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是为了各自经济利益李长久美国以伊朗“发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积极谋求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由,最近宣布将中断与伊朗的一切投资、贸易关系和全面制裁伊朗,并呼吁其盟国采取同样行动,向伊朗施加压力。但是,美国的主要盟国或明确反对或态度晗昧。这一情况再次表明,冷...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里根政府又遇到了一场政治风波。有记者借用人所共知的“水门事件”,把这场风波称之为“伊朗门”事件。现在,事件来踪已有大致眉目,但去脉如何,尚难逆料。底细真相,至今未曾挖出。 这场举世瞩目的事情触发于去年十一月一日贝鲁特一家杂志的一条消息:美国十八个月来曾多次向伊朗运送武器,以换取在黎巴嫩被扣的美国人质。三天后,美国国会公布,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法兰曾于  相似文献   

3.
近,俄罗斯宣布它将恢复同伊朗的军事技术合作。这是俄领导人向美国下届政府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俄罗斯将严格奉行“国家至上”的原则,致力于坚持保护“自身的民族和经济利益”。俄此举表明,在武器市场上,美再无法“卡”住俄罗斯了。  1995年,美俄双方曾签署了关于俄停止向伊朗出售武器的秘密备忘录。美国当时答应帮助俄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一些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以补偿俄在军火市场上的经济损失。当然,俄还想通过这种合作,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安全上加强同美国的关系。  但五年过去了,美国不但没有帮俄争得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4.
误读一:伊朗人真的恨透美国吗?西方媒体对伊朗的报道喜欢带着有色眼镜,大多数国内媒体又很容易"跟着西方走"。国内媒体上的伊  相似文献   

5.
开罗专电 一九八六年,美国同苏联在中东的争夺有增无已。美国要继续保持住已占有的上风,而苏联则改变了过去的僵化的外交,转而采取灵活策略,力图摆脱被动局面。 美国的主要做法是:以反对恐怖主义为由打击苏联支持的利比亚和叙利亚等激进国家,同时拉住埃及、约旦、摩洛哥温和派国家,鼓励他们同以色列发展关系,保持美国垄断中东和平进程的地位,排斥苏联;在海湾地区采取两面手法,在明处支持阿拉伯国家对付伊朗扩大战争的威胁,暗中与伊朗来往,提供武器,企图寻找可以同美合作  相似文献   

6.
1、伊朗作出妥协的可能性在增大伊朗不会轻易放弃铀浓缩活动。但是,面对进一步升级的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动武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加之国内派系斗争的加剧,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面调整立场的可能性不能捧除。在核问题上,伊朗历来推行以强硬为主的“迂回战术”。  相似文献   

7.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包括:控制中东石油资源、以"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为核心改造中东、借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名、瓦解美国在中东最后一个公开对手伊朗并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巴初露端倪,主要是:改变前任政府的强硬作风,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人中的形象;一如既往地捍卫以色列的"自卫权",对巴勒斯坦人的处境表示一定的同情,支持其建立国家;对伊朗和叙利亚等所谓的激进国家采取包括对话在内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总理埃尔巴坎8月10日出访伊朗,一周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飞抵德黑兰,成为6年来出访伊朗的第一个叙利亚政府首脑。此两次访问不仅时间相隔甚短,而且是在美国加紧制裁伊朗的背景下,所以引人注目。 叙利亚多年来一直是伊朗的盟友,是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唯一阿拉伯国家,其总理出访伊朗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美国竭力促成叙利亚和以色列媾和之际,却去和美国的仇敌伊朗靠拢,不免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在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达马托”法案,决定对在伊朗和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的非美国公司进行制裁的情况下,埃尔巴坎不顾美国警告,毅然出访伊朗,并同德黑兰达成价值为20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更引起美国的愤怒。那么,既然美国反对属预料之中的事,伊,土,叙领导人为何仍要接触?  相似文献   

9.
是否对伊朗动武考验美伊两国尤其是布什政府的战略意志连日来,美国武力攻打伊朗的传闻不时见诸报端,海湾局势充满紧张。但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美国一方面大军压境,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重申,美国没有入侵伊朗的计划,将继续通过外交方式向伊朗施压,以解决双方间的矛盾。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4月份更迈出重要一步,前往叙利亚访问,寻求叙和伊朗合作,以解决目前美国的中东困局。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美国政府准备把伊朗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并有可能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公布这一决定。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造成伊朗核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双方博弈的关键仍然紧紧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后,美国和伊朗两大对头的博弈再度升温。双方的矛盾仍然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美国死死抓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不断向伊朗施压;而伊朗则充分利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优势,频频给美国制造麻烦。  相似文献   

12.
伊朗最关心的是美国提供安全保证问题以及结束美国的制裁、恢复同美国的贸易关系和外交关系在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将六国外长会议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转交伊朗方面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能否打破僵局,促使伊朗与欧盟英法德3 国和美国恢复谈判。据报道,伊朗目前正在研究这个新方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伊朗已经做好就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核问题展开会谈的准备。但伊朗同时也明确表示, 反对一个预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13.
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美国和伊朗围绕伊拉克乱局和伊朗核问题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双方的备战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美国是否会在短期内对伊朗动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海湾地区再次战云密布,美伊之战似乎又逼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陈铭 《瞭望》1995,(21)
伊朗顶得住美国的经济制裁吗?本刊特约记者陈铭德黑兰专电美国总统无林顿4月30日在纽约宣布中断美国与伊朗的所有贸易和投资关系,5月8日又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消息传到伊朗,使充满神秘色彩的首都德黑兰凭添了因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紧张气氛,商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专电 美国军舰10月19日摧毁了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海湾局势更趋紧张。 在此之前,美伊在海湾发生过多次冲突,但美国的作法看来主要是炫耀武力,威慑伊朗,原因之一是伊朗没有直接袭击美国护航的军舰或悬挂美国旗的油轮。10月16日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将失去信誉。据说,美国权衡再三,才  相似文献   

16.
德黑兰专电 美国总统里根最近公开承认美国早在十八个月前就与伊朗进行秘密外交接触之后,遭到伊朗当局的矢口否认。虽经里根苦心经营,断交已经六年的美伊关系未获转机。 里根的秘密外交在于争取被亲伊朗的黎巴嫩组织扣押的美国人质获释,而其基本的目的则在于改善美伊关系。在伊朗看美国的用心,是很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日前,人民网记者采访了著名军事专家彭光谦少将,就网友关注的"美国是否将对伊朗军事打击"作出分析——彭光谦介绍,伊朗一直是美国的心腹之患,搞垮伊朗,拔掉这个眼中钉,一直是美国的迫切愿望。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以后,有了一定的余力考  相似文献   

18.
近日美国增兵伊拉克,第二艘航母战斗群也奉命奔赴波斯湾。人们纷纷猜测“布什舞剑,意在伊朗”。但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和国务卿赖斯则公开表示,美国“并未计划对伊朗发动战争”。究竟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手?一旦动起手来,伊朗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吗?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制裁伊朗能够奏效吗?本刊特约记者徐长银华盛顿专电美国白宫5月8日发表声明宣布,克林顿总统已于7日晚签了一项行政命令,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这项命令将于30天后开始生效,它将禁止美国人或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货物、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一切贸易往来以及为这...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