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警察是党和国家的“门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重视和树立人民警察形象,一直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塑造组织和个人良好形象的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双向沟通,内外结合的方式来塑造组织和个人形象,即一方面汲取舆情民意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对外传播,使公众认识、了解并喜欢自己。由此看来,在人民警察中开展公关的宣传教育,培养其自觉的公关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公正执法是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公正执法就是要依法行使职权 ,不得偏私 ;就是要平等对待当事人 ,不得歧视 ;就是要合理考虑相关因素 ,不得专断。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人民警察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也是履行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在要求和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支十分重要的执法队伍,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重任。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警察以形象定位是历史使命使然。 一、良好形象的重大意义 所谓人民警察的形象是指人民群众对公安干警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  相似文献   

4.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公安机关为了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并积极主动地协助公安部门搞好警务工作,而主动采取的动态管理活动。建立警察公共关系,是密切警民关系.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推进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基层公安机关勤务有很强的政策性、法律性和专业性,同时表现出很强的战斗性特点。如何搞好基层公安机关勤务是当前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格对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民警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提高执法质量,树立执法主体良好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学校教育、岗位深化、舆论监督、奖惩机制培养人民警察良好的人格,使之达到慎独自律、廉洁奉公、执法严明、乐为公仆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绝对忠诚摆在首位、以服务人民为终极取向、以无私奉献为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增强警察综合素质、促进警察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提升公安软实力的内在诉求,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强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健全人民警察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强化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切实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依法对公安机关及警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有效督察,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督察制度,做到“依法治警,从严治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个别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较大地影响和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对于公安机关而言,要从四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正面宣传,构建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事前应对机制,遏制负面新闻的产生;主动出击,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和降低由此类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简论警察运用擒拿格斗技术履行职务的法律限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社会。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在运用擒拿格斗的技术技能履行职务时,必须具有牢固的法律意识,树立人民警察文明执法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个别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较大地影响和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对于公安机关而言,要从四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正面宣传,构建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事前应对机制,遏制负面新闻的产生;主动出击,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和降低由此类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公安文学是以讴歌人民警察、塑造人民警察形象、记录公安工作历程为要务的。公安文学高扬时代主旋律,把握主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繁荣公安文学创作,对于凝聚警心、激励斗志、弘扬正气、树立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是对公安机关和警察的行为起着导向、辐射、制约和协调作用,是培养造就公安机关的疑聚力、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的权威。抓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公安工作的重点,突出公安工作的特色,突出人的核心作用。这是使公安工作适应当前形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商法学虽然属于私法,但是它作为与市场经济诸多领域有密切联系的法律部门,对于公安民警融入市场经济,树立人民警察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以及提高民警侦办经济犯罪案件的业务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强化商法学的教学对于矫正"重刑轻民"的传统公安法制教育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法语言规范是展示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警察形象、提高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对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不够重视,导致现场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警察形象塑造.只有提高对警察执法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执法语言规范化建设,建立考评机制,提高一线警察执法语言运用水平,才能提高现场执...  相似文献   

16.
律师素质,包括律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主要是律师的政治立场、品德、才能与作风。律师素质是律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律师素质决定服务水平,服务水平决定律师形象,律师形象影响律师事业。因此,努力提高律师素质,树立律师的良好形象,对进一步振兴律师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在我就努力提高律师素质,树立社会主义律师的良好形象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意见,与大家共同研究讨论,目的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全省广大律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树立良好司法警察形象的必要性是:自身队伍建设的需要,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适应入世的必然要求。树立良好形象的途径是:努力学习、遵守规章制度;注重道德规范,自觉约束业外活动;加强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8.
警察影像作为国家形象的展现,主要是以艺术的方式塑造能够体现当代中国形象、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和人民警察精神的人民警察形象。从艺术创作讲,影视作品塑造的警察形象在将人民警察视为整体时,应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人民警察是国家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体现出其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将人民警察视为个体,应着力表现当代警察精神和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阳光行动"是提升公安队伍管理和公安工作水平的文化"品牌"工程,开展"阳光行动"需要公安文化软实力助推。开展"阳光行动"的文化理念是"以人为本"。当前,公安机关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打造学习型公安队伍;搞好警察公共关系,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营,密切警察人际关系;开展群众性警察文体活动,丰富警察精神生活;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指挥中心的建立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其性质认识不统一、指挥体制不合理、本身装备差、信息不畅通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提出了实现机构合理设置、加强与各警种衔接,增强群众使用110的意识,建立合理的指挥体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