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柔克刚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都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今天,我们做父母的怎样教诲孩子呢?我们常对子女说:孩子,你们要勇敢地前进!对不对呢?对呀。老子一看就笑了,他笑你不是高明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19):116-117
[求助者说]我是一位年轻的孩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缺少沟通和交流。孩子见到我时缺少亲近感,很少主动说话。总是躲得远远的。孩子对我说的话要么不听,要么害怕,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当父母的都想把他培养教育好,可如果父子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今请“三T公司”就此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3.
1995年,当江泽民主席视察延边,来到吉林省珲春市防川的土字碑前,要看地图时,一位中等身材、脸色庄重的中年军官即刻将一幅地图展现在江泽民主席面前。随着江泽民主席的问话,他一会儿指向地图,一会儿指向远近的界标,一一从容、准确地作答。这位军官就是原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高凤楼大校。高凤楼身为军人,不仅有志“从武”,而且喜欢读书藏书,被人称为“军旅藏书家”。 读 书 高凤楼1944年出生于吉林省双辽市一个偏远的乡村。他的父母不识字,可他的父亲却有一个好习惯,经常买回几本书让他学习。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相似文献   

4.
张世普 《奋斗》2009,(9):62-63
在《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讲了一段他与父亲的往事,台下很多观众是流着泪看完的。10年前朱军的父亲还在,那期间是《艺术人生》策划最紧张的时候,朱军很少有机会回去看他,所以父亲晚年朱军基本没在身边。想让父母进京小住,父母怕给朱军添麻烦不肯。朱军打电话,他们总说:放心吧,一切都好,好好工作,我们看着你呢。  相似文献   

5.
B超“神探”     
“贾主任,我们孩子才六岁,您一定给仔细查查,看看有救没救?”随着贾立群手持的B超探头在孩子的腹部移动,孩子的父亲紧张得声音都颤抖了。这个孩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盆腔恶性肿瘤。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孩子从秦皇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不是肿瘤,只是阑尾脓肿。”贾立群放下手中的仪器说。“真的吗?”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孩子的父母都不敢相信。“我来证明给你们看。”贾立群拿来了一个穿刺针头。对准部位刺了进去,涌上来的脓立刻就把注射器推杆给顶了上去。“扑通”孩子的父亲跪倒在地:“您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啊!”贾立群连忙扶起他,“不是我救的,本来就没大碍。”  相似文献   

6.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7.
据<瞭望>杂志报道: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对场下的人们说,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儿呀,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8.
在《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讲了一段他与父亲的往事。10年前朱军的父亲还健在,那时候是《艺术人生》策划最紧张的时候,朱军难得有机会能够回去看他,所以父亲晚年朱军基本没在身边,想让父母进京小住,他们不肯。朱军打电话,他们总说:放心吧,一切都好,好好工作,我们看着你呢。  相似文献   

9.
<正>朋友总说,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确切地说,就是一下子长大了。有了孩子,我不得不长大,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还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小丫头,已经是孩子他娘了,整个世界都会自然而然地围绕着孩子转动,孩子的成长日记也记载着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11,(9):98-99
说到“打屁股”,似乎有些不雅,实际却是日常总能接触到的事情。想一想,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有谁没被父母长辈打过屁股呢?不管是惩罚式的打,还是爱抚亲昵的打。而当我们为人父母后,又有谁没打过自己孩子的屁股呢?之所以要打孩子屁股,却不是打其他部位,是因为在人的身体各部位中,只有屁股的肉比较厚实,离危及生命的器官比较远,所以打起来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监考     
他从小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都不想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个笨蛋、白痴。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地为他担心着。  相似文献   

12.
为您服务     
背景小军的父母上街时,将6岁的男孩小军交给邻居李涛看管,不料小军将也在李涛家玩耍的孩子小雨推倒,使小雨头部缝了5针。事后,小雨的父母找李涛要求他承担责任,李涛却说,小雨是被小军推倒的,应找小军的父母承担责任;而小军的父母说,孩子已交李涛看管了,应由李涛承担责任。那么,小雨受伤的责任到底应由谁来承担?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农民给自己的孩子转户口.连续跑了6趟也没办成,具体办事人员一会儿说材料不全.一会儿说手续不符.可在咨询时,办事人员却从未提过具体要求。这位农民气愤地说.你们当初要是多说一句话.用得着这么折腾吗?  相似文献   

14.
拜年的变迁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我便急忙拨通父母的电话,向千里之外的父母拜早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今年春节我没能回家过年,估计这会儿老两口一定挺寂寞的.可和母亲唠了一会儿,仍未听到性急并老爱抢电话的父亲的声音,我不禁问道:"老爸呢?睡了?"母亲说:"你爸正和兰州的外孙女在视频聊天呢,这一老一小在网上聊得正欢,哪儿有工夫和你搭话."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短文:一名中学生回家对父母说要告诉他们一好一坏两个消息,让他们选择愿意先听哪一个?其父母说当然是先听好的再听坏的,于是儿子告诉他们,好消息就是从明天起再也不上早晚自习了,坏消息就是他被老师调到最后一排去坐了。其父母听后很愕然,没想到如今的孩子对座位这么在意这么敏感。  相似文献   

16.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17.
你快乐吗?     
艾迪 《党课》2006,(4):82-83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两个小男孩儿,一个非常忧郁,另一个则很乐观。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去看病,想让悲观的孩子快乐起来,并使乐观的孩子能够正视生活中的种种障碍。于是悲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放着五光十色新玩娶的屋子,乐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装着成堆马粪的屋子。当父母重新返回屋子时,悲观的男孩正在放声大哭,他不肯去动那些玩具,因为他怕把它们弄坏。而那个乐观的男孩正在兴高采烈地铲那堆马粪。他对父母说:“有这么多马粪,我知道在这附近的什么地方准有一头快乐的小马驹。”  相似文献   

18.
鸡公山夏令营闭营以后,有一位重庆来的孩子,因为火车线路的问题,比别人晚走一天。我碰到这位孩子,问他:给家里打电话了吗?他说:昨天打了,今天没打。我问:为什么?他说:带的钱不够。带队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其实这孩子家里挺有钱的,家产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但是这次出来参加夏令营,父母给的零用钱只有20元。 这是一对聪明的父母。 北京,有一对夫妇买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当工作人员找到他们,通知他们去领几十万元奖金时,这对夫妇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知道。 这又是一对聪明的父母。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19.
22、风趣而真诚的爸爸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爸爸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战士们在一起,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话拉家常。他一会儿问这个战士是什么地方的人,一会儿问那个战士是什么时候参加队伍的,再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和战士们说得贴心、打得火热。因为爸爸那时常爱穿便服,人们都觉得爸爸随和,有的战士看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力气,又不认识他,便认为爸爸是个老百姓,是个民伫。一次行军,他走在战士们中间,有一个战士走累了,就对爸爸说:“你帮我扛会儿枪吧”爸爸冲他笑笑答应了。把战…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乔斌 《先锋队》2014,(1):51-51
百度知道 一个男孩今年9岁,是个电脑迷,考试中他把卷子都写满了,但老师还是把他爸叫去:“你看看你孩子答的卷子。”孩子爸一看,这孩子,每个题后面都写了“百度知道”。回家后,他爸将他一顿暴揍,还说:“你问问百度,知不知道老子什么时候揍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