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鹏 《河北法学》2023,(10):138-161
自动驾驶时代产生了使用者具有何种法律地位的问题,理论上对此主要有乘客说和驾驶人说两种观点,但各有其解释上的困境。驾校教练之于学员和使用者之于自动系统,在车辆控制结构和安全驾驶目标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相对性和多重性特征,可以为不法归责提供基础。总言之,使用者具有乘客和驾驶人双重角色特征,既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初衷,还可以维持现行刑法规范的规制结构与刑法理论的归责原理。此外,醉酒者虽享有接管驾驶的权利能力,但缺乏接管驾驶的行为能力,并可通过酒精锁等科技方法防止醉酒者接管驾驶,从而阻却构成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可能性。为解决多名使用者的义务竞合问题,仍需设置一个负责的驾驶位以确定其中的驾驶人。  相似文献   

2.
陈彩先 《江淮法治》2011,(11):34-35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对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是侵权行为中重要的部分,我国的实务界与理论界对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中机动车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损害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多有争议。本文通过对立法与归责原则理念的解读,明确了机动车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正确性,以及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呼气酒精检测管的研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因车祸而丧生。而8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司机引起的,其中一半以上是司机饮酒后驾驶车辆造成的。 根据我国交通部门的统计,近10年来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死亡5万余人。其中因为酗酒造成事故约占3%。近几年呈酒后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5.
利益纠纷中总是各有道理支持这一规定者认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考驾照必须经驾校培训,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表明只有驾校有资格培训学员。驾校培训的车辆有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教练也有准入机制。而私人教授驾驶技能,不论对公共安全还是对教学双方,都存在较大风险。且私人教授如果被允许,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强化对驾校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全市驾培服务水平,把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关。8月22日,山西省朔州市交警支队在朔州市车管所召开全市驾校工作会议,车管所负责人、全市15所驾校校长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5,(3):66-6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驾驶人员的需求量增大,各驾校为争夺生源,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甚至以虚假广告、降价来招收学员。然而金穗驾校靠先进的管理,靠过硬的驾驶培训实力,赢得了业界的关注,赢得了学员的信赖。  相似文献   

8.
《法治研究》2006,(5):67-68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于2006年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据我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04年因酒后驾车造成4658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4.4%[1]。本文统计分析了2003~2004年沈阳市因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人体液中酒精含量及其相关因素,希望能为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苗 《检察风云》2022,(19):74-75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每年有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驾”已经成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尽管各国都对“酒驾”“醉驾”出台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酒驾”“醉驾”行为仍屡禁不止。在中国,每年因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较多,而因酒后驾驶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达50%以上。“酒驾”不仅给受害者及其亲属带来了伤害和痛苦,而且还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出事,  相似文献   

11.
【裁判要旨】交强险设立的目的在于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切实有效的救济。而保监会制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款》第九条规定,驾驶人醉酒驾驶车辆,保险公司只垫付抢救费用,不赔偿其他损失。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往往也将该条款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予以约定,故该条款仅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具有约束力,不能以此对抗作为交强险保护对象的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因此,在驾驶人醉酒驾驶致人损害的情形下,保险公司仍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直接向交通事故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之后,保险公司可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追偿。  相似文献   

12.
史昕  史秀永 《人民司法》2022,(26):61-63
<正>【裁判要旨】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他人购买的未过户机动车致人损害,保险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第三人后,应当向机动车驾驶人主张追偿权,而不能将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责任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作为追偿对象,要求其支付垫付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德国立法者在坚持既有的机动车侵权责任框架和归责传统的同时,还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以及驾驶人的权利义务等问题,对德国《道路交通法》进行了修订。按照我国侵权责任理论框架来处理自动驾驶汽车侵权问题,会出现责任主体认定模糊、过错判断标准滞后、归责原则混杂等困境。通过对德国理论的分析与借鉴,针对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侵权问题,有必要重新解读相关规定、明确缺陷认定标准、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涵义、构成要件、具体规定等方面来论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体系,期望在抵御道路交通灾害的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公平地分担因机动车损害这一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及时妥当地救济受害人,给予合理的补救;促使机动车驾驶人认真履行自己业务上的注意义务,从根本上减少因机动车交通事故给人们所造成的伤痛和损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海南省白沙县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对事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事故原因方面,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为超速行驶、违法转弯、制动失效、制动不良、疲劳驾驶、违法超车、违法超载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山区道路特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教育、重点治理超速行驶和违法转弯等行为,以及采取相应措施等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勇刚 《政法学刊》2005,22(3):97-99
酒后驾车对社会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过错造成人员死亡突出因素之一。通过依法管理,技术控制,经济制约,教罚结合,多方参与,堵疏互补等多种管理对策,兼顾以人为本和可操作性,可以减少酒后驾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
《北方法学》2020,(4):5-17
为了维护人之尊严,确保人的意志在自动驾驶机动车运行中的实现,必须设置可随时关闭并接管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这一立法抉择奠定了自动驾驶机动车致害侵权责任的总体基调。自动驾驶并未使得保有人之认定标准有所改变,以自己名义使用自动驾驶机动车的人仍然是保有人,对自动驾驶机动车运行相关危险实现所致损害承担全面的无过错责任。自动驾驶系统的启动人是自动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其驾驶义务因自动驾驶技术的运用而有所变化,表现为一系列积极作为义务。违反此等义务导致交通事故损害的,其承担不作为侵权的过错推定责任,与保有人之责任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自动驾驶系统对于机动车的不当操控尚无法采用驾驶人责任的思路予以法律调整,从而纳入产品责任体系。因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制造、警示和跟踪观察缺陷导致交通事故损害的,自动驾驶系统与自动驾驶机动车的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与保有人之无过错责任构成不真正连带的责任形态。  相似文献   

18.
黄慧苑 《法制与社会》2011,(19):250+257-250,257
近年来我国由于醉酒驾车导致的事故频发,对公共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对交通事故的调查显示,道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针对此,国家最近出台的刑法修正案(8)草案中对醉驾以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行为都有了相对具体的规定,对醉驾及追逐竞驶的行为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联炮 《法制与社会》2011,(23):165-165,177
在今年全国酒驾入刑后,公众的视线都在严惩酒后驾驶,以及出了交通事故要倒查驾校责任的上面,对于驾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问题似乎失去应有的关切。本文试图在全国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一片浪声中,对"驾考合一"制度之存废必要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雾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劣天气,也是造成高速公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给人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探讨雾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易诱发交通事故的雾情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雾天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雾天驾驶人行车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控要点及策略。本文重点抓住了驾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交通管控对策,对减少雾天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高速公路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