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父亲还债     
玉凯 《党课》2006,(8):78-80
我和父亲是在晚上八点到达县城的,刚走出站台,父亲就说:“你哥来接咱们了。”我张望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哥哥,我说:“哥哥在哪儿啊?”“那不是吗?”父亲用手指了指前面。我又仔细地瞄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不远处冲我们挥手的那个人就是哥哥。  相似文献   

2.
人问乌贼:“这清澈的海水里,你体内的墨汁是哪来的?”乌贼问人:“人本善良,可恶又从哪来的?”  相似文献   

3.
马媛媛 《党课》2014,(1):108-109
去同学家玩儿,在他家的橱柜里发现了很多旧时的电影海报,我笑着说:“这些东西如今可是宝贝,你可发财了,在哪弄来的?”他笑道:“你忘了,我妈曾经在电影院卖过票。”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家     
佚名 《新湘评论》2014,(10):54-55
什么是夫妻?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口斤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地,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4,(3):38-38
若冰我妹!你觉得奇怪吧,如何久无音信呢?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我今天处在此地.而且能忍耐到今天才写信给你,真是“出外由外”,那(哪)能由得自己呢?这些时的生活.真是难写。因为校务改革的奋斗用尽了我一切的力量.才得到了相当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有人间我,你办了那么多案子,在你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哪一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曾经承办的公诉原某法院副庭长受贿案。之所以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曾是我熟悉的同事。他的“跌倒”始终成为我警醒自己的一个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演出     
朋友闫患了癌症,去医院复诊时,医生问他:“病人呢?”闫说:“我就是啊。”医生说:“你?你怎么跟没事人一样?”他笑笑:“那应该怎样?灰头土脸、满脸悲切?与其悲观失望,还不如快乐轻松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9.
又到回家过年时。在北方,遥望我的家乡贵州—那片充满了生机活力的层峦峻岭,那片把我抚养成人的“富饶的贫困”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思念。想回家过年!到车站、码头、机场一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0哪管“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哪管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人群中,找个农民工兄弟打听,辛苦一年,为何把钱花在路上?他会毫不犹豫告诉你,家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宗坟墓、家乡水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0.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11.
潇湘水云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5):52-53
小的时候,大人常问我,你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多些啊?因为妈妈漂亮,所以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像妈妈!”其实,我的眉眼、身形与籍贯江苏的爸爸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压根和长沙土著妈妈无相似之处。长大后,我时常笑日:“我是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结晶。”“那你哪些地方像长沙人呢?”我的朋友问道。一时间,我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2.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龙眼  阿牛 《党员文摘》2007,(8):46-47
前些时候,老公接了一个我们居住的费尔法克斯县警察局的电话。电话里一位先生情真意切地说:“前一阵,我县一位警察因公殉职的事情想必您已经听说了。我们现在在给警察的家属募捐。捐款金额有100元、50元、25元三档.你愿意捐哪一档呢?”老公一下语塞:“那,那,就捐50元这档吧!”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0,(4):55-55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有没有炒老板的“鱿鱼”?你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工作?殊不知,在明清时,“跳槽”一词却是青楼用语,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与一帮年轻的朋友在一起讨论欠发达地区什么最重要时,多数人提出,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是人内在的那口气。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近一个世纪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拥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实…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4):37-37
《世界名言博引词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是何人?”“我是征服一切的机会。”“为何踮着脚?”“我时刻在奔跑。”“为何你脚上生有双翼?”“我乘风而行。”“为何前额枕着头皮?”“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为何后脑光秃秃?”“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相似文献   

18.
老鼠夹效应     
《党课》2014,(19):123-123
有这么一个故事:庄园里出现了一个老鼠夹,老鼠看到后很担心,慌忙去向庄园里其他动物发出警告:“小心老鼠夹,小心老鼠夹!”可母鸡、胖猪和母牛却很不以为然,它们都说:“亲爱的老鼠,我知道那对你来说是个问题,但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老鼠只好返回庄园主的房子,胆战心惊地藏在它的洞穴里。  相似文献   

19.
悦读书讯     
<正>不要说等我有一个清晰的梦想才开始去做。你需要的是每一天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前行,知道未来你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你今天一块一块搬过来的砖。——俞敏洪《梦在青春在》更重要的是,谁说读书人什么都没有?他们有笔杆子啊。打天下的时候,可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坐天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笔杆子里出政权了。枪杆子让人“口服”,笔杆子才让人“心服”。  相似文献   

20.
我20多岁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龙永网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么?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