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片说明①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加工、出口基地②喻屯甜瓜③长沟镇万亩葡萄园④农业部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原种猪场⑤鲁西南最大的花卉组培基地——吉洋园艺花卉⑥⑦中国大乔木之乡、全国特色种苗基地——任城区李营镇  相似文献   

2.
全威帆 《先锋》2024,(3):29-31
<正>因“杜宇化鹃”的传说,郫都区被称为“鹃城”。进入4月,城里城外的杜鹃就开花了,一树树姹紫嫣红惹人注目。生于斯长于斯的钟伟,多年来专注于高山杜鹃品种研发和生产。依靠“一叶成林”的植物组培技术提高植物生长速度,解决品种资源依赖进口、育种技术“卡脖子”等难题,钟伟正将本地花卉品种推向世界。在2024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他也将带着自己的组培技术、杜鹃品种向世界展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预计投资107.9亿元,对草海实施8大类工程43个重点项目的保护与综合治理。本文积极探索湿地经济发展"六种新模式",推动威宁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一、探索草海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一是水生蔬菜种植模式。经过三年多试验探索,莲藕、茭白、菱角、慈姑、水芹、空心菜等水生经济植物实验种植成功,今年又从湖北洪湖引进了生物浮床种植技术,开展水上花卉、蔬菜等高新种植模式。该项目一方面转  相似文献   

4.
致富参考     
《贵州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针对过去抢采掠青、破坏母树.无证生产、无照经营及假冒伪劣种苗坑农害农等问题,在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了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制度及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等.并规定了申请领取主要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条件。办理程序和审批权限等。《条例》为贵州苗木种苗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以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提供了法律保障,让各级林木种苗行政执行部门今后的执法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每天清晨5点,余俊材一家便忙开了,妻子打理鲜花门市部,他则驾驶着小货车给县城各单位用户运送花卉苗木. 1992年,余俊材中专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在县级机关工作的机会,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凭借在花卉种植方面的技能和农村娃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在广州一家大型花卉企业当上护花员.经过一年时间对花卉种植技术的钻研,余俊材放弃高薪,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相似文献   

6.
云南,种植花卉的历史达千年之久。早在唐宋以前,昆明就开始人工种植花木。元代,昆明有大量培植的山茶花,到了清代至民国则发展到180种。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龙胆、绿绒蒿被称为云南八大名花,其中山茶已正式成为昆明的市花。以往,云南人养花多为点缀庭院,陶冶性情,而今,花卉已成为云南的一个重要产业,云南花成为继云烟后又一名牌产品。花卉,植物王国涌动着的浪漫云霞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和错综复杂的地形,加上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从热带到极地的相对完整的气候类型,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植物王国"之称。云南拥有16000种高等植物,其中可供观赏的奇花异草、美叶良木近2500多种。这不  相似文献   

7.
信息金桥     
云南将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以烟草业为支柱产业的云南省正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的花卉产业,以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云南省花卉产业有关方面负责人说,云南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考虑培植新产业,除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传统支柱烟草业外,将主要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业和矿产业,而其中"花卉业完全有可能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素有"天然花园"和"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其野生花卉资源达2500多种。近年来,云南省把花卉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全省形成了温带、热带和冷凉球根花卉3大主产区,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宿迁大力推进“五化植绿”新模式。即:农田林网化、林权民营化、植树科学化、植树造林全民化, 非耕地资源利用最大化。2000年以来,全市共植树造林112万亩,植树总量超过1亿株,林木种苗及花卉种植面积累计37万亩,农田林网面积达到800万亩,其中微型林网面积达到200万亩,四旁植树保存株数达  相似文献   

9.
周大丙是乐山市沙湾区范店乡中药材种植协会理事长,与药材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白术、黄连等栽培技术.范店、沙湾、龚嘴等乡镇的农民运用这套种植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效益.种药材致了富的村民们说:"我们能致富,靠的是周大丙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收获时节,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北斗星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温室里大片的菊花顶着花蕾被采收、加工、装箱,准备出口海外。2020年,在辽宁省科技厅科技特派行动专项计划支持下,辽宁省彰武县花卉科技特派团成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屈连伟研究员任科技特派团团长。屈连伟带领项目团队扎根彰武县,选定出口切花菊项目,以彰武县北斗星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辽宁省农科院多年研发的科技成果和领域专家为支撑,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彰武出口切花菊产业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彰武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3,(Z1):120
银川市园林局按照《美丽银川行动2013年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鲜花扮靓凤城,共建美丽银川"活动,重点做好露地花卉种植、节日花卉展摆以及第三届菊展暨第四届花艺大赛工作,引领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积极投身"美丽银川行动",提高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目前已在市区主要公园广场、道路两侧绿地及节点等重要地段种植露地花卉10万m~2,展摆各类花卉23万盆;在市辖三区选择100家庭院单位和小区发放11个品种花籽220公斤,向全市10000户居民无偿提供9个品种3万株花苗,组织全市300户居民发放2700株菊花。  相似文献   

