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探讨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二律背反”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结道德带来消极影响。道德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就是说,发展市场经济一定会造成道德滑坡。这种市场经济和道德水火不容的观点究竟如何?符不符合历史和现实?这是我们在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无法搞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受影响。应该说,市场经济和道德“…  相似文献   

2.
吴雄丞 《求实》2002,4(11):22-24
当代世界对人类社会历史未来走向问题的看法不外乎三种 :“永恒论”、“趋同论”和“取代论” ,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 ,社会主义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发展 ,“取代论”是当之无愧的真理。随着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 ,世界社会主义必将会走出低谷 ,出现全面的复兴与高涨 ;马克思主义必将在当前和今后新的实践中 ,研究新情况 ,总结新经验 ,回答新课题 ,提出新思想 ,从而得到新发展。马克思是“千年伟人” ,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4.
《求是》2003,(6)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时候,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这既给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回答。经过长期思考,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强烈反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应当怎样理解它的重大意义?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人类认识水平的每一次提高,思想活动的每一次升华,都是时代孕育和催生的结果,都是在回应和解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必然是一个敢于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和斗争,无疑是最为重大的政治主题。经过80余年的较量,社会主义虽然有过高歌猛进,但到上个世纪末不仅没有取得优势,反而暂时处于低潮。这是所有社会主义者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跨入21世纪后,一些与此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依然令人困扰:垂垂老矣的资本主义为什么还能“老当益壮”?“青春年少”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并未“身强力壮”?其中的主要根源和基本教训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哪里?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作出回答。一、潮起潮落:不改历史的走向20世纪初,列宁曾经根据资…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是发人深省的提问。“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是振聋发聩的回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的这个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当70年后的今天追忆这段历史时,  相似文献   

8.
杜贵祥 《求贤》2006,(8):23-23
啥叫领导?领导者的职责是会么?“提任务,教方法,指方向,抓落实”这“十二个字”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领导学》中关于“出主意、用干部”这一内容的创新与细化。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也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回答。比如,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界定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对过去讲的“始于毛,成于邓”怎么解释?等等。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自我价值?如何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这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并经常谈论的话题。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价值观不同,每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回答,也大不相同。有的人认为个人体能、智能、德能、技能等等都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个人自我价值本质上是属于“私人专利”,只能“归我所有”、“为我所用”,因此,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私利的获得”、“私欲的满足”与“个人理想、愿望的实现”。现代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却认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现时代,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是否必然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顺序是否可以有某种跳跃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历史,是否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党的十三大的报告告诉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论,还是搞机械论、空想论的原则问题。一、合乎历史规律的跳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其固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有一个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普遍形式。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重大课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路明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概括的十一条主要历史经验,从历史与逻辑、现实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3.
常修泽 《前线》2008,(7):21-23
人类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发展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多样性”。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中的一种。这里仅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特点和内在主要支撑,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这一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对于推动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实现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首先,这是围绕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一部80年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从他…  相似文献   

15.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吸烟对健康是有害的”,也有人认为“吸烟对健康是无害的”。这两种看法,那一种看法对,这需要实践和科学来回答。那么形式逻辑对于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帮助没有?用形式逻辑的话说,不同看法之间的关系就是判断之间的关系。形式逻辑并不研究判断之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统一战线问题是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毛泽东说:“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又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那么,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统一战线是否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这个法宝是在统一战线经过历史性转变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孟月 《党员文摘》2006,(9):40-40
过去,矿工下井时常常带上一只金丝雀,因为这种乌对毒气反应很快,在矿工中毒之前,金丝雀就能作出反应,所以对于危险情况能预先发出警报。像金丝雀一样,细菌也可以在人类之前察觉到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但问题是,要了解细菌的“感觉”,谈何容易?难道谁能“逗”细菌,让它们和人类交流,告诉我们它们闻到毒气了,尝到苦味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与外国交往中,与苏联交往的历史最长,关系最深,恩怨也最多。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的苏联观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毛泽东对苏联怎么看?为什么会这么看?他的苏联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何在?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一.历史的恩怨对建国以前的中苏关系,毛泽东有个总结性的看法,即苏联“有四个好”,也有“四条错误”,“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①1956年9月,毛泽东在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指出:“苏联一般来说,总的是好的。他们有四个好:马列主义,十月革命,主力军,工业化”。②在毛泽东眼中…  相似文献   

20.
问:贵刊在第一期就党的性质的有关问题请专家进行了解答。形式有创新,话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这种方式很好。关于“两个先锋队”的提法,我们不少学员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两个先锋队”到底与一些西方国家所说的“全民党”有什么区别。我感到,这是帮助大家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请予以解答。答: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首先讲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十六大将党的性质的表述由原来“一个先锋队”拓展为“两个先锋队”,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党以前就不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