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南海勘测出丰富的油气资源之后,南海周边国家采取群狼战术,明抢暗占,相继提出对南海岛屿主权的要求.近年来一些区外势力也开始联合南海周边国家围攻、制约中国从而坐收渔翁之利.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当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国际法,寻找最优的方式妥善处理南海事务.  相似文献   

2.
南海仲裁案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认识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然是解决南海争议的现实可行方案,共同开发的制度化是有效约束单方开发的必要途径,而东盟在构建南海共同开发法律体制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的共同开发策略长期难以付诸实践,主要问题表现为周边国家的单方开发缺乏制约,根本原因在于共同开发原则缺乏国际法律制度的规范。周边国家的单方开发行为大部分都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在实际上攫取了争议海区的经济、政治和战略价值,使我国在该区域的共同开发权益受到实质阻碍,并面临既存权问题的困扰。由此我国应当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加以思考应对,积极展开双轨谈判、适时实施单方开发、认真应对既存权、扩大和增进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南海问题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必须着力处置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实现区域性海洋大国或海洋强国的进程和目标。为解决南海问题争议,有必要分析近期国际社会针对南海问题的政策和国际法制度。本文分析了南海问题的背景及其政策和国际法制度在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认为它们是不断递进和深化的,其体现的原则和精神是一贯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尤其是符合国际法制度规范的,必须得到切实贯彻。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南海的资源及空间,通过各层面的合作尤其是海洋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实现南海资源的功能性向规范性方向发展,实现共享利益和维护权利相统一的目标,以稳固及促进南海的和平与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应以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和充实海洋体制机制包括完善海洋法制为契机,推进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进程,以确保领土主权和海洋利益,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4.
南海问题越演越烈,主权不断被侵犯,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南海问题形成原因不仅仅是涉事各国觊觎南海资源和外部势力干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自身。本文浅析了南海问题产生的各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我国政府能果断行动走进南海,真正实现"主权属我、共同开发"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南海九段线”是确定中国对南海行使主权的主要标志.并早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越南、菲律宾等国妄言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违犯了“禁止反言”等国际法规则、违犯了“陆地支配海洋”等海洋法原则,不仅是非法的,而且构成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国政府基于与东盟各国友好关系的大局,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应该是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行方案。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应为“岛屿归属线”为宜。只要有关各方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就会成为和平之海、繁荣之海。  相似文献   

6.
南海问题国际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期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试图主张南海的部分主权,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违背了国际法原则。本文旨在从国际法角度反驳菲律宾主张南海主权的理由,进而提出应对南海局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的影响,行政法保护机制在南海权益维护中的作用受到了限制.为了改变目前南海行政执法的现状,应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完善中国海洋法律体系,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赋予行政职权,并简化执法程序,以维护中国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立国际海洋秩序的宪章。无论其利弊如何,中国只能在其框架下确定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拥有南海四群岛的国际宣示,线内的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根据公约可以拥有相关海域,而在线外中国并不主张沿海国的任何权益。南海周边邻国对线内岛礁的主权主张没有国际法上的任何根据,对一些岛礁的强占也并不能产生合法主权。然而,他国之所以能够强占是因为中国对线内岛礁及其海域的管控缺位。中国应加强海洋管辖权及其经常化运用,加强应对突出现实问题,商谈南海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渔民的南海渔业权频频遭受涉外侵害,侵权人多为代表国家意志的外国国家机关,侵权之本质在于侵占我国南海岛礁和海域,渔业权与主权不可分割,因此南海渔业权制度须能承担维护南海主权、激励渔民行使其南海渔业权、抗衡代表外国国家意志的涉外侵权等功能.但现行制度由于设立和流转过于僵化和保守、行政保护乏力、对侵权外国渔民的执法和司法机制缺失、涉外侵权之法律责任畸轻、我国渔民损害赔偿没有保障等原因,难以适应和满足南海渔业权保护的特殊需求.我国应通过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模式形成南海专门法律体系,应确立不卑不亢的南海原则,应在渔业权的设立与流转、司法体制、损害赔偿、行政保护、激励与保障、保险机制、区域协作、渔民联合作业、管理机制、国际法保护等方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帅 《法制与社会》2011,(35):168-169
进入2000年,南海问题依然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各角度提出了处理南海问题的思路,如防止问题的国际化、多边化,促成共同开发,加强实际控制等。不过,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南海问题的界定尚有争议,对策的可操作性有待思考,行为的动因分析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1.
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南海海洋开发的深入,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建立南海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是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立法缺乏的现状,应率先在南海进行尝试,构建多层次的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明确南海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范围和补偿标准,通过开征海洋生态税等措施拓宽南海海洋环境保护补偿资金来源,并完善南海海洋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促使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有效建立以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南海争端的国际海洋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渊 《北方法学》2009,3(2):133-138
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以来,原已存在的南海争端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主要是南海周边国家纷纷选择公约中某些条款,抢占南海岛礁,划分海域。根据海洋法公约有关法理内容,评析这些国家的海洋权利主张,不难看出这些国家所持依据和行为的荒谬绝伦。  相似文献   

