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2日,墨江县总工会、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农民工招聘现场会。招聘会上,共有18个企业、305个岗位向社会公开招聘,有240人现场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现场会上,还有30名就业人员获得小额贷款共计150万元。今年4月,墨江县总工会即投入前期筹备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用工企业和岗位,  相似文献   

2.
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解决劳务派遣用工的突出问题,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企业结合实际,扎实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陆海  汪淼 《中国工运》2013,(1):26-28
为了解我市劳务派遣基本情况,我们组织相关人员以职工问卷调查、到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召开座谈会以及资料分析对比等方式,开展了劳务派遣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庆工运》2006,(10):47-48
4月9-15日,市总工会、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会”活动,300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1.7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签订了用工协议。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建新分别到九龙坡区和大渡口区招聘现场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日益重视、有关政策与措施的不断出台、劳动行政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的提高,许多企业积极做出姿态,认真规范用工行为,努力完善管理机制,切实落实保障制度、减少劳资矛盾,使用工市场逐年出现健康与和谐的亮色。  相似文献   

6.
伏强 《中国工运》2006,(4):57-57
介绍了该公司实施“十全”管理,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经验。一是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根据生产发展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先后与劳务输出公司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再通过他们与劳务青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二是全部按时足额兑现工资。该公司制订了《劳务用工工资方案》、《劳务用工考核办法》、《劳务用工日常管理考核细则》等三个规定,建立和完善劳务用工的分配和管理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享用工模式成为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用工模式。共享用工在性质上不同 于劳务外包、员工借调、劳务派遣,属于独立的新的灵活用工形态。在共享用工中,供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 存在实体可消失劳动关系,缺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存在虚实可转换劳动关系。本研究认为,欲实现对共享用 工的规范和对共享员工权益的保护,在程序性方面应构建供工单位工会参与签订共享用工协议并监督其履行制 度、共享用工协议行政备案与行政监督制度,在实体性方面应构建完善有关共享用工条件和期限限定、劳动关 系变动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运信息     
工运信息青海省开展劳动用工大检查最近,青海省劳动用工大检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大检查,共检查、抽查、专查各类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1182家,其中国有企业438家,集体企业418家,外商投资企业26家,乡镇企业70家,私营企业60家,个体工商...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近两年,贵州省有些企业开始尝试使用这种用工形式,在享受到了这种用工形式好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就业形态下的灵活用工对传统的用工形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就业人员在职业伤害保障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有关部门从强化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责任、提高劳动者的参保和维权意识等方面入手,建立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组织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规定》的有关要求,浙江电信工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的构成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关爱非电信合同制人员的"五个一样",有效维护了非电信合同制人员的合法权益。非电信合同制人员(以下简称非合同制人员),是指劳动关系不在电信企业,但实际在电信岗位工作的劳务派遣用工、业务外包用工和联营站等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民勤代表工”是60年代各地为贯彻中央关于“民工建勤”养护公路的指示而招用的一批农村工作人员。目前,湖北省和全国公路养护系统有不少这类代表工,仅湖北省郧县公路段就有100多名。1999年7月1日,郧县公路段清退了孙兆勤等13名60年代末70年代初招用的“民勤代表工”。这次清退是根据省公路管理局鄂路劳[1986]143号文件规定的“代表工年满43岁的不予续订用工协议”的精神而实施的。因孙兆勤等人最大的55岁,最小的47岁,均已超过续订用工协议的年龄线,加之养路工超编,所以予以清退。清退时,县公路段按省、市有关规定给予他们一次性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4,(3):4-12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辅助-性岗位界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跨地区派遣社会保险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  相似文献   

14.
用工单位与法律规定作为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单位具有共同雇主的属性,《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可以适用于规范用工单位退工的情形。用工单位退工和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具有高度关联性,应当区分不同退工事由和劳务派遣类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8,(2):50-50
2008年1月1日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解除了广大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的很多后顾之忧,劳动者权益从此增添了一道保障。然而,有一部分劳动者却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伞”之外,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受保护范围的限制,非法用工的员工、家庭雇佣的保姆、保险推销员和自由职业人等四类人员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用工调剂是指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不同,彼此之间通过协商,短期互借员工,以解决企业生产淡旺季员工富余与短缺问题,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生产淡季企业员工收入,稳定了企业员工队伍,一举多得。企业用工调剂属于"灵活用工方式",但不同于劳务派遣、帮工队等非标准劳动关系用工形式。为保障用工调剂有序开展,需要加强用工调剂信息平台与协商渠道建设,解决用工调剂所涉及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杭宇 《中国工运》2009,(11):34-36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劳动用工标准,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我国企业用工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于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用工问卷调查活动,其中也专门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企业用211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08,(7):58-59
程延园在《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8年第1期撰文认为,《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缓解劳资矛盾,建立和健全规范有序、合法合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完善劳动合同,规范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在规范用工制度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其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制度覆盖到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规范以及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问:我所在的村子比较封闭,村民多年有不少外出打工的。退伍兵小黄,回到村里后,一直张罗带农民走出去,多几条致富的路。去年小黄带着老赵等几位农民进了城,经一中介所介绍被一派遣公司录用。录用后他们被分配到一建筑工地干泥工。一次老赵受工长的指派在清理工地楼下的杂物时,被楼上掉下的重物砸伤。老赵因此住院,在伤害赔偿上用人单位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建筑公司开始扯皮,用人单位以老赵是在用工单位的建筑工地劳动受伤,用工单位建筑公司应当承担责任。用工单位则以用人单位派遣公司应当给赵某上工伤保险,应上没上派遣公司应当对赵某的伤害赔偿负责。小黄受老赵的委托正在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7,(1):9-9
2006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劳社部发[2006]46号”文件,即《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7年起,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统到2008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基本建立全国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