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词语修辞是利用词语本身及词语与具体语境的联系等条件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类型。 在词语修辞活动中,人们对词语的运用可以概括为选择和变异两大手段。词语的选择是从众多的词语中精心选取最适合于题旨、情境需要的一个,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即是古人所说的“炼字”。词语的变异则不同,它用词的着眼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些媒体和学者在热炒一个词“包容性增长”,对这一词语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溢美与久旱盼甘霖般的期待。“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由亚洲开发银行近年提出来的,其全部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下不为例”必有例陕西省烟草专卖局王德甫不知从何时开始,在处理党员违纪问题时,「下不为例」一词颇为流行。眼下,虽然在文件和讲话中很少见到这一词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下不为例」的痕迹。就这个词语本身而言,并无什么错误,问题是怎样使用,使用之...  相似文献   

4.
“下不为例”必有例陕西省烟草专卖局王德甫不知从何时开始,在处理党员违纪问题时,「下不为例」一词颇为流行。眼下,虽然在文件和讲话中很少见到这一词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下不为例」的痕迹。就这个词语本身而言,并无什么错误,问题是怎样使用,使用之...  相似文献   

5.
对“濠梁之辨”的重新解读应立足于辨明“惠施”一词为指称还是指代。当“惠施”一词作为指称时,“濠梁之辨”中惠施的论证与其所持的哲学思想相互冲突;当“惠施”一词作为指代时,“濠梁之辨”中惠施因混淆概念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民”一词,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频频出现,多达136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个个响亮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明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党同人民心连心。  相似文献   

7.
黄志高 《党史文汇》2009,(10):51-55
“党八股”一词足人们耳熟能详的。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号召整顿党内存在的“三风”,其中一项就是反对“党八股”的文风。但是,“党八股”这个概念并不是毛泽东所首创,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恰恰是毛泽东所批评的“左”倾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3):13-13
废弃了几十年之后,一夜之间,“汉奸”这个带有强烈政治含义的词语,突然间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语境之中,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某论坛甚至还发起了“当代十大汉奸”的评选活动,北大教授孔庆东也怒骂某些记者为“汉奸”。在当今的语境下,为何“汉奸”一词又重出江湖,成为热词?  相似文献   

9.
李想 《当代党员》2009,(12):35-36
“要是你早些年来,恐怕连我的办公室都进不了,那时一有记者来,社区居民就要围着反映问题。”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瑜康社区党委书记刘忠美一脸轻松地说。瑜康社区的居民以江北城拆迁户为主,下岗失业人员多,矛盾尖锐。为此,瑜康社区设立了接访室、连心牌、回音壁三大民意通道,畅通居民诉求。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上点击“百度”,查询“统筹城乡”一词,这一词涉及相关网页高达187万多个。毫无疑问,当今,“统筹城乡”已成热词,广泛出现于报刊电视、会议文件之中,出现频率之高,为近年来少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查摆问题整改阶段,从报纸杂志、网络信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要算是“有待”。比如:政治学习肤浅,有待进一步加深;廉洁自律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大;宗旨意识和全局观念薄弱,有待进一步强化;民生改善缓慢,有待进一步加快;整改措施不实,有待进一步加油。如此这般的“有待”,到底“有待”到何时?像这些“虚拟”之词,听来让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4,(2):47-47
“与时俱进”一词并非中国现成用语,而是由中国古语“与时偕行”“与时并进”等词语演变而来《周易大传》“文言篇”在解释《周易·乾卦》中的“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说文》注曰:“偕,俱也。”意思是说,君子终日勤勉努力,与时并进而不息。  相似文献   

13.
安然 《党员文摘》2008,(5):48-48
成功在于自己的努力,而机会更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创造。在关键的时候,不妨“再进一步”,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速录”,一个让人倍感陌生的词语,但就是这个陌生而新鲜的词,却拥有一段传奇而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魔力     
快乐大叔 《党课》2009,(6):99-101
快乐大叔是搞文字工作的,按说文字工夫也还过得去。但这几年看报纸、看帖子、看稿子,却越看越着急,不为别的,就为好多语言不讲究,甚至不负责任,造成好好的中国词语“支离破碎”“黑白颠倒”。比如最近在各种媒体以及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空穴来风”一词,原本的意思是“既能来风,必有空穴”,翻译成白话文是说传闻有一定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话说廉洁     
康国平 《共产党人》2009,(19):54-55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诗人屈原的《招魂》一诗中。古人把廉洁解释为“不受日廉,不污日洁”:明人顾炎武说,“廉耻,立人之大节,人之不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古人讲的是对廉洁一词的高度概括,我们现在讲的廉洁,就是作为领导干部不谋私利,清白为官。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这才是廉洁自律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对“老年人发挥余热”之说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报刊上经常出现“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提法。有时一些领导同志在报告中也常用“余热”一词。很多人后来逐渐明白,“余热”一词是名为褒奖实为贬义之词。故近年来已不大用“余热”来形容老年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了。最近,一家报纸上有一篇报导,小标题为“45名离退休党员乐呵呵地发挥着余热”。看了这篇报导,想想这个标题,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为居民做好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仅仅是发挥余热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们所称的老年人发挥的“余热”的含义。按照词义,“余热”无非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多余的热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人向重风骨。注重风骨,是文人的为文之道。检点史书,较早谈到“风骨”一词的,当是155年前南梁的刘勰,他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里,专列“风骨”一篇,释“风骨”曰:“怊怅述情,必始平风,沉吟铺词,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说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才能形成格调劲健、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后来唐代的陈子昂把这称为“汉魏风骨”。近世的辞书,也把“风骨”解作“民即文意,骨即文辞”,认为风骨包含内容、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报刊上经常出现什么建立“粮食银行”或“绿色银行”的报道。“XX银行”这一提法,已成滥用之势。“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在英语中原意为“在钱的柜子”。由于我国过去曾以银为通用货币,经商的店铺也称行,放在翻译的译为银行。现在银行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因此,上述援引“银行”的提法显然是不确切的。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因此,在宣传中使用上述提法已属违法。请写作诸君慎用之。慎用“银行”一词  相似文献   

19.
薛艳丽 《先锋队》2011,(11):51-51
《辞海》释“俗吏”为:“眼光短浅、不学无术的官吏。”《汉书·贾谊传》中则说,“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理。”可见俗吏一词,主要是对没有作为官员的一种品评。但如今,从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之高度,不妨要求各级官员一下——不做一介“俗吏”。  相似文献   

20.
在标题制作中巧用情景,是使标题灵动传神的捷径。巧用情景与巧用动词有相近之处,但不是一回事。两者在使标题摆脱干巴、呆板、静态方面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有不同,巧用动词是在关键词上动脑筋,而巧用情景则是在炼字锻句巧妙组织运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