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雨欣  商意盈  刘羊 《创造》2014,(3):16-17
正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教育:更重公平更多农家子弟上重点高校【报告】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的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这有助于社会纵向流动,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16,(3):10-11
2016年全国两会,"十三五"规划将描绘中国未来5年的美好图景,提出若干实打实的民生指标,备受关注和期待。本期图解用规划中的相关数据,为未来5年的中国民生图景"画像"。  相似文献   

4.
民生历来是省级两会的重要话题,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新年伊始的省级两会上,各省代表委员们围绕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慈善社工等民生民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擘画美好生活新图景。  相似文献   

5.
吴启飞 《群众》2022,(22):16-17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字里行间洋溢着我们党满满的民生情怀和带领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不变初心。省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列入盐城发展的“五大考题”之一。盐城市就业创业、参保扩面、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工作,获得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人社工作一头担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为此我们紧扣“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民生新举措、描绘的民生新图景在盐阜大地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6.
千里怀川,欣欣向荣。笔者日前在焦作看到,由于该市政协近年来对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党委、政府对政协的建议虚心采纳,"看病太贵、上学太难、污染太重"这些困扰民生的"死结"渐渐松扣,一些社会隐患得以及时化解,百姓生活呈现出和谐、美丽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7.
正入春的八桂大地,乍暖还寒。但一幅幅幸福祥和的民生图景,让每一个亲历亲见的人心生暖意。翻阅广西去年的"民生账单",我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超过8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实现了9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个以上贫困县摘帽、1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军 《今日浙江》2011,(2):14-17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科学发展之要。近年来,我省坚持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步伐不断加快。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以民生改善推动改革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哲生 《浙江人大》2011,(4):16-18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民生贯穿始终。未来5年,政府将从提高劳动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夯实民众的幸福基础,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和谐"诉求中度过"十一五"的中国人,将带着幸福愿景面向"十二五"。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1,(21):28-28
坚持民生优先,是我区水利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的一大原则。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民生水利放在水利建设之首,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水利问题,让广大老百姓在水利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一个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构成一个个闪亮的、引人注目的“民生指标”,人们可以从这些“民生指标”中,展望五年后的百姓生活图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民生指标”有许多是约束性的,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凸现出政府的责任。“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民生指标”的数字,浓缩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重中之重,目标明确,内容实在,便于接受人民的监督。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凝聚人民意愿的国家战略意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6)
<正>佛山市三水区在广东省首推"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从细微处快速改善民生,让更多的群众受益。2014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在全省首推"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从细微处快速改善民生。在2014年举行的两次民生微实事立办制项目评审会中,7个镇街的143个申报项目,有72个项目通过评审,共获得激励扶持资金  相似文献   

13.
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现代化的一个新阶段,即民生发展时代。与经济发展时代相比,民生发展时代有自己特定的体制需求,这种特定的体制需求决定了民生发展时代特殊的改革逻辑和和特定的改革框架。民生发展时代为中国未来改革奠定新的基点,只有基于民生发展时代的体制需求和改革逻辑,中国才能跳出前30年形成的"窠臼",不断拓展新的改革空间,获取新的改革动能,开创新的改革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是中华文化中治国理政的优秀传统。先秦时期出现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对当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党在近些年将民生问题提升到了战略位置,形成了"民生政治"。当前的民生建设涵盖社会保障、基本物品、教育发展、就业收入、住房保障等五大领域,在现实中体现为一个庞大的公共政策体系。公共政策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障,通过持续改革强化政策的公共性,以可行能力为视角完善公共政策、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民政工作将更加聚焦到"三基",即基本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我们要紧紧围绕"三基"工作任务,在做实民生获得感上下功夫。一、学习新思想,更加突出基本民生兜底的重要性。党中央提出"人  相似文献   

16.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近期中央相关部署,可以看到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处于质量型民生建设时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升民生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共同着力:一方面,在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领域内进行深层次的利益结构调整,以存量改革推进质量型民生建设;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合作共识并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以社会合作保障质量型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3,(4):91-91
莫良元在《学海》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司法法治图景作为法治文明对司法系统的逻辑本真要求,在应然的层面为转型社会司法法治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范式,藉此对司法的实然运行状态及前行轨迹进行理性的关照。在司法改革的实践图景与司法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关切中,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21,(14):后插1-后插3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担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在杭州市西湖区,共同富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今年上半年,西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9.3%左右,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蓬勃发展;4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首批16个民生综合体为百姓送上"大礼包"……  相似文献   

19.
正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浙江省宁波市民政系统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绘就幸福民生新图景。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激发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新动能"十三五"时期,宁波民政事业取得新的成效,为宁波民政进入新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现实依据,推动宁波民政事业迈向新的征程,积蓄起奋力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人为本"的改革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所在."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就是要坚持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改革的主体定位是人民群众和改革成果要为人民群众共享.我们党己将执政的重点指向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