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讯问的内容 (一)被告人简历中关系到从重、从轻处罚的情节需问清,主要问刑事责任年龄的大小,是否是累犯等。 (二)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参与人、经过、结果,要问清、问明。 (三)对犯罪性质、涉及定性的事实、情节,要重点问细、问透。 (四)被告人供述中如发现新的犯罪疑点,新的犯  相似文献   

2.
法庭讯问过程中公诉人对被告人讯问的程度对于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查清案件主要犯罪事实,增强庭审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庭审讯问的技巧并指出了庭审讯问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诉人在庭审中对被告人的讯问,有别于侦查、批捕、预审、审查起诉阶段,已经从以突破案情,补充、固定和核实证据为主,转为以揭露、指控犯罪为主,应当注意运用相应的讯问策略与技巧,提高讯问效果。一、被告人当庭翻供案件的讯问策略  当庭翻供分为全部翻供与部分翻供、一直翻供与首次翻供;从公诉人是否预见来分,分为意料中的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首次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对公诉人来讲,讯问的压力与难度是很大的。当出现翻供情况时,公诉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沉着冷静,迅速调整讯问思路。2.讲清法律,晓以利害,指明出路,打消…  相似文献   

4.
公诉人在刑事公诉案件的法庭调查过程中讯问被告人的目的在于通过讯问被告人,再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证明犯罪性质,分清罪责轻重,使被告人作出真实的供述,并运用事实和证据,对法庭辩论中可能提出的辩护理由予以预防性的驳斥,瓦解其辩护观点所依据的“事实”基础,为公诉观点的发表和答辩确定论点和论据,为法庭辩论奠定扎实的事实基础,圆满完成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庭上讯问有其特定的条件和环境,被告人在开庭时心理上的变化,审判人员的讯问以及辩护人的发问和被害人陈述自己受害的过程及有关的诉讼请求,往往会给公诉人讯问带来程…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调查中先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可以认为庭审中对被告人的主讯问是由公诉人承担的。这样,如何在庭审中讯问被告人,就是摆在公诉人面前新的课题。下面结合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工作实  相似文献   

6.
刑事审判程序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这一程序将对起诉案件的所有材料进行全面、彻底、深入的验证,并从实体上裁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刑诉法对庭审方式作了重大改革,明确规定了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公诉人、辩护律师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可以讯问质证和进行对抗性的辩论等。笔者以为,作为辩护律师,适应庭审方式的改革,注重庭审讯问质证,是提高刑事辩护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质证对象质证就是以讯问的方式,对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提出质疑,从而确认其证明作用的诉讼活动。正确进行讯问质证,首先应当明确质…  相似文献   

7.
抓住关键情节讯问法。在庭审发问中,公诉人在吃透案情,充分作好庭前准备的前提下,在特别注意倾听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人发问的前提下,在准确判断出,凡是影响认定犯罪的关键情节,即是讯问的关键情节的同时,便应紧紧抓住这些关键情节进行讯问。这样,  相似文献   

8.
9.
法庭调查由审判员为主改为公诉人为主讯问被告人,加重了公诉人在法庭上指控犯罪。证实犯罪的任务和责任。提高庭审讯问水平,取得最佳庭审效果,是公诉人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本文拟从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浅探几种讯问方法和注意事项。一、遵守和运用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一确定的思维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命题自身必须保持确家的合Q刚奇同一个月明讨提中要保持确定的思想。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偷换或混淆概念、转移或份换论题。在庭审讯问中,这两种逻辑钻误是较常见的,一方面是公诉人问句中的语词歧义或设用概念;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全面熟悉案情,预测被告人在法庭讯问时的态度。 一是通过认真、详细地阅卷审查,吃透案件事实,特别注意认真审查被告人的历次供述,与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掌握被告人虚假供述与其他证据的矛盾,以及虚假供述的焦点问题。二是强化审查起诉的讯问。这既是法  相似文献   

