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枪弹创形态确定射击距离和方向(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体枪弹创形态的观察和分析,讨论了在不同的射击距离和射击方向,对弹创形态的特征和成伤机理以及组织特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的相关性,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距离进行射击,提取白棉布上的弹孔圆周和距弹孔2cm的圆周上的射击残留物,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不同射击距离遗留在白棉布上的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白棉布上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与射击距离呈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根据棉布上射击残留物的分布密度,能够推断射击距离,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钢  周海龙 《法制与社会》2012,(29):273+277
枪支发射时,在射击弹头、弹壳上将形成多种射击痕迹,对其进行分析检验可以帮助判明射击距离、射击方向、射击者和被害人所处位置,为侦查提供线索;可以确定犯罪行为人作案时所用枪支、子弹的类型;还可以根据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对嫌疑枪支进行同一认定,以认定现场上发现的弹头和弹壳是否嫌疑枪支所发射,为侦查诉讼提供证据.本文将根据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进一步研究其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3m的距离2次射击16具尸体的头颞部及枕部,造成颅脑贯通创,制成颅骨枪弹射入、出口各32例,并根据定位标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颅骨枪弹创骨折形态可分为带有斜面的孔状骨折,锁孔状骨折,放射状骨折和环状隆起骨折4种类型,其出现多见于低速枪射击,并与射击方向和顺序有直接关系。根据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可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手枪射入口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的关系,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射击距离,对白棉布和肉皮上的弹孔进行拍照,对比研究不同射击距离的射入口形态特征,并利用Autocad软件对射入口的面积进行计算。结果白棉布和肉皮上射入口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根据射入口的形态特征,能够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飘弹”案件的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安山 《法医学杂志》1994,10(3):125-126
“飘弹”案件的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1例候安山(新疆兵团农七师公安处;奎屯833200)“飘弹”是指高速飞行的枪弹弹丸在触及水面或其它较松软的物体平面(如耕地、积雪、流沙等)而向上飘起的现象。因其形成机制类似于用石片在水面上“打水飘;,故称之为“飘弹”。...  相似文献   

7.
1案情2000年7月11日晚,某市公安局交警在执行任务中对嫌疑车辆驱车追击,经鸣枪警告无效后持七九式轻型冲锋枪先后向逃逸车辆射击十余枪,最后该车驾驶员弃车逃跑,车上一人被击毙。2勘验该车货厢为全封闭状,在货厢后壁上共发现贯穿状弹孔6处,而在货厢前壁上除有6处贯穿状弹孔外,另有2处未贯穿的圆弧形凹陷痕迹,直径约6mm,深度约5mm(见图1)。货厢两侧壁未见弹着痕迹,整个货厢内未发现射击弹头。经仔细寻找,在货厢底板上发现近似圆形,一面呈弧形凸起,直径约7~10mm不等的铁片4块(见图2)。3分析逃逸车辆货厢前后壁上的弹孔应为追击过程中值勤交警…  相似文献   

8.
弹头穿过中间障碍物 (intermediatematerial)后形成的枪弹创非典型射入口 (atypicalenteywound)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1~ 4〕。但其研究仅限于不同的中间障碍物在一定距离时形成的枪弹创射入口的差异。不同距离 ,即中间障碍物至靶物 (target)的距离所产生的枪弹创射入口形态改变迄今尚未见到文献报道。为此 ,本文作者设计并进行了动物射击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枪弹类型采用国产五四式手枪 ,口径 7 6 2mm ,弹头直径7 6 2mm ,钢心全披甲 ,初速为 4 2 0m/s,最大动能约4 0kg/m…  相似文献   

