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6,(23)
正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前后,台湾民众纷纷通过不同方式,深情缅怀中山先生丰功伟绩,表达他们对中山先生的景仰和追思之情。"你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吗?对了,中山博物院。"台北"国父纪念馆"前副馆长曾一士说,"因为它是在1965年11月12日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的。"曾一士说,出于对中山先生的崇敬,台湾很多地方有中山先生的塑像,几乎每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12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龚育之因病在北京逝世。龚育之先生生前,一直关注和思考"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曾多次为本刊撰稿,对《民主与科学》杂志给予了真挚的厚爱和支持。为纪念龚育之先生,本刊重新刊登先生为纪念"五四"八十周年撰写的文章,先生关于"民主"与"科学"的思考,将继续鞭策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3.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因其与孙中山先生结下的深厚缘分,1925年3月21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后的第九天,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永久纪念."中山"舰历经中国近代史上1913年至1938年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伴随着孙中山先生走完他人生的最后八年时间,见证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承载着中华民族那段厚重的历史."中山"舰不仅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南京江宁区西善桥街道姚南石刻公园,有一块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题写的"南京先生纪念碑"。6月上旬,在"南京先生"纪念碑落成仪式上,来自台湾连江县(马袓)北竿乡的乡亲们,在纪念碑前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因"南京先生"结缘;这是一条艰难的"寻亲"之路,因相识更加相知;这是一次两岸乡亲的互动交流,因共同的文化传承而连接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5.
《前进》2020,(10)
正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考进士不第,后退居泰山著书讲学,世称"泰山先生",是理学的开创者之一、著名教育家。孙复与其同时代的胡瑗(安定先生)、石介(徂徕先生)并称为"宋初三先生",对理学的建立有开创之功。在《宋元学案·泰山学案》中有这样的评论:在宋朝兴盛八十年间,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开始创立理学,继而又由周敦颐、"二程"等将其发扬。  相似文献   

6.
韩伟 《传承》2011,(11):60-61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相关问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有很多讨论。冯友兰、金岳霖两位先生的学说中涉及到相关问题,冯契先生在两位先生思想的启示下,创造性的提出了"转识成智"学说。三位先生的思想既有不同也有相通之处,简要地梳理他们的思想,对"转识成智"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倡导"反思"精神。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纪念会上,费孝通先生又论及"文化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文化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先生看来,"文化自觉"过程艰辛,需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明白它的  相似文献   

8.
刘桂生 《北京观察》2006,(12):38-41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近代"文明"理念的倡导者.先生一生奔走革命,没有时间专门研究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元风 《北京观察》2016,(12):74-75
正以改良中山装为代表的"新中装",其根为"中"、魂为"礼"、形为"新",充分借鉴了中山装的设计思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既是向孙中山先生致敬,也是发挥服饰独特的文化标识作用、凝聚民族合力的重要举措。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7日,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理事长蔡武璋先生,以及两位常务理事蔡宪昌先生和陈济康先生,率该协会访问团访问北京,因他们知道笔者一直研究"一国两制",并已看到笔者的一些文章和专著,故尔也顺便约访了笔者。笔者和他们座谈约两小时。  相似文献   

11.
范止安先生于1916年出生,祖籍江苏省如皋市,乃范仲淹文正公二十代后裔。其先祖公议先生,是文正公四世孙,定居如皋北乡。草堂讲学,桃李满两淮。公议先生兼长陶朱之术,因而在如邑有"范半城"之称。文正公流芳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受世人重视的三不朽格言:"立德、立功、立言"。迄今范氏一族世代相传,恪守不渝。范止安沐恩祖宗遗训,加上踏入社会后,受到生活环境的薰陶,则自然地养成爱国爱乡的情操。范止安先生现任香港新亚洲  相似文献   

12.
文史简讯     
《春秋》2016,(6)
正"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与山东学术座谈会"召开11月9日,由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与民革山东省委、山东省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与山东学术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省政协副主席郭爱玲,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主委孙继业出席会议并讲话。郭爱玲在讲话中回顾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丰功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20,(7)
3月29日至30日,台湾反"独"人士王文燮、郝柏村两位老先生先后不幸辞世,国台办于3月30日发表谈话,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对郝柏村先生、王文燮先生不幸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郝柏村先生、王文燮先生民族情怀深厚,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敬重。斯人虽逝,风范长存。期待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为此,本刊刊登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马永祥近期撰写的回忆郝伯村先生的文章,以示对郝伯村先生的缅怀。  相似文献   

14.
黄健 《传承》2007,(9):18-20
2007年6月12日,我接到女儿从北京大学发来的短信,信中说:"龚育之先生不幸逝世了,北京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发表了很多贴子,对龚先生表示悼念"。不久,又接到龚育之先生的研究生学生北大方正春元公司总裁丁绍莲先生的电话,说不久将在北京大学举办龚育之先生的追思会,邀请我参加并发言。龚育之先生对我国理论界、新闻出版界的关心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5.
白雉山 《世纪行》2010,(6):19-21
<正>"诗书敬重吴荀芷,共赏苍松倔性情。"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著名老诗人马万祺先生题赠吴丈蜀先生的诗句。"倔"者,怪也。老诗人不仅对吴的"诗书"才华表示敬重,而且对其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1)
正对陈映真先生来说,"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石盘头,楼仔厝……"是一个神奇的地址,200多年来召唤着亲族。见到陈映真先生夫人陈丽娜女士和先生的宗亲交流时,反复确认排名与族谱,我仿佛听见陈先生爽朗的笑声,却也不禁想,这代代相传的"密语",对不是"陈氏"的我们而言又可以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8月14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石秀诗先生、韩寓群先生、崔俊慧先生提出,不受聘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职务,本公司尊重并同意三位先生的意见,并不再履行其他聘任程序。由此,中国重汽"独董风波"以退休高官宣布不受聘的结局暂告一段落。在人们欢呼网络监督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了鼓励对我市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围专家,促进我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发展,按照市政府《重庆市外国专家"三峡友谊奖"评选办法》的要求,经过严格评审,决定分别授予西南农业大学藤井博、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泰益克等10位先生为2001年度、2002年度重庆市"三峡友谊奖",并予以表彰。2001年度重庆市"三峡友谊奖"获奖名单:两南农业大学日本籍专家藤井博先生重庆嘉顿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法国籍专家安德烈·斯拉格米尔代(ANDRE SLAGMUDER)先生扬子乙酰化工有限公司英国籍专家大卫·韩立(DAVID HENLEY)先生重庆爱立信通讯有限公司瑞典籍专家古宏根(HAKAN GUSTAFSSON)先生  相似文献   

19.
有幸听到上海市委党校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国胜以《鲁迅的"立人"思想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为题所作的关于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讲座,聆听刘教授从其读鲁迅全集,谈到他所理解的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并结合其亲身实践,与我们分享他的感悟,令我享受了全新的思想盛宴,也带给了我无限启迪,引发了我结合本职工作,思考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给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连续两天令人悲痛:29日刚得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毛铸伦先生仙逝,次日一觉睡来,噩耗又从岛内传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王晓波先生也于当日凌晨驾鹤西去。王晓波、毛铸伦先生心怀民族大义,矢志不渝推进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两位先生的事功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我结识晓波兄于1988年。1987年秋,王晓波、尹章义等岛内统派学者,针对"台独"势力篡改台湾历史,成立"台湾史研究会",决定于1988年1月下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