11.
“一对一”强奸案件的客观证据一般较少,常见为言辞证据。检察机关对“一对一”强奸案证据审查与判断时,遇到被告人翻供,有时会直接动摇整个定罪基础。对此,承办检察官应先通过对言辞证据分析,理清案件事实主线,其次注重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确认被告人的辩解是否合理,从而判断其有罪供述是否值得采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的庭审方式的施行,庭审讯问已成为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对于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证实公诉机关指控的准确性,进而对被告人正确地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庭审讯问所具有的公开性、抗辩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也使得公诉人的庭审讯问面临许多困难和考验,尤其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被告人当庭翻供、拒供等现象,更加大了公诉人庭审讯问的难度。如何做好庭审讯问的工作,笔者认为,除了吃透、吃准案情、充分准备外,讲究讯问的策略和技巧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出庭公诉中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的策略和技巧略抒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韩勇 《法学杂志》2003,24(1):38-39
庭审讯问是出庭支持公诉中的一项主要工作 ,而出庭支持公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也是检察机关揭露犯罪、打击犯罪、教育群众、履行法律监督、维护法制尊严的重要手段。庭审讯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庭支持公诉的成败 ,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刑事法律能否得以正确地实施。笔者结合自己出庭的经验教训 ,略谈体会如下 :一、庭审讯问的地位和目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法庭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 ,由原纠问式审理 ,变为抗辩式审理 ,这对我们公诉人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公诉人在庭审中通…  相似文献   

14.
新的庭审模式将法庭调查活动的主角由法官改为公诉人,所以如何通过对被告人的讯问,清晰地揭示犯罪事实,便成为公诉人艰巨而又相当重要的任务。 讯问是一种多结构的诉讼活动:从刑事诉讼角度看,讯问是收集证据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讯问是讯问者与受讯者之间的特殊的心理接触;从信息论观点看,讯问又是收集对案件有意义信息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讯问还具有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的作用。因此公诉人在法庭上如何讯问,绝非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它还涉及到公诉人的法学理论素养、对案件事实的熟悉程度、社会经验、气质风度和临场…  相似文献   

15.
讯问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讯问的预定计划,防止讯问偏离预定方向,避免讯问语言不能准确体现讯问意图和有效地表现讯问谋略、方法的情况出现,讯问人员在讯问时,必须对讯问语言有效的实行控制,使讯问人员始终占有讯问的主动权,有效的驾驭讯问活动,顺利推进讯问,最终实现讯问目的。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庭审过程中,有的被告人当庭翻供,有的被告人拒不认罪,有的被告人作出种种无理辩解。面对这种被告人当庭不认罪的情况,如果公诉人置之不理,会显得公诉人无可奈何,从而强化被告人拒不供罪的侥幸心理,难以取得好的庭审效果。所以,面对被告人不认罪的情况,公诉人要有策略地讯问,力图达到促使被告人认罪的目的。但是,公诉人庭审讯问又不同于侦查讯问,如果不能通过有策略的讯问使被告人认罪,则切忌在庭审讯问  相似文献   

17.
新的庭审模式将法庭调查活动的主角由法官改为公诉人,所以如何通过对被告人的讯问,清晰地揭示犯罪事实,便成为公诉人艰巨而又相当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庭审中公诉人对被告人的“讯问”探析杜玉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这一规定,是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使公诉人、辩护人、合议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采用规范、法理与实际三者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分析了新庭审方式在庭前程序、庭审程序、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审决机制四个方面的七大特点,并对新制度做了定性和评估。尔后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庭审制度的运行条件和背景,指出:在我国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庭审制度改革,将受到本土资源的顽强抵抗、限制和改造,其中包括文化、政策、制度和实际资源的四大限制,造成不彻底的实质化、不充分的对抗性、不完全的平等制以及不够规范的操作方式。而运行中的最大矛盾是控辩式程序与追求实质真实的冲突。第三部分提出了改革完善庭审制度的构想,即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灰色模型,改善的主要路径是磨合、调合与局部和全局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首先,庭前要讲战略。是指公诉人在总结以往丰富的庭审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心研究,探索各种类型的案件、各种类型的被告人、各种类型的证人的各不相同的表现,总结、概括、抽象出其在庭审中接受质证时的心理状态和具体表现的一般规律,站在“一般”腑瞰“个别”的高度,有针对性地设计质征方案。 其次,庭上要讲策略。是指公诉人在庭前充分预测,准备的基础上,针对庭审中具体案件、具体被质证人的不同情况,运用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灵活敏捷地设计询问方式和选择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