么要“爆发”?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09,(16):22-22
[核心提示]: 2009年3月,云南水富农民工赴安徽凤阳石英砂企业务工患上矽肺病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近5个月过去了,患病农民工及家属的生活状况如何?赔偿问题是否得到了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一起状告“噪声污染”的官司在河南省登封市引起强烈反响。原告是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男孩。被告是他妈妈上班的工厂。尽管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获赔近28.6万元。但这个男孩的听力仍然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9,(2):43-43
问:徐大妈和丈夫在32年前收养了还在襁褓中的刘某,但是在10年前,刘某知道了自己的养子身份,总是询问自己的出身情况,与徐大妈老两口发生争执。徐大妈看见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儿子与自己形如仇人,一怒之下,与刘某解除了收养关系。现在,老两口年岁已高,生活困苦,又无其他子女赡养,需要刘某尽赡养义务,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徐大妈想问,刘某是否应该对他们老两口尽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4,(3):7-7
来自广西上林县18岁打工女孩石芳丽,在北京燕郊撞倒韩大爷后,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受感动的老人及家属放弃了索赔,并帮女孩重新找到了工作。近日,上林县县长蓝宗耿带队一行四人不远千里,到北京燕郊镇冯家府村看望石芳丽,代表政府向石家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5月2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6日下午三点,一辆满载乘客的白色面包车缓缓驶出了河南省汝洲市殡仪馆,至此,一起农民工死亡赔偿纠纷以为家属追赔21万余元而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基本情况:申诉人:刘某,男被诉人:某学校案情简介:刘某原系某甲中学数学教师,双方签订了自2000年1月13日至2006年1月12日的聘用合同,月工资3700元。2004年2月,某区教委作出关于某甲中学合并到某乙中学的决定。某甲中学于2004年7月起开始进行善后工作,该校按每月3700元的标准向刘某支付工资至当年8月底。2004年9月,某乙中学与刘某签订了外聘教师岗位聘任协议书,协议有效期为200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8日上午,经公证,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支书包有民将价值1012万元的资产无偿捐给村里。此举.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人们不禁要问:从乞丐到富翁.37岁的他经历了哪些曲折历程?他捐赠的动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梦茹 《时代风采》2013,(4):49-49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月几百元的工资,除去租房和吃饭,几乎没有剩余。但母亲还是很满足,她打电话向我炫耀,说,今天你爸带我出去了,逛了超市,还乘了电梯。那么大的超市,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6):64-64
嫁给谁 女儿:“今天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爸爸在县里当局长,他叔叔在市里跑外贸,他舅舅在旮里做经理,条件不错吧?”母亲:“真不错,可是你要嫁给谁呢?”  相似文献   

18.
俊歌 《农村青年》2011,(9):21-23
2011年6月初,广州市的南方医院对面,一个擦皮鞋的少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穿着肮脏,尽管满脸疲惫却手脚麻利,颇有生意头脑的他还打起了价格战,利用比别人便宜的优势手上总有忙不完的活。原本该在学校上课的花季少年,缘何举手投足都钻到了钱眼儿里呢?好心的市民打听后才得知,原来他身世坎坷,此举正是为了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筹集救命钱!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民杨友德自制土炮,建起“炮楼”,两次打退“强拆队”,勇敢捍卫自己土地权益的举动,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一片激赏,被许多人誉为当代的“农民英雄”。不过也有人质疑:用这种办法能打退一次、两次强拆,要是他三次、四次再来怎么办?杨友德究竟能坚持多久?  相似文献   

20.
怡歌 《农村青年》2007,(11):28-31
电视连续剧《宝莲灯》讲述了一个感动中国百姓的神话传说。主人公沉香救母的传统孝道美德,使他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在安徽合肥,有个15岁的少年,为了拯救绝境中的母亲,两个月写成15万字的魔幻小说,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他说,我要用稿费给母亲治病,2008年还要带着妈妈去北京看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