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呀,好像那春雷响四方。"这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千家万户,并一直流传至今的红色经典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其背后是一段关于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故事。毛泽东:"我希望你们红光社大放红光。"故事要从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说起。1958年3月8日至26日,毛泽东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当时全国各地农村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毛泽东刚到成都就说要到一个合作社看看。  相似文献   

2.
马跃 《共产党人》2010,(13):29-30
学习有很多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次到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温故而知新"。大约是四十多年前就读过毛主席的著作,而且是系统地读,《毛泽东选集》四卷本读了若干遍,五卷本也读了几遍,自认为对毛主席和毛主席的著  相似文献   

3.
李敏结婚时,我同她开玩笑,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当李敏、李讷、毛远新等毛主席的子女亲戚在中南海居住时,我们卫士组要派出专人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毛主席多次对我说过:“毛岸青没有了母亲,毛远新失去了父亲,刘思齐失去了丈夫,李敏虽然有母亲,但又不在他身边,我和江青与孩子又不常见面,有时候一个星期在一起吃一顿饭,他们也需要关心呀!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们。”毛主席的孩子对我们都很尊重,经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说:“敢给知识分子上政治课,你可算工农干部知识化了呀!” 1938年7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又名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由洛川开赴延安参加抗大学员毕业典礼。到延安住下后,张正光邀安征夫和我去看望毛主席。我和安有顾虑:毛主席工作那样忙,是否会接见我们?张说,听人讲毛主席很喜欢青年人到他那里玩耍、谈话,差不多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去。  相似文献   

5.
1937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组织上派我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负责照料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第二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毛主席突然找我谈话,说有一个外国医生要来延安工作,为了表示对外国客人的尊重与盛情,打算让我去照料他的生活,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几乎愣在那里.说实在的,在毛主席这里的工作刚刚熟悉,毛主席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从心里舍不得离开毛主席.再说,我这没进过这堂门的放牛娃,和外国人打交道,工作干不好可咋向组织交代呀……毛主席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他缓缓站起身来,一双大手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怕啥子哟,小鬼,慢慢学嘛,工作会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迎接兔年的大喜日子里,我再次想起了毛主席,想起了当年我见到毛主席的感人场景。1957年5月,我正在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请曾志、水静和我吃饭 笔者:(即本文的整理者马社香,下同.——本刊注)这次您在庐山,曾和水静(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本刊注)一起下山,接贺子珍与毛主席见面? 朱旦华:很自然的一件事,几十年了. 记得我上山的第二天,邓大姐去大礼堂参加预备会,我就在方志纯房里写材料.我用五六天时间把邓大姐要的材料整理了一遍.大约上山一周后,方志纯过来通知:毛主席要请我吃饭.我又惊又喜,忙问老方:“你去不去?”方志纯摇摇头说:“我又不是女同志.”我一下子真是喜糊涂了,没有听出方志纯的“话外音”.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03周年那天,我们来到九江县水厂宿舍,拜访曾在毛主席身边当过随卫的饶和生。饶和生已离休在家,现年67岁,中等个头,红光满面,说话声音宏亮,言谈思路清晰。“现在可以说了!”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采访者,饶老感慨地说:我是1955年3月到中南海当战士,1958年5月转业到九江县。在毛主席逝世前的18年里,我没向任何人透过这件事。要保密呀!我父亲经常念叨说,毛主席是大救星,见到毛主席都是有福份哪!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直到他去世都不晓得自己的儿子在毛主席身边当了1150天的随卫。饶者翻出一叠报纸说:近几年,我…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是一本二十世纪六十生代红遍中国和世界的"红宝书",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其产生与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林彪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突然得知被任命为福建省委书记,韩先楚说,若是毛主席不知道,就准备推掉这个职务,请中央另行选人派人/我是带兵打仗的人,从未做过地方工作,不懂怎么抓经济,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不上也得上呀 1966年12月,中央给福州军区和福建省委发来电报:"增补韩先楚同志为福建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周武 《党史文汇》2013,(2):56-57
《党史文汇》编辑部:我是贵刊20多年的老读者,从1988年由部队转业到山西晋中市政府系统工作,便一直把《党史文汇》作为必读的期刊之一、责刊每期的文章我几乎都要通读一遍,有的还读了若干遍,如2008年第9期刊登的黄克诚大将《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2012年“百年史辨”栏目的系列文章等.  相似文献   

