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卜燕 《法制与社会》2011,(8):220-22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上出现了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危及社会主义前途的不良因素。因此,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迫在眉睫。加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法治"与"德治"并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治国方略的今天,深刻地认识和揭示道德法律化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道德确立的基本价值为立法指明了方向,是健全法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法律选择了道德,可以推进道德的普及,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弘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3.
面对"合法的道德恶行"这一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难题,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化解之道。自然法学派主张通过宣布合法的恶性因违背基本道德原则而无效来否定其法律性,实证法学派则主张在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制定溯及既往的新法律来作为惩治那些所谓"合法恶行"的新的效力规范依据。两学派方法各异,结果类似,可谓殊途同归。由于实证法学派的处理路径具有理论支撑较为完善、处理程序较为严谨、后续依据较为健全、实践操作较为可行等多个优点,因此实证法学派的观点与做法值得建议采纳。  相似文献   

4.
德,国之基也.一个国家不讲德治,便无秩序、生机和希望.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义之邦.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思想,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有序的国家.这一治国战略思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8年到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五度相聚后,即将完成本届的历史使命。根据中国现行的选举法,律师还不能通过本行业的选举进入全国人大,但是本届的几位执业律师:张燕、陈紫芸、迟夙生和律师出身的张斌生、戴琦,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伍增荣,他们在最高立法机构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本届人大首创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的做法,在2900多名代表中,几位从律师中走出的代表均被列入了邀请之列。他们对审议修改的法律所发表的意见,很多被写入修改后的法律。实践最能证明一切,法律专业人士在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举足轻重。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伍增荣和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增加法律专业人士名额的比例”的议案,他们建议,在下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在提名推荐全国人大代表的候选人中,适当增加法律专业人士的比例。去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给伍增荣等代表的答复中说,“您提出的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法律界专业人士的比例的建议,对于加强我国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将向有关部门反映您们的意见,并且请他们在换届选举时,认真研究您们的建议”。这是一个好的信息。我们希望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能有更多的执业律师为人民代言,为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建国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伦理道德学说。邓小平道德建设理论主要是:科学地阐述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提出了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正确地解决了道德建设的目标;深刻地揭示了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由于伦理学同时具有应然和实然的部分,而心理学只具有实然的部分,道德心理学作为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应当是伦理学的实然部分与心理学的交叠,也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心理学研究。我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伦理学的形而上和心理学的形而下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从道德心理学特殊的学科定位上看,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是形而上的下移和形而下的上调,在二者中间位置产生的一个新的结合点,就是道德心理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相继提出 ,对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干 ,要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必先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干部“四化”重要 ,应以“革命化”为首要。干部道德建设重要 ,应以“革命化”为核心 ,共产党人的干部不是官 ,是公仆。“为人民服务”是根本的为官之德。“三个代表”是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官“十不”是落实“三个代表”、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具体表现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金香花  崔璐 《法制与社会》2013,(26):228-229
近几年由于医学不断进步及社会风气变化给医院的道德环境建设带来很多新挑战,同时医院管理和道德教育的不足等多种原因致使医院的道德环境建设面临新问题,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形象受到一定的影响,急需优化医院的道德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应引导医护人员价值选择、行为规范等方面着手,将其当成优化医院道德环境的主题选择。通过医院文化建设达到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道德观念,建立健全医院文化建设机制,并利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方法来达到强化医护人员价值选择、行为规范和优良医远道德环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法律与道德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主体,道德可以看作是不成文的法律,道德建设具有法律的作用。道德是法律建设的前提,法律不可无德;道德可以弥补法律建设的不足;道德可以为法律提供广阔的延伸空间。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世界存在网络文化传播的"西化"和网络秩序的失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势在必行。网络世界的道德建设应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并辅之以网络立法,两者实现良性的互动,从而推动网络世界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入挖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及时归纳时代精神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略论行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们增强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加强和改善行政道德建设。文章从文化层面探讨了行政道德的性质,指出了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特征,并提出了行政道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韦喆 《法制与经济》2009,(14):102-103,105
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危机意识,但对现实中的道德危机却没有足够的认识。要从容面对危机,经济和道德的建设一样重要。因此在用积极的经济方式来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的同时,不能忽略了道德建设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而更应该从道德层面对危机进行反思,从增强道德危机意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建立道德评估体系加大道德约束力等方面加快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积极宪政与当代中国宪政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宪政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消极宪政,其实质是要打造一个有限政府,保护个人不受政府任意干预。这种消极宪政虽然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但同时又抑制了国家权力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因此,由消极宪政向积极宪政的转型,成为20世纪以来宪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积极宪政所关注的,是在保证对国家权力有效规范和制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的能动作用,促进人权保障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正义。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积极宪政。如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掘现有政治体制中的制度优势,在依法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共权力的积极能动作用,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宪政模式与路径选择上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通过增强自律意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等,来促使领导干部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同时期道德建设的目标、创新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指出深刻总结三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对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发展战略,改进监督方式和激励机制,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律师世界》2001,(10):1-1
我国已进入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道德建设包含理论系统、规范系统和礼俗系统三大系统建设。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当代人类的技术化生存,从根本上表现为媒体化生存。本文指出媒体在道德建设中具有引导、监督、宣传、信息传播的功能,是形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20.
道德话语系统与压力型司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法律科学》2014,(6):21-31
面对道德困境案件的日趋增多,司法之道德话语系统的社会意义得以凸现,法官往往需要将目光往返于法律话语系统与道德话语系统,充分反映民众的共同道德观,并自觉拒斥虚妄的民意诉求对司法的消极影响。当然,也使难办案件意义上的司法裁判被简缩为冲击—回应的被动过程,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外在压力影响但又需要慎重对待的压力型司法。如果现代司法放弃建立纯而又纯的法条主义之梦,而将道德话语系统融入司法的价值判断,那么压力型司法将在以道德论证弥补法律之确定性的裂缝以及以判决书说理制度增加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之方法选择中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