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在中共党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背景、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异说纷呈。同时,理清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及中东路的问题的关系,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中东路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的史鉴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曾长期领导白区工作。1929年7月,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刘少奇来到东北,出任巾共满洲省委书记,直接领导了中东路斗了。凡在领导中东路斗争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对中苏之间发生的中东路问题有许多独到的论述,并就巾东路斗金提出了一整套策略原则。本文就这两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关于中东路问题的几点论述国民党南京政府出于亲帝反苏外交政策的需要,指使东北地方当局不断挑起反苏事件。1929年5月27日,发生“哈尔滨事件”,7月10日,挑起“中东路事件…  相似文献   

3.
"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在中共党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背景、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异说纷呈.同时,理清"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及"中东路的问题"的关系,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中东路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的史鉴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1):66-67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间的区域性事件,美国插手其中,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既是美国长期对东北的利益需求使然,同时也为了避免废除其在中国治外法权,从而有利于美国操纵和利用南京政府,使其为美国在华和在东亚的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5.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起因、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因此,有对此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和评价的必要,从历史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应对中东路事件的策略,实际上是以共产国际六大的"第三时期"理论为依据的。陈独秀三次致信中央,对中央处理中东路事件的策略以及大革命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传统观点对这三封信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陈独秀丧失革命立场,形成取消主义思想的重要标志。客观地分析,陈独秀的三封信尤其第二封信中虽然包含错误意见,但正确的、有价值的主张占主导地位。然而,当时的党中央认为这是陈独秀已沦为托派分子的标志,最终把它作为开除陈独秀出党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1929年7月,东北地方当局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怂恿、支持下,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破坏了1924年中苏共管中东铁路的协定,制造了“中东路事件”。这年的8、9月间,福建省委根据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领导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东路事件”的由来十八世纪末,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和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和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从1897年至1903年  相似文献   

8.
目前,史学界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说法很不统一。基本有种说法:其一,认为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中央总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为中央总书记。其二,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为书记。其三,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3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9.
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关于会师的时间问题,至今有3种说法:"4月上旬"说因为与历史文献不相符,早已被史学界所否认。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历史上,铁路在国家开发与列强对外侵略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铁路的修建往往带动了其周边地区乃至该区域的开发与掠夺.由于铁路对地区发展与侵略的重要性与日俄两国的国家政策目的的一致性,使得双方在东北都专注于对修筑并控制铁路.双方围绕中东路进行了长久而不断的争斗.中俄之间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前后,日本"积极活动",最终掌控中东路,独占东北.中东路事件反映出其在东北的国际关系上的重要性,也见证日俄在东北的侵略与相互之间的斗争,同时也折射出东北乃至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与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3-F003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载有中共满洲省委分别于1929年7月20日和8月8日写给中央的两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八一”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落款处署名“之启”。据考,“之启”是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时所用的化名,有时也称“赵之启”、“子棋”。这两份报告中刘少奇详细阐述了省委三次修改示威游行计划的理由和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满洲省委的这位卓越的领导人不唯上、不唯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情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1929年7月10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由于受了蒋介石的误导和对形势作…  相似文献   

12.
诚实的原则     
有时候讨论起孩子的培养,同事会问我,什么是原则。我认为原则就是你个人认为重要的、不可放弃的、必须要维护的、不愿承担其损失的一些观念和事件。比如说坦白、诚实就是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与中东路工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阳 《世纪桥》2009,(5):19-20
刘少奇在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正值中东路事件发生,并由此引发了中东路工人运动。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两次亲临哈尔滨直接领导工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究竟有多少个?或者说党领导的解放区究竟有多少个?多年来,史学界流行的说法是19个。笔者经过查阅有关史料,认为19个的说法不准确,为此提出质疑。在提出质疑之前,要首先弄清一个问题,即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查中共有关文件,大体上自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初,均采用“抗日根据地”的提法,此后,采用“解放区”的提法。例如,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  相似文献   

15.
不尽职尽责就是腐败郭德现在,一提起反腐败,在未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中有一种说法:反腐败是对当官的来的,与普通党员没啥关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广大群众看党员是否腐败,主要是看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是否勤政廉洁,是否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看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史学界在研究李大钊与吴佩孚的交往时,注意到了共产国际、苏俄政府“联合吴佩孚”的方针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有人提出,李大钊是1921至1922年间“争取吴佩孚工作的主要执行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根据。对李大钊与共产国际“联吴方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的重要课题,应该引起党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中出现的新的事物。与其他任何新的事物一样,它的出现总会引起各种不同的议论。在这之中,有几个否定它的合理性的说法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种说法认为,家庭规模经营“有长久的适宜性”。意思是说,家庭规模经营在“长久的”过去是适宜的,在“长久的”以后也是适宜的,改变它是不适宜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惩治腐败靠的是法治,不能寄希望于自律。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全面。惩治腐败当然要靠法治,但严格自律,防微杜渐,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也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中东路事件中共产国际的策略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向斌 《理论学刊》2003,2(3):104-108
由于共产国际建立的特殊性,联共(布)始终执其牛耳.在初期它还能和各国共产党平等地讨论问题,列宁逝世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对世界革命利益和苏联国家利益的矛盾,共产国际往往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结果给兄弟党的革命造成负面影响.共产国际在中东路事件中采取的策略就是以苏联国家利益为核心的表征,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共党内持不同政见者同中共中央的分裂,另一方面导致中共中央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香港缘何能顺利回归祖国于桂华认为香港地区是英国与清政府签约“租借”去的,“借债要还”,租借时间已到,英国归还,中国收回顺理成章,势所必然。这种说法不无一点道理,但它模糊了最本质的原因,不能令人信服,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我认为,中国收回香港的因素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