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扬 《政府法制》2005,(21):4-6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长篇小说 《第二次握手》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大 江南北,其作者张扬却被冠上“反党”的罪 名遭到逮捕并被“内定”为死刑。胡耀邦同 志对这一冤案极为关注,两次组织人员调 查论证,为《第二次握手》及作者张扬平反。 在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著名作 家、本刊文学顾问张扬先生回顾了胡耀邦 同志为《第二次握手》及他本人平反的过 程,热恃讴歌了胡耀邦同志尊重事实、尊重 科学、珍惜人才、坚持正义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都知道佛二次握手》这本书。然而,知道《第二次握手》的人多,知道其作者张扬的人恐怕不算多;在《第二次握手好反过程中,知道该书是在耀邦同志亲自过问下平反的多,知道背后还有一位挽救过张扬生命的迭官李海初的人恐怕更是寥寥无几了。李海初,生于1929年,退休前为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他就是本文题记中,张思之先生给予崇高评价的法官。在张扬的近作《<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卜书当中,对李海初已有着墨不少的描述和评价,已超出了对于救命恩人的感激,而更多的是对一位公正的执法者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我打开《南方周末》“实验特刊”,读完了《没完没了之海灯案》一文。该文调查对象共五人,各执其辞。唯独海灯的养子兼弟子范应经的谈话耐人寻味。范氏咒骂作家张扬,公然说:“他是一个流氓作家0我永远不会见他,也不会告他,和这样的人打官司有辱我的人格,也有污法师的阴灵。”我读过张著《海灯神话》,根据张扬先生在该书中对范氏的态度,根本不可能有与范氏相见一面的愿望,更不可能有谋面子范氏的表示。可是,范氏的“我永远不会见他”缘何而发?此事还美关系到张扬是否是作家之中的流氓问题。于是我与张扬先生通了电话。当我谈到范…  相似文献   

4.
“追捕”     
著名作家张扬曾以一部《第二次握手》,令千百万人为之热泪盈眶;本期刊载的这篇短文,写的是作家生活中亲历的一件小事,读来却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第三只眼睛看律师”,是本刊刚刚开辟的一个新栏目,众多的社会名流将汇集在这里,对律师以及律师现象发表看法,或褒或贬,是为了鼓励,也是为了鞭策,目的在于纯洁律师队伍,使律师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七十年代初,《第二次握手》以手抄本的形式传遍全国,作者张扬因此被投进牢狱,内定死刑。这件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显著名的文字狱之一。“要不是有一位故意拖延‘执行死刑’的法官,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的及时,那么(第二次握手)可能就过早的成为您的遗著了。”“我庆幸自己可以活下来继续同丑恶作斗争”。张扬是一个斗…  相似文献   

6.
池墨 《政府法制》2010,(1):18-18
曾以《第二次握手》闻名全国的湖南著名作家张扬于2009年11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打了湖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湖南省作协内部的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关注,从而“砸碎腐败坚冰”。张扬说:彭克炯原来只是泪罗县一个打字员,“通知都写不好”,只是因为丈夫长期担任领导秘书,她就进入作协而且一路提升。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张扬是在国内及海外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他写作的《第二次握手》一书,在“文革”时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因而遭受“四人帮”陷害入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拨乱反正的决策挽救了他,是胡耀邦同志亲自过问才使得他得以彻底平反。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本刊特将张扬先生正在写作的《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以第一时间选载。第一章因《归来》身陷囹圄被捕─—湖南浏阳大围山区─—1975年1月7日1975年1月7日,南方农村阴冷潮湿的上午。男女老少社员们都忙着出工。10点半左右,工间休息时分,生产队队长来找我,…  相似文献   

8.
拙作《第二次握手》(以下简称《握手》)中塑造了一位优秀的中国留美女物理学家丁洁琼。作品中的她参加了当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并做出了贡献。长篇小说《握手》是1979年7月出版的。同名电影1981年在全国放映。约在1983年,当时发行量达150万份的《大众电影》杂志以《<第二次握手>在美国放映引起哄堂大笑》为题发表了所谓“一群留美中国学者的来信”。一些报刊纷纷转  相似文献   

