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淋 《法制与社会》2014,(5):151-152
本文介绍了我国消防法治工作和法治文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中国消防法治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并就加强消防法治文化的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硬件建设、宣传建设和民主监督建设等五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的城市建设新理念和新创举。本文对智慧城市与法治文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法治环境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总结了自己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成都市把法治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积极创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都市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连续5次获得全国普法先进称号的城市,有6个区(市)县被评为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4个区(市)县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一、成都市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一)公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具备了法治文化的内在之神。法治文化的精髓在于良法善治,特别是公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行。在政策法规制定方面,成都市建立了地方立法协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以及重大行  相似文献   

4.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我国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化道路。而培育社会形成法治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法治的内在要求。本文通概括新视域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点,进而从总体上探索法治文化的构建途径这对于加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慧敏 《法制与社会》2013,(29):220-220,222
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撑。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法治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对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法治文化建设的理念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更新,才能更好的指导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为此,本文对该新理念的构建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翟慧雪 《法制与社会》2014,(12):142-143
法治城市的内涵丰富,标准多元化。创建法治城市,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如何发挥法治文化在创建法治城市中的作用,既是理论课题,也是现实问题。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法治文化是创建法治城市的内在要求,是创建法治城市的必要条件,是推动法治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杨威 《法制与社会》2012,(28):194-195
目前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社会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因此,加快对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法治公民的社会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问题.而在依法治国战略的带领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所以目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少数群体事件层出不穷,是因为与现有法治现实体系相配套的法治文化体系依然没有建立,客观存在的制度无法得到主观意识的支持.只有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借用文化的渗透力、指导力,才能带动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在"四五"普法期间,就提出了以法治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京市走出一条高起点、有特色、重实效的法治文化建设新路。然而,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破解法治文化建设难题,明确法治文化建设方向,日益成为一个亟需研究和探析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4,(16):133-134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相结合,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都有着极强的指导工作,直接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的了解,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柏正慧 《中国司法》2007,(11):65-6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已经载入宪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推进城市法治建设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治城市的理论基础:作为城市精神的法治与作为治理方式的法治(一)城市精神的法治内涵从现代文明的观点来看,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或者说品位的最重要指标是它可以为聚居于此的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民权利义务上演的平台以及城市人口精神与心理舒展的理性空间。支撑这个平台和空间的是制度、是法律、是围绕法的精神展开的具体而生动的市井生活。因此,法治———是跨越…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决定一个城市的创造活力。2012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对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法治完善"的目标,法治理念在文化建设布局中的地位得到充分彰显。作为上海的"西大门",面对"国际文化大都市①"建设的新机遇,长宁区如何凝聚法治文化的力量,为城区创新驱动提供动力?如何构建法治文化的支撑,为发展转型夯实基础?如何谋划法治文化的蓝图,为社会管理提供牢固保障?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法治文化建设的背景"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上海和区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普法价值取向与法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法价值取向为主导,普法教育将法律的具体内容和知识提升到法治文化的层面上进行传导,这样就会把公民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对法律的信仰和法治文化的作用力。本文试图围绕“普法价值取向与法治文化建设”展开一些理性思考和分析,对于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哲 《法学评论》2012,(4):30-34
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问题由来已久,其表述具有三种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评价基准也有三种表达方式,但研究成果最终应能够应用于中国司法实践。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话语维度存在普世的理论研究与特殊的规范表达、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普世性与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研究的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扬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法治文化名城",将法治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深入发掘法治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走出了一条与城市特质相呼应的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之路。法治文化名城建  相似文献   

16.
吴跃建 《中国司法》2012,(10):30-3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牵引。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杨植 《中国司法》2009,(12):31-32
推进法治城市建设,需要加深对法治城市建设的一般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彻到法治城市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必须确立工作的鲜明导向、现实任务、内在要求和载体平台,把握好法治城市建设的工作规律,推动法治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本溪市在“四五”普法期间,立足本溪实际,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加大依法治市工作力度,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建设。一、适应工作需要,强化组织领导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设社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建设的城市文化是由领导干部文化、旅游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许多文化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把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到城市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20.
李长山 《中国司法》2012,(12):29-31
从2008年起,江苏省司法厅借助文化强省的大势,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拉开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大幕。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江苏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全国法制宣传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具有江苏特色的品牌。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江苏的法治文化建设,是"六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课题,更是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实务工作者的视角,立足江苏法治文化的实践,对法治文化建设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