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6,(3)
正苹果计算机乔布斯的故事,加上英国知名导演丹尼鲍伊与英国影帝麦可·法斯宾达诠释,是吸引影迷的组合。电影《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取材自华特·埃塞克森所写的《乔布斯传》一书。影片集中在苹果三个指标性产品的发表会,结束于1998年i MAC计算机的问世。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任内历经大起大落又大起的过程,还有与大学时代的女友生下的女儿丽莎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刘潇 《新东方》2008,(1):57-60
一、研究动机 电影,虽说有高于生活的艺术成分,但它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的,可以说电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个国度真实风貌的反映,是一种“症候”。往往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浓缩一类人,可以归纳一个道理,可以提炼一段历史。电影通过表演连接生活与符号的表意系统,正因为如此,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除了观赏其带来的视觉刺激,更加去领略其中的象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3D电影借助双镜头摄像技术生成了较之2D电影透视感更强、更逼真的影像,进一步拓展了直观真实和超现实真实的美学空间,带给观众更强烈的感官愉悦和沉浸效应,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但3D电影也普遍呈现出内容空洞、叙事弱化、形象扁平、形式虚假等高碳病象,其根源在于艺术文本中客观真实的缺失。合理配置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尤其是注重文本客观真实的营造,提升低碳美学价值是3D电影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美国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因病去世。那段时间,有关乔布斯的种种话题都受到热捧。乔布斯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智慧却会永世长存。2011年6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苹果的哲学》,作者李屹立提前提炼出了乔布斯一生的商业智慧遗产。本书从乔布斯的个人创业经历,  相似文献   

5.
第一堂课:深度理解“人性”.而非技术。 在乔布斯的哲学里,设计很重要,设计是手段,但不是本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电影表现的艺术角度入手,以西方电影史上影响巨大的电影艺术创作为载体,将现代电影观念对“真实”的不同表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现代电影观念的形成期、现代电影观念的日趋成熟期以及现代电影观念的飞跃期,力求清晰描述战后西方现代电影观念的发展轨迹,从中洞见未来电影观念发展的趋向,也使人们对电影本性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媒体     
《环球》杂志 2011.10.9 乔布斯的忠告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在患胰腺癌8年之后去世。“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乔布斯这段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的讲话,在他去世后被网络用户迅速转发。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12次列车》,看过电影的人无不对电影中果断指挥列车后退、避免被洪水淹没的女列车长留有深刻的印象。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影片主人公应该是一位当年年仅24岁的列车乘警李日奎,只是由于当时艺术创作的需要,他才成了一个幕后英雄。日前笔者在沈阳对李日奎老人进行了独家专访,从而有幸还原那段历史的真实场景,进而揭开了埋藏在电影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真实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卸任首席执行官后,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将乔布斯称作“苹果之魂”——他善于凝聚技术愿景与审美情趣,并藉此引领苹果的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一个人的离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中国更引发了一系列的大讨论。人们都在探求乔布斯成功的要诀是什么,都在询问下一个乔布斯将出现在哪里。乔布斯的成功离不开他基于"改变世界"这一理念的不懈创新追求,更离不开背后法律、金融、教育科技等文化体系的强力支撑,可以这么说,乔布斯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李克强近期渎过的书之一是《乔布斯传》。这本书讲述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是一个极简主义的痴迷信徒,他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做减法,将产品中所有冗余的成分剔除。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1,(30):28-29
34年传奇从家中车库开始 苹果传奇始于一九七六年,乔布斯家的车库。 乔布斯和友人史提夫·沃兹尼克自行组装一台电脑,两名年轻人有个伟大的梦想:推出一台人人买得起的电脑。  相似文献   

13.
社会     
《上海支部生活》2011,(11):48-49
就在苹果粉丝还在为iPhone 4S的不给力愤愤不平的当口,让人悲痛的消息传来——苹果公司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晚间(北京时间10月6日早间)宣布,公司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史蒂夫·乔布斯当天去世,终年56岁。法新社援引乔布斯家属的一份声明报道,乔布斯在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苹果公司当天将股票停牌。(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14.
每当苹果公司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总会成为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最近的新款iPhone5S“土豪金”更使得为数众多的中国网民讨论得不亦乐乎,一个总是困扰中国人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企业像苹果公司那样?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相似文献   

15.
林演 《今日海南》2008,(2):44-44
我没有去看李安的《色戒》,虽然很多朋友都向我鼓动去看看,但我还是没有去。我知道虽然电影是改自言情高手张爱玲的小说,而且故事还是有原型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在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史海里,曾有过这段沉浮的一叶,而在当代大导演的全面的改编下,一定已经不是那个充满悲壮的真实。所以没有去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与苏州工业园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时指出,研究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如果成果获奖摆在那里,就只是一个花瓶。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发明需要企业的支持。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占领世界市场的像"苹果"一样的产品.国内一家知名网站日前做的调查显示,有63.3%的人认为中国目前不会出现"乔布斯"式人物;28.9%的人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出现像乔布斯这样的人;只有7.8%的人认为,20年后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型人才。也许这份调查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人,但却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     
《创造》2011,(8):14-14
商界 乔布斯:闪辞苹果CEO "不幸的是这一天已经到来。"史蒂夫·乔布斯8月24日以这样的措辞,正式宣布不再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虽然业界普遍认为,罹患癌症的乔布斯正式让位不过是早晚的事。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仍然引发新一轮报道热潮。  相似文献   

18.
张生 《民主与法制》2011,(33):35-35
美国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于1O月5日去世后,在全球果粉及众多民众的追悼声中,一向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SOHO中国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潘石屹不甘寂寞,再次突出“奇招”,于6日上午发布微博,建议苹果董事会马上生产一千元以下的iPhone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并认为“这是对乔布斯的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9):44-45
还记得那个手拿iPhone站在舞台上被世人瞩目的乔布斯吗?现在,这位苹果之“神”却告诉他的崇拜者:我干不动了。 8月24日,当他宣布辞去苹果公司CEO一职时,业界哗然。作为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人物,乔布斯亲手打造的“苹果帝国”不仅书写了IT业的新时代,而且引领着这个行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李宏宇 《今日广西》2007,(16):17-19
“执著如怨鬼,纠缠如毒蛇” 崔永元赁“实话实说”出名,自从主持那个节目以后,他的说话能力与幽默天才就一直被无数观众认可。但从7岁开始,真正藏在他心底的艺术情结却不是电视节目,而是电影。上小学时,崔永元住在北京郊区一个部队大院,一出家门正对面就是电影放映室,那个年月,业余文化生活何等枯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