13.
温耀原 《法学杂志》2012,33(10):23-28
2012年4月10日,在我国黄岩岛附近,菲律宾的军舰与我国保护中方渔民和渔船安全的中国海监船发生对峙,使南海问题日趋复杂化。解决南海问题,我国始终倡导与周边国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本文将从南海法律地位出发,在国际法视野下,对南海资源共同开发进行阐述,希冀通过国际法理论对南海共同开发方案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晶 《法制与社会》2010,(14):162-163
南海航道航行安全目前正面临着日益猖獗的海盗、海上恐怖主义以及外国武装船只活动的威胁。中国在确保南海航行安全领域的行动仍然相对滞后、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我国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南海航行安全,这些措施有:加强海上军事力量投入、加强海事执法活动管理、与相关国家积极进行安全合作以及建立地区双边安全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胡晔 《法制与社会》2013,(30):179-179,181
随着“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国人对“南海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当下网络上,尤其是对其成因的分析众说纷纭。“南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三大方面给以归纳和分析,加深对“南海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刘云亮 《行政与法》2014,(5):107-110
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南海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有潜力的海域,海南作为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处于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最前沿.目前,海南省已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措施.建议海南省制定有关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地方法规,如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海南省三沙海域岛礁建设管理规定》和《海南省促进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以促进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强  杜学道 《行政与法》2014,(4):103-107
南海渔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着渔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渔业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立法不够完善、行政保护制度及司法保护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应当从加强渔业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实行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渔业知识产权立法及鱼种新品种权的保护、加强行政与司法保护及二者衔接等方面完善南海渔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求促进南海现代渔业经济的发展、渔民民生的改善及维护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虽然两岸在南海议题上的立场是相近的,但由于当前两岸的政治分歧尚未解决,两岸对于南海主权属于"中国"的表述尚存差异,影响了两岸南海合作的开展。伴随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海上维权合作执法遂成为两岸必须共同面对的议题。两岸应携手尽速筹立南海维权执法合作机制,由大陆海警局、海事局和台湾海巡署牵头,将双方的海上共同执法机制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中菲南海争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争端也面临诸多困难.文章阐述了中菲南海诸岛领土主权争端的背景,分析了争端的成因,对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进行了法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瑞 《法制与经济》2009,(23):67-67,69
所谓“南海主权争端中的涉法问题”就是指运用法律武器争取解决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及海域划分问题上的分歧和争端。南海主权问题是南海周边“六国七方”以及相关利益国家之间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关系,自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以来,中国南海问题愈加突显出来。解决南海问题的模式显现出了从军事对抗到政治磋商再到法律应对的大致轮廓,从法律角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相应的总结,会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法律模式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