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5年5月9日,陆徵祥、曹汝霖、施履本三人将二十一条亲自送往日本公使馆。曹回忆这次经过,余心感凄凉,若有亲递降表之感。陆徵祥跟他说起以前随节俄馆时,俄财长维德为租借旅大问题跟杨儒谈判,磋商不洽,竟将条约摆在公案上令杨  相似文献   

2.
沈葆桢少时胆子极小,夜里听见猫叫都害怕。沈母教以儒家道德观念,问曰:你敬仰历朝历代的忠臣孝子吗?葆桢回答:当然敬仰。沈母随即举例说古代忠臣孝子九死一生、百折不挠的故事,问儿子:你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弱冠之年,给自己改号为涤生,以求改过自新。十年过后,他从苦读的考生变成了入直的翰林,可是反躬自省,发现身上毛病不但涤除未尽,反而越来越多。于是痛下决心,勇猛改过。贪睡恋床,不能黎明即起,他就骂自己一无所为,可耻;喜欢吟诗作赋,寻章摘句,而没有把精力用于经史等有用之学,他认为症  相似文献   

4.
◆周善培对梁启超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做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个是能动人,读你的文章,没有不感动的。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个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有许多文章还是使人不厌百回读的。你这几十年中,作了若干文章,你试想想,不说百回读不容易,就是使人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陈独秀初见沈尹默,大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  相似文献   

5.
大概是受到嗣父行伍生涯的影响,袁世凯自小虽然轻视读书,却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喜好兵书,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相似文献   

6.
◆蒋廷黻认为,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被罢黜,是林的终身大幸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相似文献   

7.
丁宝桢做山东巡抚时,大太监安德海以给太后置办龙衣为名,出京沿运河南下,丁命人将其捉拿押解到济南,亲自审讯。安德海破口大骂,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奉太后之命南下,你们抓我是自寻死路。丁宝桢当即反驳:太监出宫违反祖制,我作为封疆大臣也没有接到朝廷的圣旨,你这一定是欺诈无疑。于是决定先斩后奏,连夜将安德海正法。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曾国藩由衷称赞:稚璜(丁宝桢字),豪杰之士矣。  相似文献   

8.
19274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8日,他在南京宜布成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大革命受到严重挫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正式作出“分共”决定,国共合  相似文献   

9.
制度话语是制度建设理论的基石。话语转换反映了话语演进的客观过程,话语建构体现了话语创新的主体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转换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反映了制度形态、制度思想、制度表达的内在一致性。建构新时代的制度话语体系,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本体资源、主体资源、文化资源、介质资源,不断提升话语解释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起始点;不断提升话语传播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中介点;不断提升话语认同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落脚点。话语建构也要与提升制度自信意识紧密结合,切实将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转化为制度认同和制度自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0.
郭台辉 《探索》2020,(3):62-75
政治学学科在20世纪形成两大竞争性的话语形态,即以美国行为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话语和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革命话语。中国政治学恢复学科建制之初,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为政治底线,既延续革命话语又吸纳现代化话语。两种话语在内容上的竞争性可以分解到形式上的主体、过程、理想三个话语单位,并在政治学专业教材中得到具体展示。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专业教材可以发现,两种竞争性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一个更替过程,21世纪后开始凸显现代化话语。这两种外来的学科话语之所以能在中国政治学竞争性地存续,得益于"中国特色"话语的调和与统合,但建构稳定发展的中国政治学话语需要反思这两种话语遗产,并进一步建构真正自主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1.
从近代以来看,中国道路是一条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互相交织的阶段。在这三个不同内涵的阶段中,中国社会形成了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中心的各种思想和话语表达方式。"站起来"是指中国人独立自主的走向现代化,这条道路后来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以"革命"为核心思想的话语。"富起来"主张寻求自身发展道路,追求不同于西方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现代化,这一探索形成以"改革"为内容的社会全方位变革。"强起来"则是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自信"为意识形态的基础,强调只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呼唤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目的之一是加强或提高中国话语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着力解决内外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水平,一个是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其建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和系统创新,又要精心打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要打造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主要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体系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自由的事实不时受到一些美国政治家质疑。他们脱离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抽象地讨论中国政教关系,以根源于基督宗教历史经验的美国话语,解读中国宗教自由状况,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对于中国政教关系的和谐也是无益的。正确解读中国宗教自由状况,必须去除美国话语遮蔽,实现宗教自由中国语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未来,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要培养善于讲故事的行家里手,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要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把中国渴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期盼讲好,主动面对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消除基于西方中心论的话语对中国形象的歪曲。讲述有温度的中国故事,一定要真实,既自豪地讲成绩,又直面问题,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口号,而是一个长期艰苦努力的知识建设过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与世界学术体系接轨在经历了"照着说""接着说""对着说"三个阶段后,未来还会形成"领着说"状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开放的,基于学理的,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比较重视构建话语体系工作,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执政能力。新时期,我党要重视话语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创造性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系统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理想图景,以凝聚民心,共同奋斗,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积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坚持正确的建构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语言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不仅仅是对客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走到今天,已经下了世界上最精彩的一盘棋。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自信,这是非常遗憾的。中国崛起是以一种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即中国模式进行的,今后也会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去承载、表达、传播党的信仰、纲领、政策主张和自身建设理念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构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迫切需要新的话语去表述.新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是以执政合法性为基础范畴,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概念,以党政关系、党派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为基本概念,坚持时代新要求与历史继承性相结合,坚持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的统一,坚持在尊重实践、依靠实践、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打造新话语,坚持用简约、朴素的话语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