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磊 《法制与社会》2013,(36):133-134
刑事诉讼法学界对于沉默权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也一直呼吁我国的刑事诉讼法采纳沉默权的规定。但立法一直未给予积极的回应。本文关注的重点并非沉默权制度,而是沉默权之中的“沉默”在证据法上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文章从证据的概念和证据的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沉默”并不具有证据能力,因而不能作为证据采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尚不具备确立沉默权的社会条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沉默权的确立为背景,着重分析了沉默权生长的社会条件,并由此认为:中国目前的“本土”环境尚不适宜引进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制度的核心是“任何人无自证其罪的义务”,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享有的重要权利。本文从其起源与发展开始,对沉默权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将沉默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分析了沉默权制度引入民事诉讼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沉默权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如何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辩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后,沉默权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司法实务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刑诉法研究的热点。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不仅“深入的理论探讨尤其是必要的实证分析十分不足,对建立这一制度的正负效应以及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立法模式深入探究不够”①,而且“似乎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尚未充分了解,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②。更有甚者,对于沉默权的概念及含义都众说纷…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社会上流行的“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悖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侦查破案用政策,审判处理难兑现”的困惑,以及在沉默权制度冲击下法律界和舆论界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质疑,试图结合实践与理论,为“坦白从宽”正名,探讨在我国建立坦白从宽的法律制度的意义,引导法律立足现实的价值取向,实现刑罚惩治和预防犯罪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构建,不仅要考虑该制度与现行法律制度的配套与衔接,而且还要研究与该制度相关的共生制度的设计与协调。“辩诉交易”、“证据开示”和“沉默权”是刑事诉讼程序构建的三个孪生兄弟,中国控辩协商制度的构建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证据开示制度和明示的沉默权制度,否则,辩诉交易的引进与移植,就如同澳大利亚的牧场主开始从南美洲只引进了“仙人掌”而忽视了“夜蝴蝶”一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沉默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沉默权制度的概念、沉默权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对沉默权的不同观点以及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否确立“沉默权”原则对于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应否确立“沉默权”原则问题,学界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争。否定说的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不宜确立“沉默权”。主张此类观点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在我国应当暂缓设立沉默权制度。因为我国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且强调司法活动实体公正的国家,目前尚无设立沉默权的条件;对我国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而不是超越现实搞什么“沉默权”。①有的人认为,确立沉默权以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不语,既包括不承认犯罪,也包括放弃了辩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引进沉默权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无法回避沉默权这个话题,从中外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对比有沉默权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我国司法实践中证据运用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是沉默权本土化的主要障碍,而引进沉默权制度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对我国证据制度的重新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问题与侦查讯问是紧密相关的,沉默权制度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行为策略的实施和利益的分配。传统上关于沉默权问题的探讨过于抽象和意识形态化,无法使人得出对沉默权的理性认识。以经济学的市场商品理论来理解沉默权,从崭新的视角审视这一制度,帮助研究者们全面、理性地认识沉默权,并借此分析侦查讯问的互动状态,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护无辜者。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问题与侦查讯问是紧密相关的,沉默权制度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行为策略的实施和利益的分配。传统上关于沉默权问题的探讨过于抽象和意识形态化,无法使人得出对沉默权的理性认识。以经济学的市场商品理论来理解沉默权,从该视角审视这一制度,帮助研究者们全面、理性地认识沉默权,并借此分析侦查讯问的互动状态,得出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护无辜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赵世禹 《中国司法》2002,(12):32-34
前言关于沉默权制度及其在中国的设立与否,已经有相当时间的争论了。虽然目前众家言辞尚无定论,但这种探讨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是有益的。笔者希望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学习,并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以一种符合中国司法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完善现存司法制度的角度来借鉴沉默权制度。笔者称此种制度为“有限沉默权制度”。一米兰达规则的制定“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你可以打电话给你的律师或者亲友。”这是许多欧美影视作品中警察拘捕犯罪嫌疑人后所说的第一句话。这些话已经广为熟知,但这些言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制度是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权利的制度,受到各国青睐.同时它作为一种制衡司法机关的手段,同司法侦查对立.因此,只有立足于我国的法治实况,客观准确地剖析沉默权制度,理性全面地审视我国的“本土资源”,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沉默权制度,从而追求更高的效率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导言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沉默权问题的兴趣渐浓,部分报刊上还就我国应否确认沉默权进行了专题讨论。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似乎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尚未充分了解,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而要认真地探讨在中国刑事诉讼中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沉默权制度有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沉默权制度之我见——以“美国式”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弘 《政法论坛》2013,(1):107-114
美国人的沉默权不是米兰达规则赋予的,而是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的,米兰达规则的基本功能是要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沉默权,并把过去那种默示的沉默权制度转化为明示的沉默权制度。中国新近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中增加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默示的沉默权制度,而当下的任务就是要使这项制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6.
陈挺  黄磊 《法制与经济》2008,(12):36-38
引进沉默权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无法回避沉默权这个话题,从中外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对比有沉默权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我国司法实践中证据运用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是沉默权本土化的主要障碍,而引进沉默权制度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对我国证据制度的重新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与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并不冲突,二者在实现法律正义、执法公正方面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有助于鼓励被追诉者放弃沉默权,提供真实的口供;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相结合,更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法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问题是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仍是诉讼法学和司法界争论的热点。对于我国能否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国内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肯定论和否定论。笔者认为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其条件日渐成熟。本文仅就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所具备的法制基础略作分析。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和我国刑事司法民主化进程是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总的治制环境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它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移植与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刑事沉默权制度的沿革及移植沉默权应遵循的原则沉默权有三层含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有权拒绝陈述;不因拒绝陈述而被作出不利于己的法律推定。这一制度源于十七世纪英国的利尔伯案件,利尔伯以“自己不能控告自己”为由,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得到了最高立法机构的认可,被告人的沉默权遂成为英国刑事法律原则之一,并在1898年的《刑事证据法》中得以明确。美国最早移植了这一制度。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此后又通过判例从程序上对被追诉人的沉默权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将告知被追诉人有权…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肯定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一刑事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必然性,对有关“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一刑事政策的误解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之间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