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多元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其政治思想和民主制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还未得到充分地说明.尤其是从民主制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与多元主义的内在要求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政治输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背景下,通过政治输入方式获得政治认同,适应了人们利益表达和维护的参与需求,能够推动法理型政治权威认同的建设,促进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执政党与公众之间双向支持的政治氛围.但是,在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渠道的受限制及不畅通和利益代表的"非代表性",思想文化上对政治输入的排斥,输入主体间的不平等,严重削弱了人们的政治认同.因此,从获得政治认同的目的出发,执政党和政府要担负起提供、维护社会正义的历史使命,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完善政治输入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转型过程也是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重构的过程。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利益分化的特点以及利益差距的扩大和利益矛盾的增多使政治整合成为必要。政治整合必须要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关键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 ,各种有关政治稳定的要素异常活跃 ,它们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快速分化、裂变、重组 ,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有效整合 ,就会发生异质现象 ,从而导致政治不稳 ,甚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因此 ,研究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 ,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尚未成熟,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政治稳定,制约政治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切实解决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的现实给政党政治增添了复杂性,对政党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坚守政党旗帜与适应形势变化之间取得平衡是当代政党变革面临的最大考验.只有持更具包容性的政党纲领、实现从追求同质性到追求共同性的转变,通过协商、对话、吸纳、调和等来寻求最大程度的共识,政党才能既坚持旗帜又包客多样,才能保持活力得以存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本位政治文化是指与和谐理念紧密关联,体现着和谐的精神和要求、原则和制度的一种进步政治文化形态。它具有先进性、主导性、宽容性、继承性、发展性、适应性、认同性等特征。它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主张政治自由与政治秩序的和谐与价值制约、利益与正义的和谐与相互调控、法治与德治的和谐与协作共治。和谐本位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执政党的领导力、政府的执行力、公众的参与力的作用,以形成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又符合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对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主要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社会转型对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对政治认同客体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认同主体发生了从臣民向公民身份的转化,使公民的政治功效感降低,公民的相对剥夺感变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正向多元社会结构演化,建立在单一的社会结构和民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必然要求重构公民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重树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从而使党的执政系统更具有包容力、整合力、弹性纠错力,以适应多元变化的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是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赢得民众信赖的能力,是农村基层政治共同体建构的基石。基于"石墨之都"——湘南鲁镇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伴随国有化取向的矿产资源整合"浪潮"的推进,基层利益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出现治理绩效反差、制度运行异化和价值传播低效问题,使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处于流失态势。破解基层政治信任级差现象和信任危机扩展效应,重塑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必须以施政行为的有效性提升基层政权公共生产力、以制度运行的正义性提升基层政权制度规范力、以价值传播的科学性提升基层政权价值教化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与不结盟、动荡与秩序的总称。国际政治虽然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但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5.
葛汉文 《国际展望》2015,(2):68-84,148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低潮后,地缘政治研究在冷战后实现了世界性复兴。除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学术中心外,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重心向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冷战后,地缘政治研究出现经典思路与后现代主义并立的局面,前者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战略实施及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影响颇大,后者则在本体论、方法论、研究领域等学理思辨方面进展较多。中国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既要汲取古代传统思想的优秀成果,也要吸收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精华,关键是要以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国家利益为目标,将营造周边和平发展环境作为要务,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丰富和拓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整合是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的基本功能和重要历史使命。在我国的民族地区,复杂的族群认同、落后的社会经济、多样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交互影响,社会整合任务尤为艰巨。在执政党引领社会整合的各种途径中,执政道德机制与其他整合机制相互配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长效作用。加强民族地区的执政道德建设,应当以社会整合亟待解决的现实任务为中心,促使执政党的组织个人在权力运行、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各方面努力践行党的执政道德。  相似文献   

17.
18.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困局--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存在两个困局:第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至上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一元化价值体系,与其所标榜的价值多元主义存在根本性的冲突;第二,新自由主义的价值普遍主义是虚伪的,新自由主义宣扬其价值体系"普遍性"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其追求特殊主义利益提供道德掩护.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两个困局,使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运动,正成为转型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形成的遗产是什么?对今天的社会运动有什么影响?200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应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双方就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农民起义、共产主义革命所形成的政治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对话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球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水安全、气候变化、公共领域、环境难民和军事与核扩散等方面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在几个方面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形象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