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警察法》修改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严肃工作。以公安部公布的该法修订草案稿为基础,《警察法》的调整范围应当涵盖所有设有警察的国家机关及其警察;确定警察身份应当根据其人事关系、编制类型和警务特征等进行综合考量;应当对警察职权与非警察职权、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划出明确界限;应当对警察权按照责权相应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应当规定在遵循中央与上级集中统一领导,尊重地方和下级自主权的原则下,实行中央和地方公安机关的法定职权分工。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法》相关内容与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和管理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修改《人民警察法》势在必行。对《人民警察法》的修改,要准确定位、明确性质,并据此作出若干具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警察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国家颁布施行了大量的警察法律、法规。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从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使我国的警察法体系逐步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警察法》),从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人民警察制度,并在法律上得以认证,解决了广大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我国人民警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依法行使职权的有力保障。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有几点细腻性问题需要补充或析清。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是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基本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对此条法律的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形象。从履行职责的主体条件、时间条件、内容条件和责任条件等四个方面对此条款作出比较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民警察法》应当成为我国警察法体系中,统一规范各种体制警察组织的职权、综合适用的基本法。它规定着我国警察权的基本类型,包括第一层次的公共安全管理权与警察刑事执行权,第二层次的治安管理权、道路交通管理、消防、出入境等公共安全管理权和刑事调查、刑事侦查、刑罚执行等刑事执法权,规范各种警察行为、措施、方法等职权表现形式;警察组织是警察权的基础,只有规范了警察组织才能设定警察权;警察权与警察职能通过警务活动来实现;《人民警察法》贯穿着履行警察职能、执行警察职务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警察权的宪法属性应当在《人民警察法》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警察权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应当厘清。警察权不属于司法权,其在司法程序中承担的司法辅助职权不影响警察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清晰划分;警察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涉应当谨慎,要有清晰和明确的权力界限。对公民住宅安全、合法财产和通信自由的干涉须严格恪守宪法人权保障条款的精神。以此三方面审视《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其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现行的《人民警察法》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施行,该法实施近20年。客观地说,一部法律能够实施近20年表明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判断一部法律是不是良法,其评价的标准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实施时间的长短不失为一条评价标准。我国现行的《人民警察法》实施近20年,堪称良法,只有良法才能达至良法之治。《人民警察法》之所以堪称良法其标志性的意义在于它是确立我国人民警察制度的奠基之法,是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职权的授权之法,是规范和约束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监督之法,是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警察素质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法》是我国警察法律体系的一个基本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民警察制度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是人民警察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它,全面贯彻它,努力把人民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健全我国回避制度体系,在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法律作出回避规定的基础上,人民警察法也引入了回避制度,但其在回避对象、回避事由、回避程序、回避规则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做法的分析,结合公安执法实践,针对我国人民警察回避制度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达到防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回避权益,健全法制之效.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法》的颁布实施,对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执行《人民警察法》,必须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加大公安工作改革的力度,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决推行科技强警战略。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关于保障制度的规定,既要服从服务于公安执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要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这样才能使立法稳当可靠、结构层序分明和保障恰到好处。只有通过逐条进行解析,才能确定修订草案稿警务保障方面的规定是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人民警察的职权,是《人民警察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人民警察能不能依法行使职权,是《人民警察法》能否得以贯彻的关键。所以,本文专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笔者认为,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必须坚持做到: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  相似文献   

14.
拘留作为一项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相当广泛。由于拘留立法的分散性、复杂性,加之拘留理论的滞后性,以及司法人员自身素质的参差性,导致了拘留司法的多样性、随意性,出现了诸多与立法本意相违背的做法,甚至陷入了有法难依的误区。但因为一些错误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司空见惯,故而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就适用拘留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及其对策一抒管见,以期抛砖引玉,对提高司法人员执法水平和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暂缓执行拘留是附有条件的暂时不执行拘留,是全面按期履行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例外。《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暂缓执行拘留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实施也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暂缓执行拘留是附有条件的暂时不执行拘留,是全面按期履行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例外。《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暂缓执行拘留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实施也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枪,在不同身份的人手中,其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从宪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保障人权角度看,《人民警察法》对使用武器的表述不严谨,歧义很大,其关键核心是开枪问题,通过司法程序确认警察开枪使用武器的合法、正当、适度;惩治不合法、不正当、不适度开枪使用武器,开枪失控、滥用、乱用、无节制,任意扩大枪害程度,破坏法治的开枪行为;规制开枪纳入司法审查监督,更能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警察履职,维护政府威信。  相似文献   

18.
警察制度及其理念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法治警察是法治国家和警察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树立法治警察新理念。《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应当以法治警察新理念为基础,才能适应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经济效益观念和市场竞争观念,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作为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事业单位,它相对独立地拥有资产,承担其负债,运行其业务,尽管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注重社会效益,但它同样需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和市场竞争观念,做到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作为核算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规范的《事业会计准则》,也理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同时,作为高层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的《事业会计准则》,就其先导性,即领先于实务并指导实务的发展而言,还应具有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民警察法》第32条与第33条的冲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法》第32条、第33条都是有关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方面的规定,但第32条规定必须执行决定和命令,第33条规定有权拒绝执行。这既是警察法律所确定的警察职务关系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以法律形式确定人民警察只能履行法定范围内的职责,但在警务实践中常常感觉到“必须执行”和“拒绝执行”二者前后矛盾,主要是上级的决定和命令包括不包括超越法律、法规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上级是指人民警察所属的警察机关和上级警察机关,还包括不包括党委和政府;警察机关和党委、政府及其各级领导作出的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是否都应拒绝执行等等,在警务实践中很难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