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期自由刑存在着难以有效改造犯罪人、交叉感染、将犯罪人与社会相隔绝等诸多弊端。我们可以从严格短期刑的宣告,设立短期刑监狱,以罚金、社区矫正、恢复性司法等几方面替代短期刑,降低短期自由刑的负面影响,发挥其应有的惩罚犯罪、改造犯罪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诗忠 《北方法学》2012,6(5):116-125
恢复性司法的勃兴固然与该司法模式所显现的社会效果不无关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厚、坚固且充满朝气的理论渊源,即"后现代主义"、"平衡正义"和"现代伦理"。探究其理论渊源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恢复性司法。  相似文献   

3.
恢复性司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法治模式。在我国进行司法改革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运用恢复性司法的做法,以促进我国刑事司法的社会化,适当弱化国家在刑事司法中的强主导作用,相应地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到刑事司法过程中来。恢复性司法作为中国刑事社会化的制度性尝试,是以现行刑事司法为主干线的,且每个阶段实践方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让犯罪人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通过犯罪人的道歉、赔偿、社会服务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犯罪影响的生活及时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被害人和社会的谅解。恢复性司法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改革措施.发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美.最早的努力可以溯源于六十年代少年司法系统内被害人和加害者调解程序。1999年7月28日,联合国通过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恢复性司法措施》,2000年7月27日,联合国又通过了《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方案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刑事司法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上海市大力推进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式恢复性司法模式的雏形。一、构建中国式恢复性司法的利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区矫正法》的出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日益完善,但社区矫正实践却面临着从"管得住"向"改得好"转变。恢复性司法与社区矫正在理念和价值追求上有着天然的契合,为社区刑罚执行提供了一种策略选择。当前我国社区矫正中存在着恢复性司法的现实需求,但全面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社区矫正法》的实施将为我国社区矫正中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提供新契机。首先,通过培训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理念从惩罚向惩罚与恢复并重转变,通过宣传促进民众对恢复性司法的认识和支持;其次,为社区矫正设定恢复性选项,加强对被害人利益的关注,促进社会服务的恢复能力;最后,尊重当事人意愿,确保和解的真实性,以过程性评估为主,科学评估社区矫正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林明 《法学杂志》2012,33(4):6-12
慎刑理念作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司法文化中最能够代表主流司法理念的内容。所谓"慎刑"就是主张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审慎、宽缓,无论立法、司法都必须崇德,施用刑罚要慎重从事。儒家秉持的人本主义,"仁政"理念,为政以德和"执中致和"等思想是慎刑理念发展延续的理论基础。慎刑理念主要在司法机构设置、司法官吏的执法要求和违法责任的追究、司法审判方式和原则、诉讼审判程序等方面对古代司法制度的设计与运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这种理念、制度的发生和存在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特征及其历史价值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在当代的社会主流文化中创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磊 《法制与社会》2014,(10):109-110
加强生态司法、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是当前社会关注一个重要议题。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论是环境犯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具有可行性;"轻微性"和悔罪表现是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适用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8.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司法方式,在受到理论关注的同时,恢复性司法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恢复性司法和传统司法方式的运行原理,以期能更加深入地研究两种司法方式的特点和关系,增强对两种司法方式的规律性认识。一、司法的组织行为学分析:计划与市场互不联系的人一旦进入到司法过程即进入到司法场域。场域是由法国社会家布迪厄创立的分析工具,指"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1]伴随着研究的发  相似文献   

9.
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的刑事和解,一方面受到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的追捧,另一方面,也遭遇到是“以钱赎刑”、“花钱买刑”的质疑。笔者以为,传统赎刑与刑事和解是不同的。尽管两者之间表面上存在一些相似性,刑事和解也存在一些漏洞仍需完善,但不能据此就简单地以为刑事和解就是“赎刑”的复活。同时,对于传统赎刑制度,我们也不应简单地否定,它作为曾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三千多年、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一种完备的制度,蕴含着大量理性的成分。我们应该对其中与刑事和解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诠释,为完善今天的刑事和解服务。  相似文献   