9.
回溅现象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枪弹损伤中 ,组织从射入口沿与射击方向相反的途径溅出的现象称回溅 (backspatter)。更确切地说 ,是射击者所持的枪支、手及衣着上所粘附被射击者的血液及人体组织 ,如组织器官碎片等的现象。回溅现象是 1982年由MacDonell〔1〕提出并命名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枪弹损伤案件的犯罪现场重建 (reconstructionofcrimescene) ,特别是射击距离的推断。1 实验研究及其结果Wagner(196 3)曾用家兔作射击实验 ,发现血液与组织回溅不明显 ,认为一定的容积是血液与组织回溅的基础。因此 ,小动物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刑侦工作中弹打玻璃类案件的侦破难点,研究一种用于计算球形弹丸抛射击打玻璃案件中弹丸飞行轨迹的算法。本文以弹丸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为基础参数,在阐明前置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将弹打玻璃类案件中的玻璃窗分为垂直于地面及倾斜于地面两类,采用三角函数计算和参数替换的方法,通过对弹丸撞击瞬间的弹道参数设定、弹孔图像在玻璃平面内的二维图像参数设定、相关角度的描述、计算抛物线轨迹与弹道轨迹朝向等一系列步骤,最终,研究出上述两类玻璃窗的弹道轨迹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弹丸弹道飞行轨迹算法可以还原弹丸飞行的轨迹抛物线,作为现场弹道轨迹重建系统的核心算法使用,为开发弹打玻璃类案件的现场弹道轨迹重建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就侦破涉枪案件而言,如何发挥刑事科学技术在侦破涉枪案件中的作用,是打击涉枪犯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枪击案件中可利用的痕迹物证比较多。如根据枪击案件现场射击痕迹(弹孔、弹道、射击残留物等)及现场的其他物证(弹头、弹壳),经过分析、检验,可确定枪种,发射枪支,判断是几支枪发射,并据此枪种的特征参数和条件(如弹重、弹径、弹形、初速、落角及气象条件等)进行弹头诸元计算,以划定侦查范围或解决证实犯罪所需要的诸种问题。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只有高度重视利用刑事技术在涉枪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充实技术力量,不断培养技术队伍,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涉枪犯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跳弹创形成的条件,研究跳弹在体内弹道学特点及致伤能力,建立跳弹创的诊断依据。方法选用国产54式手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51式手枪弹及56式步枪弹以水磨石板为反跳靶体,射击约克夏种猪4头,复制出跳弹创模型12例。观察射入口、创道及着弹点特征。结果 跳弹的形成受靶体性状、弹头形态和速度、入射角与反跳角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高初速尖型弹头的反跳角<低初速圆型弹头;创道无明显瞬时空腔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6项诊断依据。结论 正确诊断跳弹创对射击方向和距离、重建弹道、分析枪击目的、评估损伤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七七式手枪推弹突笋痕与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找出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已知顺序的实弹射击取样,用显微镜观察弹壳上连续射击过程中形成的推弹突笋痕迹,经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弹壳底面的推弹突笋痕迹变化规律判断出七七式手枪发射子弹的顺序。结论为指导涉枪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乏弹与损伤     
乏弹(spent 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4/10 000,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致命 .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猎枪属于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大多数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射击弹壳击针痕迹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呈圆形,痕底呈球冠状,多为均匀圆滑,无明显的细节特征。但是在日常的枪弹痕迹检验当中,多会发现其射击弹壳击针孔痕迹中有时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状痕迹特征,我们俗称之为击针头的“假特征”(见图1)。这种痕迹特征与猎枪在使用过程中,在击针头产生的凹凸痕迹的细节特征明显不同;即使同一支猎枪所发射,在射击弹壳上击针孔痕迹也会产生变化。有的猎枪弹底会出现上述的痕迹特征,有的不出现(见图2);即使出现了该类痕迹,其痕迹特征亦不…  相似文献   

16.
“97式18.4mm”防暴枪是手动供弹的滑膛武器,可配用催泪弹、染色弹、防暴动能痛块弹等多种弹药,适用于城区巷战,用于杀伤50米距离内的武装暴徒,驱散35米至100米距离内非法聚众的骚乱人群。“97式18.4mm”防暴枪容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为一体,它的终点效应是其他军用制式武器无法代替的,是人民警察应对各种复杂、且政策性强的执法行动所必备的一把锐器,装备公安机关以来,深受一线公安民警的欢迎。在实战运用中,公安民警要正确区分现场(案件)矛盾的性质,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因情施策,视现场地形地物采取卧、跪、立和腰间射击姿势中的任何一个进行射击。《97式18.4mm防暴枪实用教程》(2000年版)仅介绍站立姿式,随枪配发的《使用说明书》只介绍武器性能和技术指标等。在训练中,我们感悟到:由于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影响气枪弹上膛线痕迹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为通过比对气枪弹上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支不同的线膛气枪,通过改变气枪弹的种类、枪管口部膛线、枪管尾部膛线,获得多种不同的射击样本,对这些样本在比对显微镜下进行比对检验,观察各种因素改变对样本上膛线痕迹变化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变气枪弹种类、枪管口部膛线、枪管尾部膛线,均对气枪弹上膛线痕迹的变化产生影响,其中改变枪管口部膛线对样本上膛线痕迹变化的影响最大。结论检验鉴定时,应注意枪管口部和尾部膛线改变对弹丸膛线痕迹的影响,注意发现原始痕迹,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刑事技术》2005,(4):22-22
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多种网络多媒体技术,集中枪弹痕迹同一认定所需要的特征参数及有关资料,约请专家在网络上进行商讨,就某一案件枪弹痕迹同一认定,得出明确结论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能否实现,其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枪弹痕迹鉴定本质的认识。为此,必须对枪弹痕迹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痕迹所能具备的鉴定价值属性进行确认。根据枪弹痕迹的形成机理、部位以及各特征层次的不同属性,可以确定主要将弹底痕迹特征中的击针头痕迹、后膛加工纹痕迹、抛壳挺痕迹作为枪弹痕迹远程会商系统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19.
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相似文献   

20.
弹弓,是一种以“Y”形杈做固定点,杈两边分别用橡胶皮固定,并连接后端装“子弹”的包皮,以钢珠,玻璃珠、石头等为子弹的可射击的玩具。它制作简单,原材料平常易得,较为多见。它利用橡胶的弹性,先给橡胶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利用瞬间松开后橡胶向前的反作用力及其本身的弹性击发,颇具威力。若以玻璃珠等较大密度的物体为弹丸击发,其在玻璃上形成的整体分离痕迹与枪弹在玻璃上形成的整体分离痕迹极为相似。笔者在工作中偶遇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情简介2003年3月18日晚9时40分许,我县某司法单位401住户先后听到两声清脆的撞击声,检查后发现书房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