12.
梁伟  赵小刚 《党的建设》2012,(11):20-20
近年来。玉门市立足光照充足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以花卉制种为主的精品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公司集中育苗和农户分散种植相结合、实验示范和科技推广相结合的方式,依托酒泉新亚太公司、东方花卉公司等制种企业,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种植制种花卉,不断壮大基地规模。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05,(3):F004-F004
岳阳市林科所成立于1972年,属岳阳市林业局直接领导,现有在职干部职工80余人。主要从事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技术推广,花卉、盆景及城区生态保健植物的系列与培育,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成立30余年来,先后在农田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业用材林、经济林、水土保持、中国生态森林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部分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鲜花入钵要做到两点,一是选用的土壤要熟土细致,保证土壤的营养和提高成活率;二是放泥土时要边放边摇,不能压得太紧,浇水后泥土会达到适合花卉生长的状态。"2月3日,黔西县洪水镇长堰村花卉基地大棚里鲜花盛开,一场花卉种植技术培训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德兴正向务工的村民们详细讲解花卉剪枝、扦插和装钵技术。"明天就是除夕了,往年,村民们基本上放下农活备年货过大年。"长堰村村委会主任周舍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5.
加快成都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成都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花卉是典型的高效产业 ,我国素有“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 ,我市花卉业发展势头强劲 ,花木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 2 8万亩 ,总产值 9 7亿元 ,均居全省第一。花卉产值在全市经济作物中仅次于蔬菜、水果 ,位居第三 ;另外 ,还种植绿化观赏苗木 1 8万亩。花卉生产企业 (含种植大户 )已发展到l万余个 ,从业人员 1 0万多人。其中温江区花木种植面积已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1 / 2 ,有 1 2万户农产从事花木生产 ,2 0 …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实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能手,在团场的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该团工会采取请农业专家、组织农技人员和种养能手走上讲台"传经送宝",聘请专业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和培训种植、养殖户,利用农家书屋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组织农技人员在农作物各生长环节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出许多种植、养植方面的"田秀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00,(22)
安龙乡地处都江堰市南端,距市区28公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本地的花卉生产得到了蓬勃发展。 目前全乡3538户中就有1490户种植花草、苗木,种植面积达3075亩,产值9000万元。且形成了三圣、铜池、接龙、东风等6个专业村。1999年花卉纯收入达1359万元。根据这一特色,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以农民增收为目的,适时  相似文献   

18.
一、国家水稻工程难题攻关取得突破性成果。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中心等7个单位组织专家攻关,运用培育的新品种和超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的1万亩水稻,双季亩产达1213公斤,创全国最高纪录。 二、科考队徒步穿越稚鲁藏布大峡谷考察获丰硕成果。科考队在这条世界第一大峡谷进行地理、大气、水文、植物、动物、冰川等方面的考察,提出了大峡谷瀑布群的概念;采集了2000个昆虫和植物标本、地质岩石标本以及各河段水样;在核心区发现珍稀原始红豆杉林。 三、我国转基因羊研究获重大突  相似文献   

19.
旌阳区孟家镇以科技示范引路,全镇80%以上的村都有1-3个科技致富项目,80%以上的村干部和60%以上的党员成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全镇采取党员与科技致富能手结"对子",领导干部帮扶联系和共建"双培"科技致富园、党员"双带"示范园等形式,从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重点帮扶"双培"对象156名,帮助和引导他们科技致富.绵河村党支部书记董兆富是个花卉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在80亩以上,每年销售收入100余万元,纯收入50余万元.去年10月,由他帮带的肖洪章等4名村民共同投资18万余元,新建立了一个占地30余亩的党员名贵花木"双带"示范园,长期吸收5-10名党员、村民在园内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适应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我国先后推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和与之相配套的“火炬计划”,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重点,组织精干的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新的突破。 ——生物技术领域。建立了60多种植物花培、组培成株技术,其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