9.
近日,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了由本刊专栏作家张扬撰写的《谎言重复一千遍》一书,本书以大量的事实彻底揭露了已在中国流传了二十年的“海灯神话”,对当前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对《谎言重复一千遍》一书进行了摘编,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归来     
张扬 《政府法制》2006,(20):40-41
《第二次握手》是一部抒情诗般感人肺腑的长篇小说,是本刊顾问、著名作家张扬的扛鼎力作。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如果那时他们是青年学生,一定会听说过或传抄过或传阅过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他们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吸引,为苏冠兰、琼姐的纯真爱情而感动,为三位主人公痛苦的感情历程而忧虑。在当时仍然是有限的几种充满了“高、大、全”形象和说教式的读物中,人们能读到这样的真实动人的小说,的确是十分难得。他们并没有读出其中有什么反动的内容,所关注的只是三位主人公的最终命运,所争论的只是琼姐的不幸、苏冠兰的懦弱、叶玉菡的固执。读者并不十分清楚这部书是因为写周恩来同志和一批科学家而惹恼了一些人因而遭查禁,只知道不准公开传递,可谁也不知道全国已有多少个手抄本。直至1979年此书正式出版后才恍然大悟,才堂而皇之地买一本铅印的书收藏起来。张扬的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因而就更有其可信性和可读性。此题材如若不是据此写了小说,恐怕也会被后来几年兴起的报告文学热和纪实文学热选为最佳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关怀领袖     
我和《第二次握手》冤案,当年是在胡耀邦同志直接干预下平反的。如果没有胡耀邦,我不是被处死就是瘐死狱中,决不可能活到今天,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作为一个作家继续奋发工作和斗争。因此,用中国人习惯的话可以说,耀邦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也对他怀着感激、敬仰之情。我1979年1月平反出狱后那几年,耀邦的地位如日中天,我并没有打扰过他,没有作过任何“表示”。1979年7月正式问世的《第二次握手》,也是出版社送给他的。我第一次给耀邦写  相似文献   

12.
又一期稿件即将交付印厂,随即将展现在诸位读者面前。在本期稿件中,我们将听到江平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关于“中国律师的环境与资源”的精彩演讲,我们将看到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柯恩教授眼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们将读到全国律协副会长彭雪峰律师与贾午光秘书长对于“加强律师宣传工作,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的真知灼见,我们将见到曾以《第二次握手》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扬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与律师热情握手的感人场面,我们还将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律师以自己的职业感悟与专业智慧履行人民代表职责而展…  相似文献   

13.
中篇海灯: 打“少林牌”发迹的骗子一、伪造少林寺“敦请书”,冒充少林寺“武术教授”海灯的出名,一靠1979年那个弄虚作假的“二指禅”,二靠1982年11月以后亦即电影《少林寺》在海内外掀起“少林热”时他忽然成了“少林寺方丈”,还在各种书刊媒体上被说成“少林寺住持”、“少林寺副住持”、“少林寺武术教授”、“少林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海灯案”的终审判决终于落幕,围绕这个判决结果,社会舆论再次掀起波澜。著名作家张扬曾以洋洋72万字的海灯神话》,为“海灯案”做了“终审判决”,面对此番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判决,张扬作何感想2对此,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C记者:对四川省高院的不公开审判,您有什么看法2张扬:各级法院作为国家机关,任何法官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宪法原则,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建议,接受监督,这就叫民主监督,其中包括舆论监督。最高人民法院新任院长肖扬也指出:各级人民法院应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海灯案”拖了…  相似文献   

15.
六年易过悬案难结作为一人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中由新闻官司中任期《长的被告,敬永样对“海灯现象”和“海灯法师名誉汉案”自然是一言难尽,欲说还比。然而,我们发表此文的初裹却不仅仅是这些‘··’··相信读过此文的读者会有所觉悟。——闪着海灯法师完誉权案自成都市中扭法院安理以来,已有六年多时间7,仍未终审判决。这使效成7中四环闻官司中任或最长的被告。六隼多的被告生涯;使我历尽坎坷,工深刻地体会到国富法律中为什么*规定民事羹件审结队同的五*意义。当然;如此折腾也并非全是坏事。当初的浮导宣传已成为过眼云烟,那…  相似文献   

16.
始于先秦的焚书,越始皇帝的坑儒凡三百六十余人之众,到当代的大革文化之命,两千年间的冤狱英魂何止万千!太过久远的姑且不论,看辛亥革命前夜十九岁大将军倡导的《革命军》,到“文革”初期一位中学生昭告的《出身论》,至本书作者的《第二次握手》,其中一件件、一次次的“小大之狱”,凡是(!)涉及书生与权贵生死之争的必伴以刀光血影;凡是幸而存活又能不改操守不易其志者,必随以难捱的煎熬折磨。人民自己的监牢最难坐──这是一些仁人志士的同一体验。“笑问狱中何所得,斑斑血泪百篇诗。”扬帆一生革命,有泪不弹,任那血染的诗…  相似文献   

17.
新任总书记正在用他的右手翻新中共高层的握手记录。 《潇湘晨报》报道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广东期间,仅在一个社区。就与一百余名民众一一握手,身边工作人员好几次在一旁提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法人》2004,(6):12-12
“我吃东西时也担心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接受《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3年让中行建行脱胎换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日前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说,希望国有商业银行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进而推动建设健康而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石油》中一处断句之误通用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梦溪笔谈〉二则》后面,附有一段《石油》,也是《梦溪笔谈》中的一则,其中第二句说: (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教育部编的中专语文第一册中也有这一段,标点全同。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五月出版的《〈梦溪笔谈〉选读》,也是这样断句,只有“惘惘而出”后的句号作逗号,至“颇似淳漆”才用句号。这个断句其实是错误的。读者倘不细心,乍看下来,似乎这个复句的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石油”,承上省略。  相似文献   

20.
近日,美国电影《后天》(《Theday after tomorrow》)正在中国大陆地区热映。这是继《黑客帝国3》之后,内地影市第二次与全球同步上映热门影片,没有“时差”延迟地观看大片,着实让影迷过足眼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