12.
1938年七八月间,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对内称抗大六大队,我任校政治处主任)全体同志由洛川去延安参加抗大学员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结束第二天上午,随营学校政治教员欧阳平、政治处宣传股长安征夫提议说:"咱们去看望毛主席,并向毛主席汇报吧。"又说:"去看毛主席当然是很好,就是怕他太忙,没有时间。"我说:"毛主席很喜欢和青年交  相似文献   

13.
密码     
<正>那天,我有事外出了一会儿,回到单位,小张立马对我说:"阿健,怎么办呀?"我问:"什么怎么办呀?"小张说:"刚才局长来到办公室,拿出一张银行卡给我,让我帮取5000元钱,他下午要用。然后他就急着去开会了。"我说:"你就去给他取吧。"小张哭丧着脸说:"我到自动取款机上一插卡,竟然想起没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8,(12)
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上世纪50年代,一曲《鄂伦春小唱》唱遍大江南北。改革开放40年,鄂伦春自治旗猎民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超市和小广场,安装了路灯,硬化了路面,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猎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一匹烈马一杆枪"的狩猎生活成为鄂伦春人永远的回忆。如今,在祖国北疆呼伦贝尔市,多民  相似文献   

15.
开心乐园     
《北京支部生活》2012,(13):70+64
您能从上图中找到图示中的小动物吗?小幽默害怕被伤害妻子问丈夫:"老公,你爱我吗?"丈夫爽快地回答:"爱,肯定爱呀!"妻子不信,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丈夫急忙说:"我哪敢呀,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陶重笳同志自1991年起,应本刊之约,先后撰写了一系列回忆毛泽东的文章,如《忆毛主席夫于调查研究的言传身教》、《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等等,陆续在本刊发表。1996年,作者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该书面世后,在广大课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农纷纷投书本刊,场谈应想。这里选发奖中之一。认识和接触陶鲁布同志,是1981年他到国家体改委任顾问之后的事。转眼,15个年头过去了。最近,陶老把他的最新著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一书送我,我一口气读了两遍,仿佛是陶老给讲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一位患者手臂溃疡、流脓不止,登门求医.医生当机立断,将溃疡面挥刀割去,说:"好了."患者惊愕地问:"好了?"医生反问:"你是来治什么病的?"患者答:"溃疡、流脓."医生说:"对呀,现在溃疡没了,脓也不流了."患者急了,嚷着:"可我在流血呀!"医生耸耸肩,无奈地说:"那我没办法.这不归我管."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常用联系人""喂,王金凤,你好!""吕书记,您好!您怎么知道是我呀?""我手机里有你的号码呀,当然知道是你!"……这样的"电话故事"天天都有发生。平时群众给我打电话,我基本都知道来电的是谁,每次说出来电人姓名的时候,对方都要激动一番,一般讲了正事儿还要拉家常,一讲就是10来分钟。  相似文献   

19.
正毛主席大大小小的活动我都经常在场拍摄,基本上他出去我就跟着,甚至他散步我也照照片。还记得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当他走上一个山坡时,后面上来一个老太太,她大声问:"主席,您来了?斯大林同志来了没有啊?"周围的人都笑了。罗瑞卿说:"想不到你还挺有共产主义精神的。"1957年11月14日至16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争画     
建国初,齐白石精心作了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后托人送给毛主席。毛主席很高兴,特意在中南海设宴答谢齐白石,并邀请郭沫若作陪。 席间,毛泽东为齐白石敬酒,感谢他送的印章和画作。齐白石一愣,说:“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画呀?”毛泽东笑吟吟地拿出一幅金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则站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