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阐述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含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既对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又为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新的机遇。经济结构调整是未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重要根基,只有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正在和即将进入不同于以往发展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原来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水落石出",从而使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热点问题。西安和全国一样也需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利用新结构理论从产业、需求、城乡、区域几方面深入分析,才能在西安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找准存在的问题,从产业、需求、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策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需求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求不足问题的出现,既有消费不足的问题,也有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而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承认需求不足问题存在的前提下,应着眼于我国已经摆脱短缺经济格局,有效需求依然存在,经济处于上升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基本具备且非常必要。所以,本文提出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我国的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随着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许多新情况。我国应确定新原则和新战略,以应对出现的新情况。应坚持整体性、非均衡性、市场化和有序性原则,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同时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制度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且结构矛盾突出。为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增加就业为首要目标,以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为主要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正>(一)生产因素1.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供求关系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商品的结构矛盾,工农业产品结构调整跟不上居民消费变化的需求多年来,我国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并对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与任务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 ,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也是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 ,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如何理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结构调整并不是一项新的任务 ,我们在不同时期都曾进行过经济结构的调整 ,尽管不同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8.
经济结构问题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近年来,在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重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对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出现了转机,从国内需求、国际收支、通胀指标、劳动就业等方面看,经济在好转.但需求不足、结构不合理、体制不合理还是存在的突出问题.政策推动、拉动需求增长、改革调整、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都是经济发展好的原因.要把握政策方向,需把发展作为主题,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体制创新、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 ,中小企业仍然有发展优势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 ,有赖于总量的持续增长 ,更有赖于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决定结构调整的根本性因素是 :(1)中国短缺经济让位于传统产业普遍供过于求的相对过剩经济 ,卖方市场已被买方市场代替 ,市场消费需求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所在 ,必须适应发展阶段上的市场需求增长的特点和热点 ,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换 ;(2)中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并即将进入WTO ,必须抓住机遇在“有进有退”的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 ,…  相似文献   

11.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问题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其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是由于产业空洞化引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其次,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注重眼前,而应当侧重于长远,充分利用当前各种物资储备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以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为主要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  相似文献   

12.
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深刻指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认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振 ,系由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供给结构僵化、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及体制改革尚不完善等因素所致 ,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体制改革、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途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中央明确地做出了对经济结构实和战略调整的决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注意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如何搞好技术进步 ,以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人才结构调整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导向,采取多种途径主动服务和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是经济结构调整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1997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等问题,力争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验,也达成了共识:即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把结构调整特别是存量资产的重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过程,而且还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做支撑。要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就得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消费结构、市场变化和国际贸易的需要。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依靠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分为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前者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盯住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节点,并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安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所在,经济结构调整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新时期安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取向应当是:(1)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长级三位一体调整的有机结合,使经济获得在较长一个时期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的动力和发展空间。(2)通过观念变革、思想解放和体制创新,来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城乡经济、所有制经济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安徽的结构调整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新时期面临的经济增长、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开放经济的新环境为安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并根据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农村和农业的落后是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瓶颈问题,其出路是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竞争力不强,加工制造业的结构亟待优化和升级,需要形成一批具有辐射能力强的支柱产业;服务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应加大支持和培育,提高水平和档次。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转移,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外科技产业转移加快,并为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事实上,错失经济繁荣后的主动转型期是发达国家科技产业转型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性需求趋同、产业趋同,以及技术结构与市场结构转型的急剧变化和要求。它导致发达国家放弃固守传统科技产业维持经济繁荣的作法,代之以加快科技产业转型和战略调整,催生新的经济繁荣及应对全球竞争挑战。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隋映辉教授的《科技产业转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一书,不仅对我国的科技经济与战略管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