10.
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唐芳 《法律科学》2006,24(4):55-63
恢复性司法是一个最热门却又最不成熟的话题。目前恢复性司法已经成为西方刑事法学界的一大“显学”,在数十个国家的立法和实践中获得采信,并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建立在刑事实证学派的目的刑思想、犯罪被害人学理论、犯罪标签理论和相对报应主义刑罚观基础上的恢复性司法,在自身定位、理念、功能甚至制度设计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重新梳理和整合,从而探索出超越恢复性司法固有缺陷的改革路径,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之法治精神的理性诉求而不断革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恢复性司法在国外刑事司法改革中获得了较大发展,我国也开始进行恢复性司法本土化尝试。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引入恢复性司法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也有助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在国外的兴起以及恢复性司法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我国目前未成年案件处理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成年案件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4月21日,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新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日本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40多名刑事法学者和司法实务人员齐聚一堂,就"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恢复性司法的价值取向"、"恢复性司法的实践模式"、"恢复性司法的具体运作"以及"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五个论题展开了热烈、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现将此次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与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即刑事和解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关系的修复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着不少以钱赎刑和司法腐败等现象。本文从概念、目的与意义、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根据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坚决杜绝以钱赎刑与司法腐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罚金刑的适用、执行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关注。但是迄今很少有人以效率观点分析罚金刑。笔者认为罚金刑的质量是其效率决定的,因此有必要用效率的观点,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探讨这个问题。一、罚金刑效率的含意效率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表明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犯罪给社会带来损失,罚金刑可以遏制一定量犯罪,尤其是贪利型犯罪,降低犯罪率。也就是说,罚金刑发挥其威慑力能够增加社会收益,这种社会收益就是罚金刑收益,也可以理解为罚金刑的威慑力。为了获得这些收益,国家要投入查处、执行费用,占用、消耗一部分社…  相似文献   

15.
黄梅 《法制与社会》2013,(26):130-131,140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模式,其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刑事司法以惩罚为主的观念,把促进和解、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社区、受害人关心犯罪和罪犯,促进罪犯回归社会作为依归,同时改变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受害人边缘化的地位。在监狱刑罚执行阶段,监狱应成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启动主体,在罪犯入监服刑改造初期为罪犯制定个别矫正方案的同时,为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罪犯制定恢复性司法方案。将罪犯"认罪悔罪,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获取劳动报酬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确认为"确有悔改表现",结合其他减刑、假释条件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或假释建议。这涉及到对《监狱法》的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奖励制度的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应缓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来,一些学者纷纷提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当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也有学者借鉴2002年4月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第11届会议在维也纳通过《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的决议草案的提法,称之为“恢复性司法程序”。实践中,有的单位已经开始尝试摸索刑  相似文献   

17.
恢复性司法理论及其引入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并且已经受到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恢复性司法在基本原则、价值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等同,我国虽不宜全盘引入恢复性司法理论,但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以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少年司法固有的福利模式和刑事模式均无法单一地解决少年犯罪的问题,因而受到学界的批评.同时,以恢复社会关系,促进罪错少年回归社会为目标的恢复性少年司法似乎正在成为少年司法的“第三条道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社会、社群和社区的发展变化对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我国的城市化和市民社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社群、社区的发展驱动了具有恢复性少年司法因素的少年司法的发展,这体现了社群主义的价值底蕴.我国不少地方的司法机关进行了恢复性少年司法的探索,其各个阶段均具有社区参与的因素.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城市化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使恢复性少年司法的社区参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存在着许多区别,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恢复性,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提供了一条以和平的方式、在当事人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恢复性司法已在西方诸多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是一项全球兴起的刑事司法改革创新,近些年在我国相继出现,如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的“宽严相济”、“社区矫正”等,其实也都带有恢复性司法的典型特征.恢复性司法将罪犯与受害人的矛盾化解和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作为主导因素,虽然现实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其对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关系重建、受害人利益维护等方面完全符合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情,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本文从恢复性司法的发展及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和谐社会对刑事司法理念的要求,提出恢复性司法所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使其消减传统刑事司法诟病,成为现行刑事司法系统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